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昌都市位於西藏東部。地處橫斷山脈,三江(
金沙江、
瀾滄江、
怒江)流域,面積10.86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南北長約445公里,東西寬約527公里,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緬甸及雲南接壤,西南面與西藏林芝市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地區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區東大門。昌都市現轄11個縣、10個鎮(區)。159個鄉。總人口57萬人,居住著藏、漢、回、納西等21個兄弟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98%。
氣候狀況
昌都氣候多樣,西北部、北部嚴寒乾燥,東南部溫和濕潤;日照時間長,輻射強、晝夜溫差大;乾濕分明,夏季多夜雨,冬春多風。昌都市年平均氣溫7.6℃,年降雨量400—600毫米,無霜期80—127天。由於山高谷深,地形複雜,屬於立體性氣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市氣候的突出特徵。是全國空氣污染最小的城市,也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優惠政策
中央和西藏自治區為幫助昌都發展賦予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在引進外資方面,除國家禁止和需要國家、自治區綜合平衡的項目外,外商投資項目一律由昌都市政府自行審批,不受規模和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稅收方面,所有地方稅種的開徵、減免均由西藏自治區自定。
交通通信
全市以川藏(南、北)青昌、滇昌為骨架的公路網已形成,境內國道317線、318線和省道302線橫跨東西,國道214線縱貫南北,通車裡程4582公里其中國道1521公里,省道507公里,縣道121公里。擁有各種機動車3700餘輛,年貨物運量達26萬噸。可起降波音大型客機的邦達機場,辟有昌都至成都的航線,每周兩個航班,年客運量 13500人,貸運量125噸。 通信:全市有郵電局(所)14處,郵路單程2383公里,已建成13座衛星通信地面站,衛星長途電路242條;市話交換實現了程控化,電話交換機總容量7376門,已開通了國內、國際直撥、行動電話、電視電話等業務。
能源:全市現有水電站10座,總裝機量21875千瓦,昌都
電廠技改增加裝機容量98年內完成。近兩年安排的一批能源建設項目正處於緊張實施階段,將陸續建成投產,大大增強了全地區的能源基礎。
經濟發展
工業:全地區有食品、民族紡織、電力、採礦、建材、森工、印刷、藏藥等行業的國有工業企業,部分產品打入國內市場。民族手工業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卡墊、氆氌、地毯、腰刀、民族服裝、民族家俱、玉器、金銀首飾等,有著獨特的工藝特色和民族風格,品種暢銷國內外。 農業:全地區耕地面積73.68萬畝,主要農作物有
青稞、小麥、玉米、豆類、油菜等以及較我品種的蔬菜。由於日照時間長,溫差大、生長期長等特殊原因,本區的農作物和蔬菜產量高、質量好,絕大部分為高山雪水灌溉,無污染。是“綠色食品”理想的開發地 。
礦產資源
昌都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有色金屬和非金屬成礦帶。主要礦產有金、銀、銅、鐵、鉻、鉬、鈾、錫、鉛、砷、煤、
水晶石、
冰川石、
寶玉石、大理石、石灰石等70多種,礦產地96處,有大型礦床23處,中型礦產24處。位於江達縣的玉龍銅礦儲量達650萬噸,不但儲量大,品位高且伴生有相當數量的金、銀、鉬、鐵、硫等有色金屬,資源豐富集中,易於露天開採,是我國的特大型銅礦之一。
旅遊前景
旅遊業前景廣闊,昌都地處西藏自治區的東部,是西藏東部的重鎮,地處我國獨特的橫斷山脈,走向縱貫南北,自東向西。北高南低,山峰林立,地形複雜,扎曲、昂曲兩條大河流經昌都鎮匯合為
瀾滄江,向南流去,昌都即意為兩河匯合處。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虔誠的宗教信仰、純樸的風情民俗,聞名的昌都寺和幾十座大小寺廟,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以其特殊的魅力,令人神往,吸引著日益增多的旅遊者、科學工作者和登山探險者。
百度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