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碑誌

明代嘉靖碑誌

此展品為明代文物。通高3.8米。其中碑額高1.4米,呈平頂圓角形,系用高浮雕技法雕刻而成,首鐫複線陰刻篆書額銘“重修顯佑伯城隍廟碑銘”2行10字。碑身高2.4米,楷書銘文24行,碑陰為“施財題名”。 現收藏於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代嘉靖碑誌
  • 出土地點:月台西側外沿
  • 館藏地點: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冶鐵遺址博物館
  • 所屬年代:明
  • 碑額高:1.4米
  • 碑通高:3.8米
  • 所屬博物館: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 所屬地區:河南鄭州
坐落於月台西側外沿。此碑通高3.8米(因1986年工廠占用時修建曬場將龜趺沒於地下,此高僅是地面以上部分),寬1.22米。其中碑額高1.4米,呈平頂圓角形,系用高浮雕技法雕刻而成,雙龍屈身盤繞、層疊分明、各出一爪、拱衛寶珠,中心刳“福海承載、祥雲環繞”圭首一幅,首鐫複線陰刻篆書額銘“重修顯佑伯城隍廟碑銘”2行10字。碑身高2.4米,楷書銘文24行,環碑銘一周刻線雕“丹桂朝陽、蛟龍出海”圖案;碑側飾“花團錦簇、財源廣進”陰線雕圖;碑陰為“施財題名”。 此碑為記錄明成化十五年(1479)因黃河南侵,滎澤縣治所及縣邑城隍廟的遷徙、重建過程和“嘉靖辛卯歲(1531)”及嘉靖甲寅年(1554)的重修碑誌。銘文詳細記述了滎澤城隍廟的重修經歷與建築布局及建築規模和風格:王殿、寢宮各五楹,隆棟修椽,金鋪土舄,復檐崇危,翬飛鳥革,金碧熒煌,儀像有赫,翼以儀門,瓦縫磚級,不事棟宇,礱磨之工,甃砌之堅,大門三楹,巨靈對峙,左拽玄菟,右臂蒼鷹,森嚴可畏,創建東西廊,為楹凡七十有二,以肖古今。 該碑立於嘉靖三十三年(1554)九月十五日,是由時任縣令梁繼祖(遼陽人)倡立的。碑銘對滎澤縣因受“馮夷(水神。此指黃河)告災,毛人失守,官民廨宇,衝突中流”的威脅,不得不“荒度土功,徙治今縣,而神祠遷焉”的描述,對黃河變遷史和中國大運河通濟渠滎陽故城(滎澤)段盛衰史(尤其是明清時期)的研究課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補充史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