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雅婷

白雅婷

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女,出生於柏林。2019年,白雅婷出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

1998年至1999年,白雅婷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擔任項目官員。此後,自九十年代末起先後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中國、高棉、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蒙古國等國代表處擔任多項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雅婷
  • 外文名:Beate Trankmann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德國柏林
  • 畢業院校漢堡大學
  • 主要成就:成為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
人物經歷,早年經歷,職業生涯,人物事件,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白雅婷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柏林。她在父母的影響下長大,她形容父母是 “戰爭的孩子”,他們都曾經歷過資源匱乏和飢餓。這使她很早就意識到了不公正和貧富差距的存在,從而促使她進入了發展領域。
在白雅婷就讀漢語與政治學期間,她遊歷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在看見如此多的不平等及貧困現狀,尤其是在雅加達貧民窟的所見所聞後,她再次確認了對就職於國際發展領域,並專攻在亞太地區的決心。
因其學術上攻讀漢學,她遊歷了亞太國家和地區,也在該區域眾多國家有任職經歷。
外鏈播客:聯合國·中國系列播客第四集:兩度結緣中國

職業生涯

在加入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之前,白雅婷曾在布魯塞爾知名智庫歐洲亞洲問題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為歐盟機構就歐盟-亞洲關係有關事務提供政策指導。
1998年至1999年,她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擔任項目官員。
1999年至2002年,她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處擔任項目官員。
2002年至2005年,她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高棉代表處擔任助理代表,負責民主治理工作。
2005年至2010年,她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斯里蘭卡代表處擔任副代表,負責該國項目事務。
2010年至2015年,她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擔任國別主任。
2015年8月至2019年9月,她擔任聯合國駐蒙古國協調員兼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蒙古國代表。
2019年10月,白雅婷就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

