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外國人辦的中文報刊

早期外國人辦的中文報刊,1815~1894年外國人在中國創辦的中文報刊,是在外國侵華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早期外國人辦的中文報刊
  • 創刊時間 :1815~1894年
從19世紀初至甲午戰爭前夕,共出版70種左右,經歷了3個階段。鴉片戰爭前 19世紀初,外國傳教士紛紛來中國傳教,第1批中文報刊就是由他們創辦起來的。1815~1839年,出版有《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各國訊息》等6種。出版地點主要在廣州、澳門和鄰近中國的南洋。主辦人有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米憐、麥都思和德國傳教士郭士立等人。這些報刊大量刊登宗教、倫理道德和科學知識等方面作品,有的著重登載新聞報導。清代《京報》上的材料,也被連續轉載。這些報刊的主旨,是要通過宣傳宗教和西方文化以影響中國人的思想,為西方殖民主義勢力進入中國服務。所登航運訊息與物價行情,則為對華貿易提供信息。這些報刊都是雕版印刷的月刊,大多為中國書本式。宣傳上注意迎合中國人的思想習慣和文化傳統。每期印500~2000份左右,或送或賣,以南洋華僑和中國廣州、澳門等地居民為主要發行對象,少量流入中國內地。出版至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全部停刊。鴉片戰爭後至1872年 這期間約出26種中文報刊,出版地點轉向中國內地,從香港、上海、寧波、廣州、福州直至清代首都北京,幾乎壟斷了當時中國的新聞事業。這些報刊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國傳教士辦的,1843年起恢復出版,較為重要的有《遐邇貫珍》、《六合叢談》、《中外新報》、《中西聞見錄》,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是在上海出版的《中國教會新報》。它們除宣傳教義、報導教務活動、介紹科學知識外,也刊登中外新聞和評論中國時政的文章。另一類是外國人辦的商業性報紙,興起於19世紀50年代,主要在香港、上海出版。最早出現的是1857年創刊的《香港船頭貨價紙》,以後陸續出版的有《中外新報》、《近事編錄》、《華字日報》、《上海新報》和《申報》等。這些報紙大量登載行情、船期和廣告等商業材料,新聞日漸增多,有的報紙開始重視發表言論和文藝作品。《申報》還將商業經營的一些原則運用於報業管理,對報紙業務工作做了多方面的改革,在當時新聞界有較大的影響。這些報刊均為鉛印,篇幅漸增,新聞時效性也有提高。自19世紀60年代起,出現了中文日報。報刊的創辦人多為英國人,也有美國人。黃勝、王韜、陳藹亭、伍廷芳、錢昕伯等一大批中國知識分子也參加了這些報紙的工作。1873年至甲午戰爭前夕 這期間中國人自己辦的報刊已經出現,但外國人辦的中文報刊繼續發展,在數量上仍占很大優勢。新出版的有40餘種。它們多為教會所辦,以《萬國公報》(前身為《中國教會新報》)影響最大。該刊於1889年成為廣學會的喉舌後,迎合當時要求革新的潮流,宣傳西方文化,支持新政,在中國知識界引起強烈反響。天主教報刊的興起,是教會報刊的新發展,最早出版的天主教報刊是1878年在上海創辦的《益聞錄》。中文商業報紙也有發展。在上海,英商的《字林滬報》和《新聞報》(中國)相繼創刊,形成“申、新、滬”三報鼎立競爭的局面。1894年日本人也創辦了一張中文報紙《佛門日報》。此外,在天津,海關稅務司德國人德璀琳與英商於1886年創辦了《時報》。在漢口,英商於1893年創辦了《字林漢報》。中文商業報紙的網路開始向華北、華中地區擴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