明代奔巴壺為明代文物,高19厘米,銀質,奔巴壺俗稱“藏草壺”,或稱“賁巴壺”或“甘露瓶”,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形制近似宋代佛教中的淨瓶,現收藏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奔巴壺
- 館藏地點: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昌西路88號
- 所屬年代:明
- 高:19厘米
- 所屬博物館: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 所屬地區:山東聊城
明代奔巴壺為明代文物,高19厘米,銀質,奔巴壺俗稱“藏草壺”,或稱“賁巴壺”或“甘露瓶”,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形制近似宋代佛教中的淨瓶,現收藏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明代奔巴壺為明代文物,高19厘米,銀質,奔巴壺俗稱“藏草壺”,或稱“賁巴壺”或“甘露瓶”,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形制近似宋代佛教中的淨瓶,現收藏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明代奔巴壺,壺分四層,上層呈塔式,水自...
纏枝蓮托八寶紋奔是一款文物,巴壺高19.3厘米,口徑7.2厘米,底徑9.8厘米。壺口外形似洗,內呈漏斗形,壺頸為扁葫蘆狀,鼓腹,高足外撇,曲柄式龍口吞流。壺腹部主體紋飾為8朵纏枝蓮花,上下襯托以吉祥八寶圖案,紋樣相同,底色各異,八寶的排列順序為:蓋、魚、罐、花、螺、腸、傘、輪。底有“大清乾隆...
粉彩奔巴壺是一款藏品,年代為清·乾隆。粉彩奔巴壺 清·乾隆、嘉慶 乾隆 9件,嘉慶10件,皆高19.3厘米,口徑7.2厘米,底徑9.8厘米。清乾隆、嘉慶年間御賜岱廟。奔巴壺為喇嘛教的一種佛前供器。壺口外形似洗,內呈漏斗形,頸為葫蘆狀,鼓腹,高足外撇,曲柄式流飾以龍口吞流狀。根據不同紋飾,可分四種...
奔巴壺俗稱“藏草壺”,或稱“賁巴壺”或“甘露瓶”,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形制近似宋代佛教中的淨瓶。壺分四層,上層呈塔式,水自此處頂端倒出;第三層為球形,側連扁盒狀附蓋之漏斗,水由該處裝入。琺瑯器注 中國人習慣於將塗飾在金屬器物表面的玻璃質稱為琺瑯釉。琺瑯釉的主要的成份是矽酸鹽...
新石器時代彩陶背壺 新石器時代彩陶背壺是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文物,現收藏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新石器時代彩陶背壺,盛水器。泥質紅陶。侈口,長頸,溜肩,橢圓腹,平底。肩腹飾網紋,腹一側置豎鼻一對,另一側有凸紐一個。
古稱郡中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欽定四庫全書·重編瓊台藁·卷十》收錄的明代大學士丘濬公所作的《貴溪丘氏族譜序》說:“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顯融故也。”舊唐書說丘和、丘行恭父子二人死後均“謚曰襄”,故“襄公父子”就是指丘和、丘行恭父子。可見,唐朝時河南郡的名門望族有...
起源於元代的“昭陽八景”和命名於明代洪熙、萬曆年間的“昭陽十景”、“昭陽十二景”(又稱“陽山十二景”),便是一部濃縮而成的歷史畫卷。陽山夕照 “陽山夕照”,是興化自明洪熙元年(1425年)以後,先後定名的“昭陽十二景”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景觀之一,也是興化歷代文人墨客及廣大市民最為寄情的景點。它是古昭陽...
歸化城於1575年建成,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明代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建“庫庫和屯”(明廷賜名“歸化城”)。歷史背景 明隆慶六年(1572),駐牧於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陽,黃河之濱,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該城竣工後,...
