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之路

青銅之路與絲綢之路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青銅之路活躍於夏商周三代,幾乎沒有文字記載,主要是由西向東傳播青銅與遊牧文化。絲綢之路繁忙於漢唐宋元時代,史不絕書,主要是由東向西傳播絲綢與定居農業文化。兩者先後相繼而方向相反,可以說是青銅之路誘發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取代了青銅之路。研究表明青銅技術的傳播並不是孤立的現象,而與羊、羊毛、牛、牛奶、馬、馬車等技術的傳播密切相關。青銅之路將歐洲和東亞納入了以西亞為中心的古代世界體系,絲綢之路又加強了東亞與西亞、歐洲的聯繫。只有將絲綢之路與青銅之路相結合才能全面系統地理解歐亞大陸文化的形成及其相互交流與互動的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之路
  • 活躍期:夏商周
  • 絲綢之路:繁忙於漢唐宋元時代
  • 吐火羅人:歷史上最初的印歐人
考究,證據,

考究

吐火羅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初的印歐人,亦是中國境內最早的遊牧民。亨寧認為吐火羅人至少可以追溯到擊敗納拉姆辛統治巴比倫約百年的古提人,他們於公元前三千紀末離開波斯西部來到中國,一部分定居下來,其他仍過著遊牧生活,即後來中國史書中常見的月支。余太山認為允姓之戎、大夏、禺氏可以分別溯源於少昊氏、陶唐氏和有虞氏,且與月氏或吐火羅關係密切,不能排除他們屬於印歐人的可能。如此看來上古印歐人即活躍於中國,且不局限於西域。
蒲立本通過對上古漢語和印歐語的比較研究亦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印歐人進入中國絕不晚於他們進入印度。在漢語和阿爾泰語中不僅存在許多印歐語借詞,而且存在某種結構上的類似性,漢語和印歐語可能存在某種發生學聯繫。因此有人提出了歐亞超語系假說,並且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新疆等地發現的青銅時代文化遺址的主人大都屬於印歐。殷墟殉葬遺骨亦有印歐人的成分。山東臨淄春秋戰國時代墓葬出土的殉葬人骨中有些經DNA測驗屬於印歐人。三星堆青銅群像、西周蚌雕人頭像、白浮西周墓葬中出土青銅人面像等均有明顯的東南亞人特徵,還有青銅器上的饕餮紋和狩獵圖像很可能是東亞人在上古中國活動留下的痕跡。
林梅村曾肯定地指出吐火羅人開拓了絲綢之路。但根據他自己的考證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的克爾木齊文化和樓蘭地區的小河—古墓溝文化(對應年代為商末至西周)吐火羅文化,其主人與牛、馬、羊為伴,僅以青銅作為小件飾物,未見青銅工具,以定居畜牧或準遊牧為生,都與絲綢沒有任何瓜葛。因此吐火羅人並未開拓青銅之路,儘管他們後來在絲綢之路上也起了重要作用。

證據

考古學、語言學、體質人類學和歷史記述與傳說均表明上古存在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和文化交流,要否認青銅之路的存在已十分困難。
第一,沒有證據表明東亞的青銅器早於西亞。儘管有人將中國的青銅時代推到了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亦有人將龍山文化、紅山文化看成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就算五千年前的龍山文化、紅山文化已進入了青銅時代,也比西亞晚了近千年,且不算青銅時代之前上千年的紅銅時代。舉世公認中國不存在紅銅時代,《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也沒有這一條目;龍山文化、紅山文化是典型的東亞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第二,沒有證據表明東亞和西亞的青銅冶煉技術有什麼不同。曾經有人認為青銅鑄造西亞用的是失蠟法,而中國用的范鑄法,在技術上有本質不同。事實上,西亞幾乎同時發明了范鑄法和失蠟法,東亞亦同時使用范鑄法和失蠟法。考古學界流行一種假定,即自古存在一個以禮器或容器為特色的中原或中國青銅器傳統,到了後來才受到北方或外來青銅文化的影響。事實上,東亞早期青銅器均無特色可言,只不過是西亞或中亞青銅器的翻版而已。只有到了商周時代中原青銅器才獨具特色。這是技術傳播過程中產生的分化現象。
第三,沒有證據表明東亞、西亞之間有不可逾越的自然或文化壁壘。人們常有一種錯覺,似乎東亞、西亞之間相距萬里,會妨礙古人的遷徙和交流。其實東亞和西亞通過中亞緊密相連。古代的草原如同現代的海洋,千山萬水不僅不會阻礙人類的遷徙,而且有利於文化的交流。現代中國與西亞接壤,可以說是零距離。歐亞大陸通過青銅與絲綢之路形成一體,並不存在明顯的自然或文化的分界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