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紅楓三季紅,三季紅葉片紫紅色,喜陽和溫暖溫潤環境,對土壤要求嚴格。葉片艷麗秀美、落葉,生長最快,對土壤無特殊要求;喜濕潤,也耐乾旱;也耐炎熱。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6米。樹皮平滑,淡灰褐色。小枝圓柱形,無毛,紅色或淡紫紅色。葉紙質,外貌近於圓形,直徑12-15厘米,基部深心臟形,常10裂,極稀7裂,中央裂片長度約等於葉片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各裂片系長圓卵形,先端銳尖,邊緣具緊貼的細鋸齒,裂片中間的凹缺鈍尖;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灰色短柔毛,沿葉脈較密;主脈在下面凸起,側脈在下面較在上面顯著;葉柄長5-6厘米,上面微呈淺溝狀,下面圓形,紫綠色,基部膨大。花的特徵未詳。果序傘房狀,總果梗長4-5厘米;果梗長1.5-2厘米。小堅果凸起、卵圓形,長8-9毫米,寬6毫米,紫綠色,脈紋顯著;翅長圓形,寬8毫米,連同小堅果長2. 6-2-8厘米,張開成鈍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幼樹稍耐陰,耐乾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澇。多生於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濕潤肥沃而深厚的紅黃壤土上生長良好。深根性,主根粗長,抗風力強,不耐移植及修剪。種子有隔年發芽的習性,不耐寒,黃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鹽鹼及乾旱。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產我國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縣農科所
國外分布:廣布於江西、日本、韓國、泰國
栽培技術
一、種植密度
紅楓種植應選擇肥沃、富含腐殖質的酸性或中性沙壤土,精細整地,施足基肥,短期定植株行距為0.65*1米,即每畝1000株,中期可定植為株行距1.6X2米,畝種200株。苗木移植以休眠期最好。移植完畢,及時澆定根水,並做好清溝、培土工作。日常管理主要有鬆土、鋤草、水肥及病蟲害防治等。
二、除草施肥
為促進苗木快速生長,在3-4月份以施氮肥為主,其中氮、磷、鉀比例為6:1:3,採用薄肥勤施的原則,每10-15天撒施或澆灌一次,5-8月份施三元複合肥料配以施腐熟的豬糞肥為輔,以補充養份和增加土壤的有機成份,10月份開始,宜腐熟的菜餅、豆餅或複合肥,可採用根部周圍穴施或環施,其中氮、磷、鉀比例為2:3:5。
三、土壤管理
對沙性嚴重、防旱能力差的土壤應培上粘性較重的細泥土和已腐爛的土雜肥;對粘性土壤,多施有機肥,適當加沙性土調節粘度,開溝排水;對粘性較重、易積水的圃地,應開深度50厘米左右的排水溝,做到雨停水乾,不積水,使地下水位控制在根部以下。
中耕除草:紅楓幼苗期易被雜草所覆蓋,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要求對幼苗周圍經常進行人工除草。定植2年後的苗木,為節省勞力,可採用藥物進行除草,除草劑可選用百草枯和草甘膦等,注意不能噴到葉面上,使用參照說明書進行。儘量不要噴到樹皮上。
四、修剪整形
1.修剪的季候:輕度修剪可以在全年進行,重剪應在早春芽萌動前舉行。
五、病蟲害防治
3.蛀桿性害蟲如天牛、蛀心蟲等危害紅楓枝幹,造成紅楓大苗枯枝甚至整株死亡,可在天牛成蟲盛發期:6—7月用4.5%高效氯氰菊脂1500-2000倍液噴樹冠,間隔半個月左右噴霧一次,連噴2次;或在蟲道口向枝幹注射敵敵畏或樂斯本等農藥並用粘性泥土封口。
4.病害則有褐斑病、白粉病、鏽病等,亦應設法防治。一二年生紅楓很少有病蟲害,乾徑3厘米以上的紅楓在每年5至6月常有真菌侵染,症狀為葉尖反捲髮白,葉面有暗紅色斑點,日曬後穿孔,到了九十月份只剩葉脈和葉柄,甚至全葉枯萎,嫩梢乾枯,只剩枝條,冬春寒冷季節全株枯死,也有的在春季長葉後死去。
園林價值
日本紅楓三季紅在中國可在園林中栽作庭蔭樹,可於草地孤植、叢植,或于山坡、池畔與其他樹木混植。倘與常綠樹叢配合種植,秋季紅綠相襯,會顯得格外美麗。因不耐修剪,大樹移植又較困難,故一般不宜用作行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