人物事件

減少貧困與鄉村振興
2021年7月,在中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之際,白雅婷寄望中國未來發展:“中國的發展成就和因地制宜的精準扶貧,為全球各國減貧努力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的小康將著眼點從減貧提升到徹底消除極端貧困,這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不謀而合。”她認為,從這個層面來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對推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消除貧困目標也有重要貢獻”。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老年人的需求成為重要議題之一。白雅婷表示,未來對老年群體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持續投資至關重要。她建議通過增加養老金、進行稅收和退休制度改革等方式保障每一位公民老有所養。
2021年2月,北京衛視《檔案》欄目製作的大型通俗理論電視節目《全面小康 全面解碼》中,白雅婷加入權威 “解碼人” 團隊,對全面小康進行全面解碼,講述脫貧 “高招”。
2021年1月22日,白雅婷接受成都商報專訪,介紹UNDP40年來同中國在扶貧方面的合作歷程。白雅婷表示: “UNDP支持建立了中國國際扶貧中心(IPRCC),使其成為一個龐大的平台,在國際場合進行經驗分享。這也讓中國官員去其他國家分享扶貧經驗成為可能。”
2020年10月17日,白雅婷撰寫的《消除貧困,步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文章在新華網發表,她在文中寫道: “數十年來,聯合國都是中國政府開展農村扶貧工作的合作夥伴,近期更是攜手努力降低新冠疫情對中國貧困人口的影響。我們致力於與中國的合作夥伴繼續並肩努力,支持下一階段的中國扶貧議程,維護過往取得的成果,並共同應對一系列新的複雜挑戰。”
戰勝疫情
2020年3月12日,白雅婷在接受CGTN專訪時讚揚了中國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所採取的措施。她說,疫情在中國已經逆轉,感染率大大降低,之前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果。
2020年2月12日,白雅婷代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向中國政府捐贈總價值約50萬美元(相當於350萬人民幣)的緊急醫療物資,用於幫助一線醫護人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此後,白雅婷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工作重點逐漸轉向了在華採購醫療設備,助力開發署的全球抗”疫”工作,並在貧困國家展開疫後恢復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側重於三個方面:做好應對疫情二次爆發的準備,促進就業、恢復生計,以及制定極度貧困國家的恢復計畫。
白雅婷表示,要全面控制和戰勝疫情,國際合作必不可少。白雅婷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世衛組織發起宣傳防疫活動,數十萬網友參與其中,用50多種語言和方言分享了應對新冠病毒的防護措施。白雅婷說,這場危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韌性,以及國際社會團結一致的重要性。中國有許多疫情防控經驗值得國際社會借鑑。
氣候行動
2021年12月13日,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Re: think 2021“城市創新與零碳未來” 會議上,白雅婷呼籲: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之後,我們要加速行動,力爭在本世紀末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 5°C內。城市的低碳轉型對於世界各國實現自身氣候承諾都非常重要,在其中包括中國提出的 ‘30-60’雙碳目標。”
2021年12月8日,白雅婷在2021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氫能產業大會上說,當前正處於中國提出 “雙碳” 目標並強化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關鍵時機,必須推動氫能的降碳潛力在解決高排放行業低碳轉型中發揮充分的作用。提高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產量,並擴大氫能經濟的規模對於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應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融資力度,推動氫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
2020年12月8日,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主辦的《2020年中國碳價調查報告》發布,白雅婷在發布會上表示: “碳價反映了燃燒化石燃料的所有成本,是激勵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作出的共同努力的一部分。”
2020年10月19日,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氫能產業大會以 “發展綠色氫能,提振世界經濟” 為主題,白雅婷在大會上表示: “中國在全球氫能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氫能產業的積極布局將有助於城市脫碳、清潔空氣以及減緩氣候變化,為中國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做出重要貢獻。”
保護生物多樣性
2021年10月15日,白雅婷出席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生態文明論壇,她提出, “當前,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面臨龐大資金缺口。據統計,每年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資金缺口超7000億美元。中國通過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等舉措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彰顯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引領作用。” “投資自然就是投資未來,必須加強公共、私人和金融機構三方面的資金流動,將政府、企業和銀行聯合起來,共同拯救自然。”
2021年10月11日,白雅婷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拯救自然才能拯救人類自己》的文章,她表示, “只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的地球才能更可持續:生物多樣性將我們這個世界的每條獨立但又彼此關聯的生物鏈相連線,每一種生命形式,無論多么微小,於整體都必不可少。”
2021年5月22日,白雅婷在接受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採訪時表示: “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我認為昆明,應當提出重大的轉變,也就是2020年後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實現可持續發展金融
2020年12月24日,白雅婷推動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與新開發銀行(NDB)為可持續金融建立雙邊的溝通機制與知識交流渠道發行債券。這是國際上首個國際開發機構採用UNDP的相關標準,將債券項目與SDG進行掛鈎。白雅婷表示: “每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的資金缺口約為5–7萬億美元。要填補這一缺口,金融市場必須與可持續發展有效結合,並將可持續發展視為投資重點。”
青年賦能
2021年10月10日,白雅婷在 “氣候變化青年在行動” 中美青年對話活動中提出,氣候變化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解決的問題。像疫情一樣,這場危機超越了國界,所以國際合作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各國攜手合作、分享經驗技術,世界才能向更綠色的道路轉型。
