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諸法,佛學術語,謂菩薩以智慧照察於一切法,明了通達,正直無礙,是以邪魔之道悉遠離也。...
天親菩薩開始時為小乘教,後由其兄無著之教,歸於大乘,廣造諸論,讚揚大乘,以補前咎。“造”,即造論。謂此百法雖是從瑜伽論中錄出,但論文是天親菩薩依本論之義所寫,故為此“百法明門論”造論之主。“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答曰:眾人各說諸法實相以自為是,此中實相不可破壞常住不異。’同七十九曰:‘諸法實相有種種名字,或說空,或說畢竟空,或說般若波羅蜜,或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維摩經法供養品曰:‘依於諸法實相,明定無常苦空無我寂滅...
所以說有為造作的諸行無常。但諸法無常是不對的,因為有些法是無常的,有些法(涅槃)不是常,也不是無常。我們要說諸法無我,即是肯定在一切有為法或無為法中都沒有我。但是不說諸行無我,因為諸法無我便包括了諸行無我。
諸法即貪慾 知是則成佛 貪慾及恚痴 無有能得者 是法皆如空 知是則成佛 見非見一相 著不著亦然 此無佛無法 知是名大智 如人於夢中 得道度眾生 無道無眾生 佛法性亦然 道場無所得 若得則不有 明無明一相 知是為世尊 眾生...
至於[心王],則了八識之體,諸識各自之體、相、用如何,以及其間互動之條件及本源。如是一一法皆明了者,乃得稱為真[明心]者,故六祖惠能大師說:[明心號菩薩。][見性]者,即是見自本性,亦是見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瑜伽唯識宗的三時教,把釋迦一代教分作三個時期,即第一是《阿含》小乘教,明法有我無,說諸法緣生實有;第二是佛說諸部《般若》,明諸法緣生即是性空;第三時是說《解深密經》等,明三性三無性,空有具陳,為中道教。此...
《大品》、《大論》等所謂陀羅尼者,所以總持諸法義理,由是得無礙辯,而能轉法輪之心地法門,與三昧及等忍,俱為菩薩必須之資德,大乘不共之特色,與後來陀羅尼有文可誦,而似外道明咒,全不同焉。惟大乘教門,廣大深嚴,...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
即自然智慧(或稱為真心)既具有常駐不變的空分,又具有顯現生死涅槃諸法的明分,空分成就佛之法身,明分成就佛之報、化二身,明空雙融則三身兼具。所以悟心就要既了悟心之空分,也要了悟心之明分,概言之就是體空、相明、用...
諸佛密乘咒,諸法集精英,眾生現祥瑞,灌頂六字明,諸佛心灌頂,今當與汝授,諸佛皆集會,灌頂明王咒。“嗡”施到彼岸,無慳世至尊,諸佛集法身,乞加持灌頂!“嘛”忍到彼岸,無怒世至尊,大樂受用身,乞加持灌頂!“呢”戒到...
”後瑜伽派建立五位百法,以分別諸法之性相,稱為法相宗,與提倡法性一如的法性宗對立。《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十八雲(大正36·295b):“若法相宗,遍計依他所明二義唯約於事,圓成二義方是於理。今法性宗,遍計理無,依他...
“(術語)梵語阿尾儞也Avidy&amacron;,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異名也。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義章二曰:‘於法不了為無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痴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
凡五十卷。明代一如奉敕編纂。略稱大明法數、三藏法數。本書系輯自大藏經典中諸法數之名詞,依增數法類編撰而成。名目起自‘一心’,終於‘八萬四千法門’計收一五五五條,每條並附有略解,凡出於某經某論或某某撰述者,皆詳註...
阿難,我為無上法轉輪王,多有法寶功德庫藏,多諸助道七覺法財,十力無畏皆悉具足,於諸法中而得自在故名法王。”《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釋迦法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乃能於是堪忍世界。
一.擇法覺分。就是以智慧觀察一切諸法,什麼是真,什麼是偽,我們了知五蘊皆空是真,妄執我法實有是偽,我們用智慧來抉擇分明色受想行識五蘊,本來無我,不妄執他為我。五蘊諸法本來虛妄不實,不妄執為實。這樣簡別明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