4、元氏。北魏高祖孝文帝改帝姓“拓跋”為“元”,後帝族遂以之為姓。其族人分布較分散。唐代元稹、金代元好問等皆出於此。5、袁氏。該枝系出自帝姓“元”氏,是北魏孝文帝後裔,後改姓為“袁”。其人於湖北、四川有分布(字派中有“德、光、基、庭、邦”者即是)。而明代湖北公安袁宏道出於此。
石鑿石砌水池7處:風門天一水池、登真台壺安井、玉華峰丹露井、三清福地淨衣池、清華池、涵星池、聚寶盆;其它殿府內石雕石刻各式神像100多尊:碧玉岩2尊、龍虎殿21尊、糾察府6尊、演教殿18尊、九天應元府3尊、潘公殿1尊、費隱岩1尊、三清宮30來尊、靈濟廟、玉零觀各若干尊。另外,還有遍布全山的明代...
明代朝廷為了復興天下,於公元1638年派官員陳元斌東渡日本,向德川幕府請求援兵。後來沒有成功,留居日本,把摔跤這項運動傳到了日本。經過發展和演變,形成日本現在的相撲和柔道。摔跤活動尤盛於清朝,倍受統治者推崇。據傳,康熙皇帝曾親自主持建立了善撲營,以選拔訓練優秀摔跤手拱衛京畿。善撲營分為東西兩營 ,東營...
明末清初的反清力量中,只有最後起兵的關寧鐵騎有穩定的後方(雲南),精兵百戰(關寧大西大順),猛將如雲(吳國貴高得捷馬寶等不在李定國之下),最重要的是明朝已經真正滅亡,不像李定國孫可望時期的內部掣肘力量,也不像唐魯二王並立時期有外部牽制,而且關寧鐵騎熟悉清兵戰法戰術。特別是種種資料顯示關寧鐵騎起兵後...
元嗣君與數十騎北奔,文忠追至慶州而還,經興州,降元將江文清等三萬六千九百餘人。至紅羅山,又降楊思祖等一萬六千餘人。遂班師還京。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朱元璋頒平定沙漠詔於天、下。此次北征沙漠,迫使元朝殘餘勢力從應昌、定西一線北撤,明朝北邊防禦相對穩定。嚴肅殿陛禮法 天下初定之時,朱元璋為了解下情...
明代青花瓷 明代青花瓷:以魁鬥草北窯、尾溪深仔窯及翰苑上山窯為代表。三處窯址分布範圍大體相同,每處不超過800平方米。有的局部遭破壞。草北窯和深仔窯,從現場調查看,仿哥窯青瓷與排點紋青花瓷同窯共存;上山窯是劃花黃釉瓷和乳白釉墩子式碗與排點紋青花、簡單寫意青花共存。這些顯示安溪窯是從青瓷和...
中方廣寺位於石樑橋側。寺內有明代天啟元年九門提督太監徐貴督造的銅亭,亭內雕有微型五百羅漢像,栩栩如生。此亭高約4尺,橫闊2 尺多,原本置於中方廣寺對面的石樑橋頭。據說,昔時中方廣寺僧人,一年四季每日均足穿草鞋,行過石樑到銅亭中進香,有小沙彌還能在石樑上翻筋斗、豎蜻蜓,叫人不敢想像。曇...
孟臣,即為明代人,以擅長製作紫砂壺而聞名,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上好的紫砂壺稱不孟臣壺,孟臣沐淋是提高壺溫之意。第五道:若琛出浴 是燙洗茶杯之意,若琛清初人,以擅制碗狀的小瓷杯而出名,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上好的小瓷杯稱為若琛杯。若琛出浴為燙洗茶杯之意,其目的是使其清新潔淨,又提高了它們的溫度...
明代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做過縣令,多次到桐柏山遊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並結合桐柏的水簾洞、通天河、放馬場、太白頂等地名為雛形完成了名著《西遊記》。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明確指證"淮河水妖巫支祁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桐柏山為《西遊記》成書提供了起源,這在國內旅遊文化中也是十分珍貴的...
蘇州太湖三山島,古稱蓬萊,明代始稱小蓬萊,又稱筆架山、金龜山,位於蘇州城西南五十餘公里的太湖之中;三山島因一島三峰相連而得名,面積約1.6平方公里。蘇州太湖三山島,三山島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不太涼,夏不太熱,蒼山碧水,風景優美。景點介紹 三山島因北山、行山、小姑山...
