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句中有“二旬倏已滿”之語推測,此詩當作於孔稚珪初解布衣、出為安成王車騎法曹之際。這位在數年後將以充滿奇思的《北山移文》斐聲海內的青年詩人,此刻卻正剪不斷滿懷愁緒,顛沛於初離故鄉的旅途之中。
時令大約在秋季,正是晨光熹微時分。詩人已離別途中歇宿的青林山(今安徽當塗東南),又風塵僕僕登上了征路。回首故鄉會稽,早已遠隔天涯;詩人佇立船頭,唯聞潺潺水聲,伴送一葉孤帆,駛行於清江長流,心境無疑是蒼涼的。詩之開篇寓情於景,從淒清江流上勾勒船行景象,以“孤”字映帶徵帆,“長”路烘托“悲”懷,一種遊子天涯的蒼茫、落寞之情,頓時浸染了字裡行間。接著的“二旬倏已滿,三千眇未央”,正是在這種心境中引發的幽幽感嘆。“旬”之為義。一般多指“十天”,這裡則疑指“十年”。詩人出為安成王車騎法曹,大約在二十五、六歲。回想二十之齡倏忽過去,而一生事業尚在未卜之中,誰都會生出時光如逝的匆匆之感。“三千”,則形容旅程之遙遠。從家鄉會稽到江上青林,本已山高水長、迢遞千里。而瞻念前路,依然悠遠未盡(“眇未央”),心中不能不倍覺悵然。這兩句以倏忽而去的時間,對悠遠蒼茫的空間,表現天涯遊子的飄泊之感,頗有一唱三嘆的韻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旦發青林
- 創作年代:南朝齊
- 文學體裁:五言詩
- 作者:孔稚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