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是2021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出: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
2024年5月28日,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正式啟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
- 設立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
- 設立時間:2021年10月12日
- 基金用途: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
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是2021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出: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
2024年5月28日,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正式啟動。
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是2021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出: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
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合作協定簽字儀式2024年5月30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活動並致辭,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發表視頻致辭。簽署背景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基金將堅持多...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設立的背景是,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福祉和健康的地球和所有人經濟繁榮的基礎,這包括與地球母親平衡和諧相處,人類依靠生物多樣性獲得食物、醫藥、能源、清潔的空氣和水、免於自然災害的安全以及娛樂和文化靈感 ,它還支持著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體系。前期基礎 該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對生物多樣...
率先出資15 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40 多個國家成為合作夥伴,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治理與綠色轉型等方面開展合作。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畫”,11幫助共建國家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在“南...
2021年10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致辭。 2021年10月12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高級別會議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投資15億元人民幣(約2.3億美元)建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以支持開發中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他邀請其他國家進行捐款。日本政府將日本生物多樣性基金增加了18億日元(約1700萬...
2021年10月11至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取得了兩項重要成果:一是達成了《昆明宣言》;二是宣布了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2023年12月7日至20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婁成功舉辦。大會在主席國中國的引領下通過了全球...
如東南亞紅毛猩猩保育、沙漠蝗蟲與草地貪夜蛾監測、馬達加斯加大危機國際援助等工作。動態 2022年3月初,綠會秘書處已召開了兩次工作會議,一次是非洲方面的工作,二是拉美方面的工作會議,就如何及進一步落實支持開發中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與科學合作進行了部署。這也是回響“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號召的具體行動。
雲南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保護中心於2009年11月17日在昆明註冊成立,為民辦非企業單位。中心的宗旨是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面向基層,面向民族社區,面向南亞與東南亞國家民間組織,開展保護合作與交流,促進環境、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機構與團隊 中心理事會由17名中外理事組成,是中心的決策機構,理事...
芒果TV自製綜藝《小小的追球》在昆明收官,以大會為內容進行錄製,成功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檔保存蘭花植物,並在滇池採集生物樣本進行水質檢測。在畢業典禮上追球團因為採集生物樣本,關注生態環境多樣性,獲得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宣傳大使的稱號。2020年7月28日,生態環境部...
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統籌利用各級各類相關財政資金支持生物經濟發展,加大對生物相關科技創新和產品服務的支持力度。繼續開展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試點。鼓勵地方建立健全生物質能財政補貼政策。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二十二)強化金融...
2009年,在胡德平、胡昭廣同志領導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再次更名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髮會進入21世紀後的發展之路就此明確,頂層發展框架亦搭建完成。2015年,中國綠髮會在以胡德平為理事長、周晉峰為秘書長的理事會領導班子帶領下,開始機構內部改革,從管理體制、人員聘用、...
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Yunnan Gree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Foundation),簡稱綠色基金會(YGF),是於2008年1月在雲南省民政廳註冊成立,以多重效益造林、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環保公募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基金會充分利用公募平台,與企業、境內外環保組織以及公眾合作,設立地球之聲專項...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姚永剛、徐林、王文、宿兵、賴仞、毛炳宇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張登峰、王國棟、劉振、張曉明 科研部門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設有生物多樣性中心、進化發育中心、靈長類中心、資源利用中心4個研究中心,總計44個學科組;擁有多個國家或院級科研與...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科學館(簡稱“中國綠髮會、綠會”)是一個集科普教育、生態體驗、科學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場館簡介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科學館是一個集科普教育、生態體驗、科學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建築布局 科學館總共分為四個展區,分別是:歷史專區、多媒體專區、...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科學館是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設立的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態體驗和科學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館。該科學館旨在通過展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提升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推動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事業的進步。簡介 介紹了生態文明的起源、生態文明建設概述...
發展歷史 2024年11月9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醫藥發展基金成立。建設意義 中國綠髮會中醫藥發展基金的成立,旨在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交流,宣傳展示中醫藥發展成果、優勢,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緊隨健康變化新形勢,直接布局中醫藥賽道,成立中醫藥發展基金,必將為中醫藥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和鮮活力量。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批准註冊,專門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是獨立的社會團體法人。其前身是成立於1985年從事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的中國麋鹿基金會。為適應時代發展,2009年由胡德平、胡昭廣同志共同提議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更名為“...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嶸評)“她(李恆)是中國知名的植物學家,成就卓著,她在天南星科方面的研究享譽海內外,堪稱學術大家。”(九三學社雲南省委員會評)“李恆是植物學界的‘女俠’,是‘高黎貢山女神’。”(《民主與科學》評)“李恆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生活 晚報》評)人...
古旭,女,漢族,1988年4月生,碩士,實驗師,中共黨員,雲南昆明人。現為現任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實驗員。人物經歷 2013年華東師範大學生態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西南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專業在讀博士 現任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實驗員,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學院工會宣傳委員、女工委員職務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林木遺傳...
楊永平,男,畢業於蘭州大學,主要從事植物的基因組進化與基因功能研究。現任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2—1986年 蘭州大學生物系學習。1986—1989年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學習。工作經歷 1989-07~1992-06,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實習研究員。1992-06~1997-08,中國科學院...
2012年10月起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學系高級訪問學者。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高級訪問學者。車靜博士主要以兩棲爬行動物為研究對象,系統開展隱存物種發掘,物種形成與分化,大尺度生物多樣性格局形成及演化規律的研究,致力於...
1998年獲德國母校優秀博士論文獎,2003年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06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國際著名雜誌《Fungal Diversity》主編IF=6.938 人物簡歷 1983獲廈門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ät Tübingen)理學博士學位...
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國,全力推動會議成功舉行,率先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推動達成“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無論是應對眼下的危機,還是共創美好的未來,各國都需要同舟共濟、團結合作。面對深刻而宏闊的百年大變局,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各國秉持命運...
在此,我宣布,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中方呼籲並歡迎各方為基金出資。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逐步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中...
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並發表《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旨講話,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等舉措。 10月13日-14日,中央人大工作會議舉行。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栗戰書作總結講話。11月1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意見...
保護生物多樣性 2021年10月15日,白雅婷出席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生態文明論壇,她提出, “當前,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面臨龐大資金缺口。據統計,每年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資金缺口超7000億美元。中國通過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等舉措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彰顯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引領作用。...
鞏合德,男,漢族,1978年8月生,山東省莘縣人,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雲南省鞏合德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雲南省委組織部和雲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014 年),雲南省保護地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昆明市保護地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西部林業科學審稿專家,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副...
歐曉昆,男,博士,1957年1月生,雲南省昆明市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雲南大學生態技術教席首席,低碳與節能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雲南省民盟人資環委員會副主任,雲南省環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植被生態學方面的研究。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大基礎...
學院與國內的名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蘭州大學等,以及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相關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機制及人才聯合培養。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斯洛伐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緬甸等國的多所著名高校和國際組織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交流關係,並...
劉培貴,1998:第二章:菌類多樣性。見:郭輝軍、龍春林(主編)《雲南的生物多樣性》。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第14—29頁。劉培貴,菌物資源。1999:見:雲南百科全書編委會《雲南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192-194。劉培貴,2000:真菌資源。見:孫鴻烈(主編):《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