2021年6月28日,清華大學開展2021年全球暑期學校,通過傳授知識、追求創新、培養未來領導者等努力,在應對全球挑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期待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套用到未來的解決方案中,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白雅婷線上參加開幕式並致辭,祝福清華大學持續成為知識、合作與創新的源泉,鼓勵參與的學生將學以致用,努力使可持續發展成為現實。
2020年8月20日,白雅婷參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等部門主辦的以 “後浪入海,先就業or先創業?” 為主題的青年辯論會,她在會上呼籲當代青年:“今天的辯論題目是關於我們每個人想要什麼樣的未來,但是我們每個人的未來都有賴於整個人類和這個星球作為整體的可持續的未來。因此,我們還必須考慮到我們每個人如何可以幫助實現這一集體未來。這正是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點。”
南南合作與推動全球發展
2021年11月17日,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羅照輝會見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白雅婷。白雅婷表示,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願積極參與習近平主席提出的 “全球發展倡議” 。中國的減貧成就令世人矚目,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為廣大開發中國家提供了新的選擇。國合署積極推動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重要的全球合作夥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處願持續深化與國合署合作,在更多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經驗,協調聯合國相關機構助力中國鄉村振興,促進共同繁榮。
2020年11月24日,白雅婷推動中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簽署 “借鑑中國經驗提升亞太地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能力援助項目” 合作協定。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框架下,該項目旨在通過向菲律賓、緬甸、高棉、尼泊爾及寮國等五個國家的相關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廢物管理及處理系統,培訓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和一線公共服務人員,開展面向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的疫情防控知識傳播和健康促進活動,加強亞太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回響能力建設,防止新冠肺炎的進一步傳播。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還計畫通過在亞太地區分享中國醫療廢物處理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經驗,支持東協一體化建設。
創新助力可持續發展
2021年11月19日,白雅婷參與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 主辦,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UNDP)支持、多家人工智慧學術機構參與的 “U&AI Camp| AI for SDGs Youth Bootcamp——AI (人工智慧)促進可持續發展青年創造營” 決賽。白雅婷指出,世界正面臨著嚴峻考驗,問題亟待解決,需要加強全球合作。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慧技術在病毒檢測和診斷、疫情追蹤以及日常監測上發揮了關鍵支撐作用。然而,伴隨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套用,所帶來的潛在風險也需要關注。在此背景下,UNDP與清華大學共同發起了U&AI創造營,鼓勵更多青年參與到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建設中,共同探討技術應如何更好地推動可持續發展。
2021年4月28日,白雅婷出席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成都市高新區政府聯合主辦的Re: think首屆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可持續發展創新會議,該會議旨在重新思考如何用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在會議上,三方為SPARK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揭牌,這是聯合國在中國的首個為可持續發展目標創立的創新實驗室,探索科技和金融創新如何重新定義二十一世紀的可持續發展。白雅婷在會上表示:“技術創新可以幫助過我們過渡到一個更加綠色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新常態’。與此同時,它也有可能加劇國家、社區和個人之間現存的差距。為了創造可持續的未來,我們必須在創新與包容之間取得平衡。”
人工智慧治理與國際合作
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支持下,清華大學 “國際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論壇” 匯集世界各地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思想領袖和實踐者,共同探討構建適合人工智慧健康發展的治理體系,分享人工智慧技術前沿與治理經驗。
2021年12月4日,白雅婷在2021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她表示: “為跟上科技前沿飛速的創新步伐,政策制定者需要具備前瞻性思維。我們不能僅解決當下的問題,還必須預見未來的挑戰。否則,我們將永遠落後一步。”
2020年12月18日,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白雅婷指出, “在此次疫情的應對中,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至關重要,必須從全球層面來探討人工智慧相關話題。在數字時代,數據以指數級速度激增,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存在濫用數據和侵犯個人隱私等風險。我們必須謹慎,確保人工智慧可以推動人類發展,避免加劇不平等或產生新挑戰,從而阻礙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她呼籲要在數字基礎設施和教育領域進行投資,確保人們可以從技術創新中受益,增強能力以便於更好適應由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帶來的新世界。
性別平等
2021年3月8日,白雅婷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聯合國婦女署共同發起 “#科技遇見她” 活動,與政策制定者、商業領袖、學術和國際組織領域人員,一起探討如何改變女性科技工作者嚴重缺位的狀況,目標是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科學和技術領域中性別偏見的存在是一種問題,並鼓勵更多女性投身科技領域,發揮她們的潛能。白雅婷表示: “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投身於科學技術領域,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助力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加速實現。”
2020年11月27日,在第二屆中國(深圳)董事會多樣性論壇——董事會 “她力量” 活動中,白雅婷表示: “女性在社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在職場和家庭中都存在不平等現象,在世界範圍內女性仍沒有獲得平等工作機會,在擔任領導角色方面的差異更大。2017年,中國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為61.5%,而男性為76.1%;在中國企業中,高管中女性占比僅為四分之一,阻礙中國女性職業平等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女性承擔更多家庭事務、帶薪休假制度設計、託兒服務短缺、企業文化等方面。 “白雅婷建議政府部門花更多力氣解決問題,如採用強制性別配額制、倡導企業平等對待女性員工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