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宮金殿(昆明金殿)

太和宮金殿

昆明金殿一般指本詞條

太和宮金殿,又名銅瓦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穿金路771號,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開始修建,明崇禎十年(1637年)被移至雞足山,後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鑄。

太和宮金殿坐東朝西,面闊三間,通面闊615厘米(柱網軸線間距,下同);進深七檁,通進深612厘米,平面形狀接近正方形。每面四根檐柱,柱徑20厘米;殿內共四根金柱,柱徑21.5厘米。昆明鳴鳳山太和宮作為全國少有的建有紫金城和金殿的古老的道教真武宮觀,成為中國明、清時期道教發展、政治變幻、金屬產業發展等史實的重要見證,飽含了多方面的珍貴价值。

1982年2月23日,太和宮金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和宮金殿
  • 地理位置: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穿金路771號
  • 開放時間:7:30~18:30 
  • 門票價格:15元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所處年代:清
  • 編號:2-38-3-23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布局,平面,構架,斗栱,立面,內飾,建築特色,屋面,銷栓,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萬曆三十年(1602年),雲南巡撫陳用賓慕仿武當山太和宮金殿之制,於昆明組織信眾冶銅為殿,亦稱“太和宮金殿”。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太和宮金殿建成立碑。
崇禎十年(1637年),巡按張鳳翮移之雞足山
康熙九年(1671年),重鑄太和宮金殿。

建築格局

布局

昆明太和宮制仿武當,於登山途中設三道天門,最後抵達位於紫禁城中的太和宮金殿。太和宮金殿周圍環繞的紫禁城為青磚砌築,四面辟門。牆厚100厘米、高約500厘米,有雉堞,正門西門上為魁星樓。
城內中央為二層崇台,其上立金殿。崇台底層平台為砂石砌築,須彌座上飾以瑞獸、花卉,勾欄華板上浮雕“二十四孝”故事。上層須彌座上的勾欄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時修建,大理石質。
崇台前有高約10米的銅質旗桿,上懸三角形七星銅旗一面。紫禁城內另有配殿兩座,琉璃焚帛爐一座,“歷次修蓋太和宮碑”、“建太和宮記銘”碑、“宮記”碑各一通。

平面

崇台的上層須彌座北、西、南三面,各九級,西面台階正中作斜坡御道。下層須彌座四面出台階,與紫禁城的四門相對。北、西、南三面台階出台階各九級,西面台階正中作斜坡御道。東面因地勢升高,僅下兩級台階即與東門道路相接。
太和宮金殿本體位於崇台之上,坐東朝西,面闊三間,通面闊615厘米(柱網軸線間距,下同);進深七檁,通進深612厘米,平面形狀接近正方形。每面四根檐柱,柱徑20厘米;殿內共四根金柱,柱徑21.5厘米。前檐金柱間安裝修形成前廊。明間裝三對門扇,兩次間各裝一對門扇。其餘南、北壁各鑲八扇門扇,東壁鑲十扇門扇,均不可開啟。
柱礎均為銅質,刻十二瓣蓮花。地面以下的柱頂石與柱礎一體鑄造,亦為銅質,寬35厘米見方(檐柱)至39厘米見方(金柱)。
太和宮金殿四角各有一擎檐柱,邊長16.5厘米見方,倒梅花線角。柱身分三段,中段鏤空,四壁飾金錢眼;上段貼鎏金雕花板。擎檐柱柱礎亦為銅質,形象為雙層蓮座疊置。
殿內為大理石鋪地。殿中央供真武大帝,左為捧冊靈官與執旗將,右為捧寶玉女及捧劍將。

構架

太和宮金殿為重檐歇山頂,剖面通檐五檁二金柱加周圍廊,檐柱與金柱間施穿插枋拉結。檐柱施額枋、平板枋,上施五踩斗 。柱頭科耍頭後尾延伸成枋插入金柱,並由插金丁頭栱承托;平身科里拽耍頭上施龍形挑斡,挑斡跨檐步,上挑承椽枋。承椽枋兩端插入金柱,上承下檐椽子。下檐角梁後尾從金柱穿入,位置接近金柱頂,穿出部分施以橫銷拴住。
歇山的構成做法頗為獨特。上檐山面采步金較山花板外皮向內收,水平距離約五椽四檔,合八檁徑之多,插於金桁身內(其截面小於金桁),從俯視圖看二者關係呈“井”字形。
金桁在端部由兩歇山面的草架柱子支撐。換言之,整個“井字桁”系統及其上的屋面荷載就是由四根草架柱子承托,再加上承脊桁的兩根草架柱子,一共六根草架柱子,分別落於兩山面的正心桁上。山面正心桁則開透槽承草架柱子。
金桁截面高僅12厘米左右,長度卻達到377厘米,比值約1∶31。從縱剖面上看,上檐角梁、山面椽子分別從金枋、采步金枋身內穿透,並用銷釘拴住。兩個上檐角梁後尾從金桁上穿出,為金桁增加了兩個支點,減小了淨跨距,使其成為連續梁,高跨比增大到1:10左右,達到安全範圍。同時角梁也利用了金桁的重力,以上檐正心析為支點,通過槓桿原理與翼角荷載形成了平衡,是一處巧妙的設計。
太和宮金殿的歇山既沒有採用明、清木構歇山建築常用的趴梁或順梁承采步金的做法,也沒有採用抹角梁配合鎏金斗棋承采步金的做法,展現了一種較為特殊的歇山構成做法。與傳統木構歇山構造相比,它表現出銅建築在對木構作法進行模仿時的適應性創造。