寺院南北長60米、東西寬51米多,寺內現分東、西兩院,有殿宇6座,除主體建築大佛殿三間是唐代原物外,山門內的四合院中,東、西配殿,即建於明代的龍王廟和建於清代的觀音殿、菩薩殿。東跨院全為僧房,也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唐建大佛殿,為南禪寺主殿,外觀秀麗,形體俊美、古樸。三間正殿高大雄偉,據實際...
毛紀(1463年8月1日—1545年7月14日),字維之,號礪庵,一號鰲峰,晚號海翁,山東萊州府掖縣(今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人,祖籍南直隸鳳陽府泗州縣(今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任職九年期滿後,升為修撰,為太子講讀。參與編修《大明會典》,晉...
徐壽輝稱帝後,被封為太師。 陳友諒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鄒普勝仍稱太師,至明朝建立,隱姓埋名,自名為何野雲,取野鶴閒雲之意。後雲遊潮州府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一帶,以相風水謀生,其人形骸放蕩。民間稱其為虱母仙、邋遢道士,尊稱何野雲仙師、龍尾聖王、龍尾爺、龍爺。文獻記錄 潮陽縣誌 據光緒十三年《...
陶器以泥質灰陶、夾砂陶為主,燒制溫度較高,器形包括罐、壺、尊、盆、缽等,紋飾較為豐富。還發現了寶墩文化此前從未出土的一些陶器新器形,如寬大耳器、直口壺形器等。一個高約20厘米、底部有兩個小圓洞的陶器,被專家認定為“可能是世界最早的濾水器”。玉器 玉器有錛、鑿等。骨器 骨器以錐形常見。動...
明代蘇州玉雕藝人陸子岡最有名,發展了“刀刻法”以及“連環會”製作工藝,創造了各種陰陽浮雕於一體的玉雕工藝製品,得到朝廷的賞識,仿者不斷,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藝已達到高峰,宮廷設有玉器造辦處,督辦玉料,宮廷中御用玉器極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
明朝時期玉、石、竹、木、陶瓷、金屬、牙、骨等材料製作的工藝美術品和民間建築、器用裝飾中有很多非常優秀的雕塑作品,如福建德化的瓷塑觀音等。清末天津張明山的民俗題材和肖像泥塑達到很高的寫實水平。 近現代 播報 編輯 解放前 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一批留學生赴歐洲、日本學習了西洋雕塑技法後,在國內美術院校開設...
其器物主要是生活用具,為容器、盛具、飲具類,如:鍋、碗、盆、盤、罐、瓶、壺等。收藏的300餘件新疆傳統冷砸銅器,主要徵集於喀什、和田、伊犁等地。年代由明代至近代,約500年歷史。新疆艾德萊斯絲綢展 地點:南園維吾爾族分館土魯蕃民居 新疆為中國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特別是盛產艾德萊斯綢的和田,更是古...
明代代詩人張錫:風沙無情玉顏老,尤物自合理青草。和親嫁女計已疏,後宮美人何足道。天涯一死何須嗟,漫將哀怨歸琵琶。琵琶中國彈未已,有人轉眼悲胡笳。頗覺良工心獨苦,老夫對話傷今古。歷史傳承 《明妃出塞圖》題跋、銘記甚多,畫卷上有“鎮陽宮素然畫”,並鈐“招撫使印”朱文印,知其為女道士宮素然所作...
《夜泊流河驛》是明代於玭所作的一首詩。作品全文 流河灘頭夜不寐,海風江霧旅魂驚。洪濤漭沆魚龍影,野戍荒涼豺虎聲。客路此生渾未了,鄉關愁緒迥難平。可憐蘿月還相照,明發前舟問水程。注釋 灘頭 江、河、湖、海邊水漲淹沒、水退顯露的淤積平地。 唐 劉禹錫 《送景玄師東歸》詩:“灘頭躡屐挑沙菜,...
《陳子龍詩集》是200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子龍。作者簡介 陳子龍是明代著名詩人、詞人、文學家、抗清英雄。陳子龍為明末清初江南之風雲人物。其人“奕奕眼光,意氣籠罩千人,見者莫不辟易”(吳偉業《梅村詩話》)。陳子龍不僅是明末著名抗清志士,同時又是東南文壇盟主,領袖雲間派(雲間詞派與雲間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