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元1世紀末2世紀初,日本進入奴隸制社會。3~6世紀“大和時代”,奴隸主階級已建有正式軍隊。645年經“大化改新”建立封建制度後,日本不斷派使者到正處於盛唐時期的中國,中國軍事思想隨之傳入日本。日本兵學家學習、研究《孫子》、《吳子》等中國古代兵書,寫出《鬥戰經》等兵學著作;日本武將則運用中國古代兵法于軍事實踐,為日本軍事思想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德川幕府時代,日本兵學家總結前人經驗,提出各種主張,形成多種兵學流派,留下大批兵學著作。隨著西方殖民勢力東侵,日本軍事思想家著書立說,主張嚴修武備,加強國防;同時鼓吹對外擴張。
演變過程
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為日本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形成開闢了道路。明治政府成立後,實行“富國強兵”政策,掀起學習西方的熱潮。在軍事領域,海軍以英國為樣板,陸軍先後以法國和德國為榜樣。西方的軍事思想、軍事制度、戰略戰術、條令教範等大量傳入日本,尤其是C.von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A. T.馬漢的海權論對日本軍事思想產生深刻影響。西方軍事思想的傳播,加速了日本的軍事改革。明治政府建立由中央統一指揮的常備軍,在全國實行國民兵役制;完善軍隊指揮體制,設立參謀機構;成立軍事院校,加強教育訓練;發展軍事工業,改良武器裝備。至19世紀末,日本軍隊成為亞洲最強大的軍隊。在引進西方軍事思想的同時,日本繼承和發展其封建“武士道”精神。
1878年發布《軍人訓戒》,要求軍人效忠天皇。1882年頒布《軍人敕諭》,要求軍人遵守“武士道”的忠節、武勇和禮儀。“武士道”成為日本軍人的倫理規範,日本軍隊成為具有軍事封建性質的資產階級軍隊。
1890年,首相山縣有朋把日本該國疆域稱作“主權線”,把朝鮮和中國稱作“利益線”。以此為理論依據的大陸政策成為當時日該國家戰略的核心。作為推行這個政策的重要步驟,1894年和1904年日本先後發動兩場對外侵略擴張的戰爭,即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戰爭中,日本軍事思想得到發展,陸軍獲得了大兵團作戰經驗,海軍積累了大規模海戰經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出兵中國山東,攫取德國在中國和南太平洋諸島的權益,並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1927年,首相田中義一召開“東方會議”,確定以武力侵占中國東北的方針,提出“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的總戰略。日本軍事理論界總結世界各國許多著名戰爭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於1928年和1932年先後推出《統帥綱領》、《統帥參考》等著作。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開始歷時14年的侵華戰爭。
1937年製造“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
1941年推行“南進”戰略,對美、英、荷蘭等國開戰,發動太平洋戰爭。此時,日本軍事思想更加明顯地呈現出為其侵略擴張服務的基本特徵:在對戰爭的認識上,提出戰爭是國家使用武力實行國策的行為,日本進行的戰爭是實現所謂“八紘一宇”、“大東亞共榮圈”的“聖戰”,為此應動員一切力量並使用一切手段進行總體戰爭;在軍事與政治的關係上,實行統帥權獨立和軍政分離原則,將國家政權置於軍隊控制之下;在軍事與經濟的關係上,實行戰時經濟體制,犧牲國民利益;在戰爭與精神因素的關係上,誇大精神因素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實行精神“總動員”;在戰略指導上,採取突然襲擊、先發制人、奪取主動、速戰速決的進攻戰略,陸軍重視大兵團機動作戰,海軍強調艦隊決戰;在軍隊建設上,提出國民皆兵,以“武士道”精神和奴役性軍紀將士兵訓練成戰爭“肉彈”;在作戰方法上,強調主動性、堅決性、連續性、快速性和近戰。由於日本進行的是侵略戰爭,失道寡助;人力財力有限,資源匱乏,經不起長期戰爭的消耗;樹敵過多,戰線太長,戰略指導錯誤等原因,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擊下,最終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