斗栱

太和宮金殿各面上檐、下檐明間均施四攢平身科斗栱;下檐次間無平身科斗栱。各組斗栱均為五踩,外拽出雙象鼻昂,里拽出雙翹。各栱栱瓣均較明顯,為四瓣,正心各栱俱為足材,斗敬上的弧度亦明顯。太和宮金殿斗口值為3.9厘米,足材高約2.8斗口,遠大於明、清官式木構建築的常見的1.9至2斗口。斗科間距78厘米左右,恰為20斗口;平面明間、梢間的之廣分別約為100斗口與30斗口。
太和宮金殿斗科各斗件﹑栱件均仿照木構斗栱分件形式,分別鑄造成型。栱件的表面做出花卉、如意紋樣;大斗外側立面上的紋樣多有變化,圖案不止一種,可知其鑄造用模不止一種。大斗其他三面則為素麵無紋樣。

立面

太和宮金殿重檐歇山頂,上下戧脊端各飾走獸四個,無騎鳳仙人,每組小跑中各有兩個捧笏文臣。屋面無望板,椽為板椽,平行排布至翼角,其上直接鋪板瓦,再蓋筒瓦。屋面曲線平滑流暢,上下檐均為滴水坐中。正脊兩端飾龍吻吞脊,無劍把,龍尾向外捲曲。脊剎飾火焰寶珠,兩側的正脊似無分段接縫,為整體鑄成。屋面裝飾表現出一定地方特色。

內飾

太和宮金殿天花藻井的做法也頗為獨特:上檐斗里拽耍頭上施一周圈平板拽枋,拽枋轉角處再施四根抹角枋,枋上用四根蟠龍形挑斡挑八角形雲龍堆塑藻井。為了保持穩定,藻井各邊又各用兩根鐵釺與拽枋加固。

建築特色

屋面

太和宮金殿的屋面構造有如下幾點顯著特徵:屋面用板瓦、筒瓦,每塊瓦均獨立鑄成。椽子為板椽,即椽截面高度小於寬度。椽上直接鋪板瓦,板瓦不是疊置而是順次首尾相接鋪置,起到望磚的作用。瓦面鋪設不用灰泥,為乾掛構造。如照片所示,筒瓦背有釘痕,板瓦一端有釘痕,而椽上無釘眼。
飛椽與檐椽為一體鑄造,是檐椽的延伸,厚度為檐椽一半,端部微抹收分。翼角部分的椽子為平行排布,後端插入角梁,前端通過連檐與正身部分的椽子聯結。相對於放射性排布,翼角椽平行排布能使椽瓦構造較為簡便。
滴水瓦與瓦當、頭板瓦的相對位置關係體現了顯著的地方特色。頭板瓦、瓦當在水平方向上較滴水瓦懸挑出約8厘米。這與昆明地區其他木構傳統建築的做法是一致的。

銷栓

太和宮金殿內部多處可見銷栓的使用。如殿內穿枋穿出金柱的榫頭用豎銷拴住;上檐角梁後尾穿出金枋的出頭、下檐角梁後尾穿出金柱的出頭分別用豎銷、橫銷拴住;上檐山面檐椽後尾穿過采步金枋,出頭均用銷釘拴住,防止脫榫。

文物遺存

太和宮金殿不僅門扇為銅質,內部所懸匾額、楹聯、帷幔也均為銅質。銅帷幔為銅片拼成,飾雲龍戲珠圖案,上部吊掛在鐵桿上,兩端置於屋內穿枋上。

歷史文化

  • 銘文內容
太和宮金殿的不少構件上都刻有銘文,是關於太和宮金殿建造時間、捐資者等的重要記錄。
太和宮金殿上豐富的銘文記錄除有捐建椽、瓦等小件的“小戶”捐建人記錄,也有捐建擎檐柱甚至整個月台這樣大件的“大戶”捐建人,這表明吳三桂並不是太和宮金殿建造時的唯一捐建人。
有銘文提到捐資人為“親蕃下奉道弟子”,但本文暫未查出所記各人物與吳三桂是否有明確的關係,僅在表中將觀察到的內容列出,以期方家指教。
除了捐贈記錄,太和宮金殿亦有施工標記銘文。經初步勘測,發現銘文三處,均位於太和宮金殿外檐柱頂石上,分別為:“右山後”、“後中左”、“閣後左”。銘文均為陰文,作用應當在於區分不同位置的同種構件。

文物價值

昆明鳴鳳山太和宮作為中國少有的建有紫金城和金殿的古老的道教真武宮觀,成為中國明、清時期道教發展、政治變幻、金屬產業發展等史實的重要見證,包含了多方面的珍貴价值。

保護措施

1982年2月23日,太和宮金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太和宮金殿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穿金路771號。
太和宮金殿

交通路線

北京——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銀昆高速——杭瑞高速——太和宮金殿
廣州——廣佛肇高速——蒼碩高速——廣昆高速——汕昆高速——太和宮金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