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匏

旦匏是獨弦琴的京語名稱,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彈弦樂器,民間又稱匏琴或獨弦匏琴。主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山心尾、巫頭三島(俗稱京族三島)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旦匏
  • 釋義獨弦琴
  • 別名匏琴或獨弦匏琴
  • 流行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特點:感情豐富、性格豪放
釋義,形制,演奏,

釋義

京族人民感情豐富、性格豪放,“唱哈”是民間流行的文化娛樂活動,即興編唱的哈歌,內容廣泛,還有山歌和結婚歌等,民間舞蹈《進酒舞》、《對花屐》、《竹槓舞》等富有特色。京族常用的民間樂器,有獨弦琴、海螺號、三線琴竹梆竹槓木魚竹板、鑼、鈸和鼓等。每逢節日或勞動之餘,人們便唱起歌、跳起舞、彈起琴,歌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獨弦琴是京族古老的竹製樂器,早在公元8世紀的唐代就有了制琴的記載。經過唐代吸收驃國獨弦匏琴,製作竹製弦弓和葫蘆形共鳴器,才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的獨弦琴。

形制

竹製獨弦琴用長100厘米的毛竹筒製作,順紋劈去2/5,劈面朝下,琴右端置一弦軸,立一琴碼,琴左端插一竹製搖桿,搖桿上端向左彎曲,呈弓狀,下端穿一橫置去底的小葫蘆為共鳴筒,琴弦左端通過共鳴筒系在搖桿上,弦的右端纏繞於弦軸上,使用竹製挑棒演奏。20世紀六十年代,獨弦琴增加了底板和首、尾框板,使其成為共鳴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樣標出泛音位置。八十年代以來,獨弦琴又增添了電擴音裝置,美化了音色,音量顯著增大。廣西京族獨弦匏琴世家的第七代傳人何紹,在傳統竹製獨弦琴的基礎上改革製成多功能獨弦琴,並創造新的演奏技法10餘種,獲得1993年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演奏

民間還流傳著一種木製獨弦琴,琴框用紅木、面及底板用桐木製作,琴長105厘米,琴首寬12厘米、高8厘米,其它部件均與竹製獨弦琴相同。演奏時,多將琴橫置於桌子、架子或雙腿上,或將琴尾置於腿上,右手持挑棒彈奏,外側掌邊輕輕觸及琴弦的1/2、1/3、1/4、1/8處等泛音點發音。左手握住搖桿,通過推、拉改變弦的張力,提高或降低音高。獨弦琴可演奏音階音程的跳進、各種裝飾音滑音,左手還有揉弦、拉、推、拉揉、推揉、打、撞、搖、顫音和滑音等技巧。
20世紀六十年代,我國許多音樂團體培養了獨弦琴演奏員,其中東方歌舞團的田昌、總政文工團的冷定慧等在演奏上都很有藝術特色,造詣很深。北京民族樂器廠製作師許學慈,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把電擴音獨弦琴,使這一富有南國風味的民間樂器,音色更加柔潤優美。獨弦琴傳統樂曲有《相思曲》、《自由曲》、《騎馬》、《高山流水》、《搖網床》和《漁家四季歌》等,創作樂曲有《我愛京島》、《歡樂的哈節》、《趕春汛》等。著名民間藝人有阮世和、蘇善輝、裴永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