基本內容
戰爭觀點
日本軍國主義長期進行侵略戰爭,被侵略國家人民深受其害,日本人民也飽嘗戰爭之苦。戰後,否定一切戰爭的“和平主義國家”、“非武裝中立”思想應運而生。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然而,有人卻提出“自衛戰爭有理”和“自主防禦”等主張,認為不能一概否定戰爭,日本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有權自衛,不應依賴別國而要靠該國的力量保衛自己。70年代中期發表的《防衛計畫大綱》認為:核恐怖遏制了核戰爭和大規模常規戰爭;在大國核僵峙局面下,世界大戰雖得以避免,但國與國之間意識形態的對立、民族宗教矛盾和領土資源糾紛導致局部常規戰爭不斷,世界並不安寧;由於亞太地區大國互相制約,日本不致遭到外國大規模武裝入侵,但有限的小規模的戰爭威脅隨時存在。進入90年代後,日本政界日益滋長著一股否認日本侵略亞洲鄰國的歷史甚至美化其軍國主義的勢力,主張修改憲法,增加軍費,加強軍隊建設,走軍事大國道路,復活軍國主義。
戰略思想
戰後初期,為適應美國軍事戰略的需要,日本政府提出安全必須依賴“ 集體防禦 ”的主張。據此,1951年與美國締結《日美安全條約》。條約規定,美國對日本的安全承擔義務,日本為美軍提供基地和設施。從此,日美共同防禦成為日本軍事戰略的“支柱”。其基本構想是:對付核威脅,依靠美國的核遏制力量;對付有限的小規模侵略,原則上依靠該國的力量;依靠該國力量難以抵禦外敵入侵時,應以各種方法頑強抵抗,等待美軍支援。但也有人反對過分依賴美國,認為《日美安全條約》有損於日本的獨立地位,主張“自主防禦”。7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專守防禦”的戰略方針,即只有遭到外敵入侵時才行使武力 , 而且必須限制在自衛所需的最小限度以內。
原則性承諾
日本政府曾向國際社會做出一系列原則性承諾,包括不充當給其他國家造成威脅的軍事大國 ; 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只有突然遭到外敵入侵且運用其他手段無法排除時,才行使“國家自衛權”,但必須限制在最小限度;不擁有“集體自衛權”,禁止向國外派遣軍隊,友好國家遭到武裝進攻時不以武力提供支援;不發展進攻性戰略武器;等等。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綜合安全保障戰略”,認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不僅有軍事威脅,還包括自然災害、糧食危機、資源危機等。威脅的多樣化要求對付威脅的手段多樣化。軍事手段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只有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外交、文化等方面做出努力,國家安全才能得到保障。隨著日本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美國實力的衰落,還有人強調日本作為西方的一員應積極分擔西方防務責任。日本政府決心建立一支與其國力相稱的武裝力量。軍費開支連年增長,海上防禦範圍不斷擴大。1991年海灣戰爭後向中東派出掃雷艇,1992年國會通過向國外派兵法案,1993年以後向高棉等國家和地區派遣維和部隊,“專守防禦”戰略被突破。
日本的軍事戰略從屬於美國的軍事戰略,是美國聯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50~60年代,日本追隨美國以周圍社會主義國家為敵。70~80年代,由於蘇聯加強其遠東地區的軍事部署,日本認為蘇聯是對日本既有侵略能力又有侵略意圖的國家,因而視蘇聯為主要假想敵國。進入90年代後,日本認為,國際形勢趨向緩和,全球性軍事對抗更為遙遠,但地區性衝突不斷,核擴散的危險增大。據此,日本繼續採取措施加強日、美軍事合作,並提高該國在這一體制中的地位。1996年,日、美兩國簽署《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將兩國的軍事合作範圍擴大到整個亞太地區。鑒於俄羅斯聯邦是日本近鄰中最大的軍事強國,以及地緣政治和領土糾紛等原因,日本將繼續重視其北部防務,同時又以面臨“多重威脅”為理由,加強西部和中部地區的防禦部署。
建軍思想
