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蒿

旱蒿

旱蒿(正名為:內蒙古旱蒿 Artemisia xerophytica),半灌木或小半灌木。一般高10—20厘米,最高可達30厘米,主莖近基部短粗,強烈木質化;樹皮呈解索纖維狀剝裂,褐色或灰褐色;由主莖上分出多數當年生枝條,灰白色,枝下部木質化:上部草質,密被絹狀長柔毛。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菊目
  • 菊科
  • :蒿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一至二回羽狀深裂或全裂,小裂片條形,兩面密被貼伏的絹毛。頭狀花序鐘狀或近球形,直徑3—5毫米,下垂或傾斜,在枝端排列成狹窄或擴展的圓錐狀;個花黃色,管狀;花托凸起,有長柔毛(圖120)。
旱蒿是強早生植物。主根較短,側根平展發達,根幅可達100厘米以上,利於吸收荒漠或半荒漠地區少量降水。當年生枝條的多少,常因前一年秋季降水多少而異。前一年降水少或當年雨水來得遲,則枝條萌發量顯著減少。強烈乾旱會使一部分萌動芽處在“休眠”狀態。旱蒿外貌和冷蒿很相似,但冷篙莖枝木質化程度較低,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區。旱蒿可以看做是冷蒿在更乾旱地區的替代種。旱蒿集中分布在我國荒漠地帶,適應降水幅度為50—180毫米。在蒙古高原中部,它稍進入荒漠草原地帶,在那裡它的高度和木質化程度較低,而在荒漠帶它可以長成高達30厘米的半灌木。對土壤基質要求較嚴,喜疏鬆的沙質土壤,表土覆沙長勢最佳,也能適應一定程度的砂礫質化,但對粘質或鹽鹼化土壤則避之。旱蒿很少單獨形成草場,多與其它荒漠灌木混生在一起,成為伴主種或次優勢種,較常見的草場類型有沙蒿一旱蒿、綿刺一旱蒿、泡泡刺一旱蒿等。在荒漠草原帶它出現在砂礫質和沙質小針茅草原。物候期:4月中旬萌動,5月上旬展開小葉,下旬即可見到萌發出的新枝條,7月底或8月初為生長旺季,開始開花,花期延續到9月上旬,而後為果期,頭狀花序一直保留到10月上旬,霜後,葉片脫落,冬季在細枝上仍能保留一些短縮的營養枝,殘留較好。

分布範圍

旱蒿分布不廣,在我國僅分布在內蒙古中、西部(錫林郭勒盟西北部、烏蘭察布盟最北部、伊克昭盟西北部、巴彥淖爾盟和阿拉善盟大部)、寧夏北部邊緣、甘肅西北部、最西分布點止於甘肅馬鬃山;在國外,蒙古南部戈壁地區也有。

主要價值

飼用特點和冷蒿相似,故有戈壁上的“冷蒿”之稱。適口性好,各種家畜喜食,牧民認為牲畜吃了旱蒿,春季有恢復力,夏季有抓膘、催乳,冬季有保暖禦寒等作用。春季早蒿萌動較早,是牲畜最先吃到的新鮮飼料,夏秋季花序和果實均含養物質(表120)牲畜十分喜食;冬季短縮的營養枝,能保持一定鮮嫩狀態,是牲畜難得的飼料。在各種家畜中,以羊、馬、駝採食最高,牛稍次之。羊四季喜食,夏秋食其花序和果實,冬季食嫩枝,幾乎達到嗜食地步。駱駝也非常喜食,馬則沿著木質化的主莖,把當年枝啃食掉。旱蒿適口性好,營養價值局;能適應荒漠、半荒漠的惡劣自然環境。可試驗引入栽培,用以改良沙質荒漠和沙化草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