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亞洲報導與亞洲外交》是2008年9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卓南生。本書主要講述了日本的亞洲報導與亞洲外交知識,如日本大眾傳媒東南亞報導的特徵與基調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日本的亞洲報導與亞洲外交
- 作者:卓南生著
- ISBN:9787501232895
- 頁數:361
- 出版時間:2008-09-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日本各報之間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但與此同時,其報導模式、評論態度、新聞價值的判斷與取捨、版面的策劃與欄目的“劃一性”,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這種“劃一性”,再加上各大報紙及各電視台狂轟濫炸式(日本人稱之為“集中豪雨”式)的、傾向於煽情渲染式的激情報導手法,使得日本國內某一時期某種話題和熱潮接連不斷地出現。
作者簡介
卓南生,1942年生於新加坡,早年在新加坡華中和南洋大學受教育。1966年負笈東瀛攻讀新聞學,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新聞系,後獲立教大學社會學(主修新聞學)博士學位。留日期間,曾不斷為新加坡報章撰寫東京通訊。1973年返回新加坡,就職於《星洲日報》,負責撰寫社論與國際時評,此後就一直參與主持華文報筆政。歷任《星洲日報》社論委員兼執行編輯、《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簡稱《聯合早報》)社論委員兼東京特派員。1989年轉入學界,應聘為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1994年起任教於日本京都龍谷大學,現為該校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新加坡《聯合早報》特約評論員。
目錄
總論:日本的亞洲報導往何處去?
第一部分:日本的亞洲報導與亞洲論
第一章 日本大眾傳媒東南亞報導的特徵與基調
一、戰前報導的背景和特徵
二、戰後報導的背景和特徵
第二章 日本戰前“南方報導”與戰後“東南亞報導”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
一、戰前“南方報導”的任務及其旗手
二、戰後“東南亞報導”的空白期與特徵
三、小結
第三章 戰後日本的華僑與華人論——日本傳媒與專家論調分析
一、“華僑論”無法打破框框的背景和因素
二、20世紀70年代以後“華僑論”的特徵與變化
三、後冷戰的“中華勢力論”與“華僑、華人論”
第四章 從留學生問題報導看日本傳媒的“內部國際化”觀
一、“10萬名留學生計畫”提出的背景
二、日元增值與大眾傳媒報導
三、孟加拉青年“餓死事件”帶來的衝擊
四、營造“官民一體的救援氛圍”
五、“王小玲事件”和“上海事件”之後的媒體報導特徵
六、從“可憐論”到“出外掙錢論”
七、結束語-令人質疑的“內部國際化”報導態勢(補記)
第五章 開國乎?鎖國乎?-引發“國民大辯論”的外勞輸入問題
一、“國民大辯論”所論何事?
二、漠視戰前“強制勞工”與“海外雄飛”的史實
三、20世紀70年代-圍繞“研修生”制度的爭議
四、20世紀90年代-虛虛實實的“開國”與“鎖國”的爭論
五、傳媒報導與評論的傾向及特徵
六、小結:焦聚“研修生”所含的意義(補記)
第六章 世紀之交的中日關係與日本輿論動向,日本傳媒對江澤民訪日的反應
一、後冷戰的亞洲格局與日本“中國觀”的變化
二、江澤民訪日前夕中日的爭執
三、江澤民訪日期間日本媒體的反應
四、日本傳媒如何詮釋北京的“歷史情結”?
五、中日關係往何處走?
第二部分:從亞洲看日本的變與不變
第七章 戰後日本的亞洲政策與日亞摩擦
第八章 從亞洲的角度看日本的”海外派兵“論-海灣危機與日本輿論去向分析
第九章 從鼓吹“雁行論”別擔憂“日本虛無論”-“日本模式”的反思和啟示
第十章 日本的“常任理事國夢”與輿論誘導
第十一章 從“小泉現象”看日本政治的變與不變
附錄一、座談:日本與亞洲·世界的對話與溝通
附錄二、時評:從安倍政權的開場閉幕到福田內閣的誕生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