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青銅器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銅鍑,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鑄造的一種炊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早期青銅器
- 地點:甘肅武威市
- 口徑:0.87米
- 腹圍:3.42米
早期青銅器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銅鍑,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鑄造的一種炊具。
早期青銅器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銅鍑,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鑄造的一種炊具。...
商代早期青銅器,是與中國考古學的二里岡文化期相當的商代青銅器。商代早期青銅器具有獨特的造型。...
銅器,青銅器的簡稱,也泛稱各種銅器。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製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銅,古稱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它化學元素(錫、鎳、鉛、磷等)的合金,...
西周青銅器是指西周時期鑄造的青銅器,包括出土器物和傳世藏品。是中國早期重要的歷史文物,同時也是珍貴的藝術品。...
青銅器(Bronze Ware)在古時被稱為‘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其銅銹呈青綠色。青銅器的使用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期,以商周...
青銅時代(或稱青銅器時代或青銅文明),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因金屬具有易腐蝕的特性,四五千年以上的青銅遺存發現往往為數不多...
我國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具,不單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時也是宗廟中的禮器。青銅器的數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銅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顯示出權力的等級。青銅器...
繼西周青銅器後,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鑄作的又一個高潮期。可分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戰國中晚期3個階段。春秋早期青銅器形制和組合與西周...
《東周青銅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為了展現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藝術風采,於2003年12月13日發行的,志號為2003-26的特種郵票。《東周青銅器》郵票全套...
戰國早期描繪水陸攻戰、燕樂、採桑等活動的畫像很多,山彪鎮1號墓的水陸攻戰紋鑒、狩獵紋鍅,成都百花潭的鑲嵌燕樂紋壺,及陝西鳳翔高王寺戰國銅器窖藏鑲嵌射燕壺...
青銅器在商周奴隸社會即被視為“明貴賤、別等列”的禮器。到戰國時期,則出現與封建制度相適應的貨幣、印璽、符節、度量衡器等。在青銅鑄造技術上,廣泛採用分鑄...
青銅器主要指我國自夏代末期至秦漢時期用銅、錫經燒制、鍛造後所形成的各種器物。中國青銅時代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歷近15個...
《秦早期青銅器科技考古學研究》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臘江。...
《中國早期青銅文化》是2008年7月1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是對二里頭文化墓葬、青銅器、玉器、石器和動物遺存進行專題研究的論文集。...
中國的青銅器藝術,經歷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千餘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青銅文化。商周青銅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商周青銅器紋飾與王權...
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盛行,出土了諸多青銅器,而陝西寶雞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何尊、大克鼎、銅浮屠、牆盤、逨盤、折觥、胡簋...
《青銅器入門》是青銅器研究的初步指引。本書第一節是總括式的導論,第二、三節則介紹方法和材料,希望讀者能予利用。第四至九節,按大的時代順序敘說青銅器的興起...
秦國青銅器 中國關中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秦墓出土的青銅器。它繼承了西周傳統,並具有自身的風格。...
考古學上以使用青銅器為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又稱青銅時代或青銅器時代,由張光直院士最早提出。中國青銅文化,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技術嫻熟、內容豐富,是...
考古學界流行一種假定,即自古存在一個以禮器或容器為特色的中原或中國青銅器傳統,到了後來才受到北方或外來青銅文化的影響。事實上,東亞早期青銅器均無特色可言,...
自然界中鐵礦分布遠比銅礦普遍,鐵器發明後較短時期內便得以普及,青銅器未能淘汰掉落後的石器,鐵器完成了這一任務。所以進入早期鐵器時代後,社會生產獲得了巨大發展,...
中國是酒文化的發祥地,穀類釀成酒,始於殷。而用來盛酒的青銅器皿也盛行此時。殷商時代的青銅酒器形制豐富多樣、造型獨具匠心、美輪美奐。各式各樣青銅酒器,不免...
《中國青銅器定級圖典》是2008年7月1日)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主要介紹青銅器《中國青銅器定級圖典》主要介紹青銅器。青銅器是主要指先秦時期用銅錫合金製作...
甘肅省武威市不久前出土的罕見大型青銅器日前經甘肅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鑑定,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銅鍑,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鑄造的一種炊具。...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