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開始重新武裝日本。1954年,日本全面實現重建軍隊的目標,建成包括陸海空三軍的“自衛隊”。日軍重建初期,日本政府提出軍備要適應國家經濟力量的發展和國民的心理基礎,要考慮日本所處的國際地位以及與周圍國家的關係。據此,1957年制定了根據國情在自衛限度內逐步發展的建軍方針。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日軍的實力逐漸增強。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提出和平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認為美、蘇之間爆發大戰和日本遭到大規模武裝入侵的可能性不大,加上國內經濟、政治條件的制約,難以大規模擴充軍事力量。因此,必須堅持日美安全保障體制,以對付有限的小規模侵略為目標,建設一支規模小、質量高、機能齊全以及國際形勢一旦有變就能迅速擴充的“基礎防禦力量”。在憲法和內外輿論制約下,日本的軍隊建設始終以控制數量、提高質量為重點。1958~1976年完成的四次防禦力量發展計畫和1977~1990年基本完成的《防衛計畫大綱 》,都貫徹質量建軍方針。1995年制定的《新防衛計畫大綱》和1996~2000年防禦力量發展計畫,強調建立“合理、高效、精幹”的現代化軍隊。其要點是:保持軍費持續增長,更新武器裝備特別是海軍、空軍的武器裝備,改善體制編制,加強教育訓練,增強後勤保障能力。
作戰思想
日美共同防禦是日本作戰思想的基礎。1978年兩國制定《日美防衛合作指導方針》,隨後又制定聯合作戰計畫。日軍主要在該國領土及周圍海、空域實施防禦作戰,美軍負責提供支援並實施進攻作戰。日本認為,日本周圍數百海里和東南、西南兩條長1000海里的海上交通線是日本的“生命線”,確保其安全至關緊要。據此 ,日海軍將採取海上巡邏、護航、防空、港灣與海峽警備等措施,確保海上交通線暢通。防空作戰是日本抗擊外敵入侵的前提。其防空作戰原則是:力求將來犯敵機殲滅在領空之外,以保證領土和國民不受侵害,作戰能力免遭破壞。為此,日本建立了嚴密的防空體系。抗登入、反空降是日軍抵禦外敵入侵的主要作戰樣式。日軍強調:敵航渡時,海陸空三軍分別以艦艇、岸艦飛彈、攻擊機進行截擊,力求殲敵於海上;敵突擊上陸時,陸軍利用地形和工事,以岸艦飛彈、地雷及其他火器殲敵於水際灘頭;敵登入後,陸軍在海軍、空軍支援下殲敵於瀕海地區。敵空降和機降時,陸軍、空軍密切協同,力求殲敵於空中;敵著陸後,陸軍以火力和機動部隊打擊、殲滅敵人;敵向縱深發展進攻時,在通向內陸的要地頑強抗擊,等待美軍來援。
未來展望
日本隨著國力的不斷提高,其軍國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思潮日益增長,為其侵略擴張歷史翻案和追求充當政治大國的趨向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此,在戰略思想方面,將逐步放棄“專守防禦”方針,強調防務的主動性和國際性,以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在建軍思想方面,將更加強調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以提高軍隊的快速反應和遠距離作戰能力;在作戰思想方面,將更加強調陸海空三軍協同,發揮綜合威力,形成多層、多道、多手段相結合的立體抗登入、反空降體系,並將進一步重視與美軍聯合作戰。
相關評價
二戰前日軍作戰思想和作戰理論集中反映在1929年之前頒布的《統帥綱領》 、《戰鬥綱要》 、《海戰要務令》、《步兵操典》、《陣中要務令》 等檔案中。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於1938年頒布了《作戰要務令》。《作戰要務令》儘管是日本軍、師及其以下部隊作戰行動和教育訓練的法令法規, 視野也較窄,但標誌著日軍作戰思想、作戰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它是在《陣中要務令》和《戰鬥綱要》 的基礎上編纂的,是陸軍基本戰術、戰法的總結和日本基本作戰理論的反映。可以說,日軍作戰思想和理論是以《作戰要務令》,以及《海戰要務令》為核心,以《統帥綱領》及各兵種操典為補充而系統化、體系化的。
作戰獨立於政略和政治而不羈, 作戰至上的思想在日本軍隊及高層軍事決策者中根深蒂固。認為作戰是進行戰爭的最重要手段,因此,作戰不能單純追隨政治上的方便,而必須在其實施過程中保持完全獨立而不受制約。把武權和文權看作一輛車的兩個車輪的日本武學和武教觀.
