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蟲病

日本血吸蟲病一般指本詞條

血吸蟲病是由裂體吸蟲屬血吸蟲引起的一種慢性寄生蟲病,主要流行於亞、非、拉美的73個國家,患病人數約2億。血吸蟲病主要分兩種類型,一種是腸血吸蟲病,主要為曼氏血吸蟲和日本血吸蟲引起;另一種是尿路血吸蟲病,由埃及血吸蟲引起。我國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蟲病。

基本介紹

  • 別稱:日本血吸蟲病
  • 英文名稱:schistosomiasis
  • 就診科室:感染科
  • 常見病因:感染血吸蟲
  • 常見症狀:發熱、胃腸道症狀、肝脾大、肺部症狀
  • 傳染性:有
  • 傳播途徑:通過皮膚、黏膜與疫水接觸受染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防,

病因

1.傳染源
日本血吸蟲患者的糞便中含有活卵,為本病主要傳染源。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皮膚,黏膜與疫水接觸受染。
3.易感性
人與脊椎動物對血吸蟲普遍易感。

臨床表現

1.侵襲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見痰中帶血絲等。
2.急性期
臨床上常有如下特點:
(1)發熱為本期主要的症狀,發熱的高低,期限和熱型視感染輕重而異。
(2)胃腸道症狀常呈痢疾樣大便,可帶血和黏液。
(3)肝脾大
(4)肺部症狀咳嗽相當多見,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狀。
3.慢性期
多因急性期未曾發現,未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多次少量重複感染等原因,逐漸發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續10~20年,因其病程漫長,症狀輕重可有很大差異。
4.晚期
病人極度消瘦,出現腹水、巨脾,腹壁靜脈怒張等晚期嚴重症狀。

檢查

1.病原檢查
從糞便內檢查蟲卵或孵化毛蚴以及直腸黏膜活體組織檢查蟲卵。
(1)直接塗片法重感染地區病人糞便或急性血吸蟲病人的黏液血便中常可檢查到血吸蟲蟲卵,方法簡便,但蟲卵檢出率低。
(2)毛蚴孵化法可以提高陽性檢出率。
(3)定量透明法用作血吸蟲蟲卵計數。
(4)直腸黏膜活體組織檢查慢性及晚期血吸蟲病人腸壁組織增厚,蟲卵排出受阻,故糞便中不易查獲蟲卵,可套用直腸鏡檢查。
2.免疫檢查
(1)皮內試驗(IDT)一般皮內試驗與糞檢蟲卵陽性的符合率為90%左右,但可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反應,與其他吸蟲病可產生較高的交叉反應;並且病人治癒後多年仍可為陽性反應。此法簡便、快速、通常用於現場篩選可疑病例。
(2)檢測抗體血吸病人血清中存在特異性抗體,包括IgM、IgG、IgE等,如受檢者未經病原治療,而特異性抗體呈陽性反應,對於確定診斷意義較大;如已經病原治療,特異性抗體陽性,並不能確定受檢者體內仍有成蟲寄生,因治癒後,特異性抗體在體內仍可維持較長時間。
(3)檢測循環抗原由於治療後抗體在宿主體記憶體留較長時間,其陽性結果往往不能區分現症感染和既往感染,也不易於評價療效。循環抗原是生活蟲體排放至宿主體內的大分子微粒,主要是蟲體排泄、分泌或表皮脫落物,具有抗原特性,又可為血清免疫學試驗所檢出。從理論上講,CAg的檢測有其自身的優越性,它不僅能反映活動性感染,而且可以評價療效和估計蟲種。

