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菟絲子

日本菟絲子

日本菟絲子,中名為金燈藤,被稱為植物殺手,原產於日本,在我國主要分布於上海,杭州地區,其靠寄生於其他植物而生,往往造成造成植物大量死亡,所以一般作為防治對象。不過其種子也是一種用於補肝腎、益精壯陽和止瀉的草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日本菟絲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旋花科
  • :菟絲子屬
形態特徵,分布區域,主要價值,危害對象,危害症狀,生長形態,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一年生寄生草本,缺乏根與葉的構造。莖攀緣性,絲狀且光滑,淡黃色,植株以吸器附著寄主生存。花多數,簇生成球狀,具有極短的柄,花萼5裂,大約與花冠等長,花冠5裂,呈短鐘型,約2公厘長,雄蕊5枚,花柱2枚,蒴果為球形,稍扁,種子形狀變化較大,褐色。菟絲子對陽光充足的開闊環境似乎有所偏好,舉凡住家的綠籬、路肩的護坡、到海邊的灌木叢,都是菟絲子理想的寄生環境。菟絲子有成片群居的特性,故在野外級易辨識。菟絲子的寄主範圍相當的廣,多數草本雙子葉(如豆科、黎科)及某些單子葉植物都可能成為菟絲子的寄生對象,因此在作物的栽培上,儼然為一種雜草;當菟絲子侵害植物時,會長出吸器伸入植物體內,吸收寄主的養分,繼續長出其它分枝。可見一株菟絲子可復蓋住相當大面積的農作物或植物。而菟絲子的種子有休眠作用,所以一旦田地被菟絲子侵入後,會造成連續數年均遭菟絲子危害問題。關於菟絲子的防除,最便捷的方法為利用除草劑抑制菟絲子的生長或種子的發芽。可以防除菟絲子的化學藥劑有:2,4.d(二,四地)、dazomet(邁隆)、dcpa(大克草)、dichlorbenil(二氯笨晴)、diphenamid(大芬滅)、diquat(太刈)、dnoc(二硝基磷甲酚、floumeturon(可奪草)、pcp(五氯酚)、sodium arsenite (亞砷酸鈉)、trifluralin(三福林)等。另外,亦可在耕作前提早翻耕並灌水,以促使菟絲子在發芽後找不到寄主而死亡。調整作物之耕作時期,再配合施用除草劑,可達良好的防除效果。

分布區域

⒈中國 上海 杭州
⒉日本

主要價值

在藥用上菟絲子也有相當的地位,它能治各種瘡毒及腫毒,又能滋養強壯治黃疸,故亦為一種中醫良藥。

危害對象

木槿、杜鵑花、薔薇、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樹、雞爪槭、冬青、女貞等。

危害症狀

種子萌發時幼芽無色,絲狀,附著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絲狀的菟絲,在空中旋轉,碰到寄主就纏繞其上,在接觸處形成吸根,進入寄主組織後,部分細胞組織分化為導管和篩管,與寄主的導管和篩管相連,吸取寄主的養分和水分。此時初生菟絲死亡,上部莖繼續伸長,再次形成吸根,莖不斷分枝伸長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斷擴大蔓延,嚴重時將整株寄主布滿菟絲子,使受害植株生長不良,也有寄主因營養不良加上菟絲子纏繞引起全株死亡。

生長形態

日本菟絲子無根、無葉或葉退化,莖較粗,略呈紅色,纏繞生長,蔓延迅速,斷莖形成吸根後可繼續生長.花粉紅色,果實為球狀,每棵菟絲子產生5 000~6 000顆種子,種子小,光滑,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年之久。

發生規律

在上海,菟絲子9月開花,10月種子成熟,種子落入土中經休眠越冬,或到第二年2~3月至6月落入土壤,陸續發芽,遇寄主後纏繞危害,若無寄主,在適宜條件下,可獨立生活達1個半月之久。寄主廣泛,以木本植物為主,也可危害草本植物,蔓延迅速,危害幼苗,幼樹和灌木,但不能危害老化的樹皮,高大樹木通過根際萌櫱小枝或依靠其他寄主作為橋樑向上蔓延。

防治方法

⑴園藝防治:受害嚴重的地塊,每年深翻,凡種子埋於3厘米以下便不易出土。春末夏初及時檢查,發現菟絲子連同雜草及毒主受害部位一起消除並銷毀,清除起橋樑作用的萌櫱枝條和野生植物。
⑵藥劑防治:種子萌發高峰期地面噴1.5%五氯酚鈉和2%撲草淨液,以後每隔25天噴1次藥,共噴3~4次,以殺死菟絲子幼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