強調達成突然性,實施“閃擊戰”.出敵不意, 達成突然性,以“閃擊戰”的方式力求在首次打擊中致敵於死地, 是日軍作戰思想、作戰理論的核心。《統帥綱領》中認為, “出敵不意,對於奠定勝利基礎和取得戰果都極為重要。因而必須具備獨創的見解和銳意進取的精神才能戰勝敵人; 必須不斷鑽研作戰經驗,洞察未來發展,經常進行必要的有關訓練,採取完善的對策,以便先發制敵。”《作戰要務令》、《海戰要務令》均強調“出敵不意” 和“先機制敵”的重要性,要求部隊必須以旺盛的鬥志神速的機動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 占據主動地位。“為此,必須隱蔽企圖,利用複雜地形和惡劣天氣,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壓倒敵人,使之措手不及。
積極果敢的運動戰和包圍殲滅戰.為達成速戰速決的目的,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敵人以重大打擊,而“給予這種打擊的最好方法就是包圍敵人, 實施殲滅戰。”這種思想在大正末期, 即20年代中期以前便已形成。也就是說, 不論在軍事戰略上,還是戰役戰鬥上都必須實施“包圍殲滅”。這些觀點和論述,對此後日軍教範、條令的制定,對日軍作戰思想、 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強調進攻是摧毀敵戰鬥力的唯一手段.日軍把明治建軍以來一直強調的進攻精神和“攻勢主義” ,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使其“只有進攻才能消滅敵人,取得勝利”和“進攻是摧毀敵戰鬥力的唯一手段” 的理論更加系統化、具體化了。《作戰要務令》等日軍條令、教範在對進攻的論述中,比《統帥綱領》。《戰鬥綱要》等更提高了強調的程度。日軍對進攻作戰行動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 在各種條令、教範中對進攻作戰作了具體、詳盡的論述和規定, 強調進攻的堅決性、不間斷性;進攻中的高速度、兵力的廣泛和快速機動; 超越複雜地形的能力;為奪取和保持主動而實施的第一次打擊的堅決徹底性;在行軍中的快速性和吃苦耐勞精神;在惡劣天候下發動進攻的能力等等。
根據實際情況,慎重實施大部隊夜間襲擊.日軍認為, 夜襲最重要的是周密的準備,對進攻路線和敵陣地弱點預先進行周密詳細的偵察,對在各種複雜地形條件下行動時如何克服地形障礙,以及在迷失方向或遇到其他意外情況致使作戰無法按計畫進行時,需要採取何種措施, 做好充分的計畫和準備。夜襲即使暫時取得成功,也有可能在天明以後遭到對方的反衝擊而最終失敗。
綜上所分析,日本的戰役,戰術思想是完全融會了東西兩種戰略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其軍事思想的根基是以東方軍事思想,重謀略,重情報,重分析,加以西方的以重武器,重經濟,重人員素質,把兩種思想融合.但也該看到,日本只是做到了表面的融合,通俗的說就是都只學了個250,這就是日本骨子裡的毛病,只重表面文化,所學習發展的東西都只是圖有虛表,沒有實質內涵,沒有精神支撐,沒有神韻,甚至於把好多東西都給加以條條框框給固定死了.日本軍事所強調的精神和日本的所有的學習來的東西一樣,也是沒有精神的軍事思想,只能勉為其難的加入了神道教的一些教義予以彌補,所產生的就是帶有侵略性,野蠻性,變態性,自殺性,愚忠性的日本軍事思想.沒有哲學思想的任何思想都是沒有內容的實質而已,日本軍事也是這樣,所以如果沒有美國的那兩顆原子蛋,日本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而日本在中國的侵略戰爭也會在中國人民的奮勇反抗中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