診斷

血吸蟲病的診斷包括病原診斷和免疫診斷兩大部分。病人的確診需要從糞便中檢獲蟲卵或孵化毛蚴。
1.病原學診斷
從糞便內檢查血吸蟲蟲卵和毛蚴以及直腸黏膜活體組織檢查蟲卵稱病原學檢查,是確診血吸蟲病的依據。常用的病原學檢查方法有改良加藤法、尼龍袋集卵孵化法、塑膠杯頂管孵化法等。
2.免疫學診斷
免疫學診斷包括檢測患者血清中循環抗體、循環抗原和循環免疫複合物。常採用的診斷方法有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IH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膠體染料試紙條法(DDIA)、斑點金免疫滲濾試驗(DIGFA)。

鑑別診斷

1.急性血吸蟲病
須與敗血症、瘧疾、傷寒與副傷寒,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病毒感染,其他腸道疾病鑑別。主要根據籍貫、職業、流行季節,疫水接觸史、高熱、肝臟腫大伴壓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大便孵化陽性為鑑別要點。
2.慢性血吸蟲病
須與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直腸癌等病鑑別。糞便孵化血吸蟲毛蚴陽性可確診。嗜酸性粒細胞增生有助於本病之診斷。腸鏡檢查及組織檢查可有助於確診。糞便常規檢查、培養、X線鋇劑灌腸,診斷性治療有助於診斷與鑑別診斷。
3.晚期血吸蟲病
須與門脈性肝硬變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變鑑別。血吸蟲病肝硬變的門脈高壓所引起的肝脾腫大、腹水、腹壁靜脈怒張改變較為突出,肝細胞功能改變較輕,肝表面高低不平。門靜脈性肝硬變表現為乏力,厭食、黃疸、血管痣、肝腫大顯著甚至縮小,不易摸到表面結節,且有活動性肝功改變,如轉氨酶增高等。
4.異位血吸蟲病
肺血吸蟲病須與支氣管炎、粟粒性肺結核,肺吸蟲病鑑別。急性腦血吸蟲病應與流行性乙型腦炎鑑別。慢性腦血吸蟲病應與腦瘤及癲癇鑑別。
尾蚴性皮炎需與稻田皮炎鑑別。稻田皮炎由寄生於牛、羊、鴨等動物的門靜脈中的動物血吸蟲尾蚴侵襲皮膚引起,多見於我國東南、東北、西南各省市。宿主排卵入水、孵出毛蚴、入錐實螺,後尾蚴逸出螺體。人接觸尾蚴後便立即進入皮膚、引起皮炎。皮炎初見呈紅點,逐漸擴大變為紅色丘疹,皮疹一周后消退,尾蚴被消滅,病變不再發展。

併發症

併發症多見於慢性和晚期病例,以闌尾炎較多見。
血吸蟲病患者並發急性細菌性闌尾炎時易引起穿孔、闌尾炎膿腫、闌尾炎組織內蟲卵沉積,闌尾穿孔易引起瀰漫性腹膜炎併發症。
血吸蟲病患者的結腸病變嚴重時可產生結腸狹窄,引起排便困難以及其他腸梗阻症狀。
在血吸蟲病腸道增殖性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者並不少見。

治療

1.支持與對症療法
急性期持續高熱病人,可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解熱劑緩解中毒症狀和降溫處理。對慢性和晚期患者,應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飲食和多種維生素,並注意對貧血的治療,肝硬變有門脈高壓時,應加強肝治療,以及外科手術治療。患有其他腸道寄生蟲病者應驅蟲治療。
2.病原治療
(1)吡喹酮本藥目前為治療血吸蟲病的首選藥物,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輕、口服、療程短等優點。對幼蟲、童蟲及成蟲均有殺滅作用。對急性血吸蟲病臨床治療治癒率很高。副作用少而輕,可有頭昏、乏力、出汗、輕度腹疼等。
(2)蒿甲醚和青蒿琥酯也可用於治療血吸蟲病。

預防

1.不在有釘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戲水。
2.因生產生活不可避免接觸疫水者,可在接觸疫水前塗抹防護油膏,預防血吸蟲感染。
3.接觸疫水後,要及時到當地血防部門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早期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