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灰鮫

體延長側扁。頭平扁。吻一般長,呈拋物線。眼裂縫狀,具瞬褶。前鼻瓣稍延長如葉片狀;不具口鼻溝。口裂呈圓弧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日本灰鮫
  • :動物界
  • 學名 :Hemitriakis japanica
  • 命名者:Müller et Henle, 1839
基本資料,型態特徵,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基本資料

學名 Hemitriakis japanica
日本灰鮫日本灰鮫
命名者 (Müller et Henle, 1839)
中文名 日本灰鮫
科中文名 平滑鮫科
科號科名 018 Triakidae
模式種產地 Japan
大陸名 日本半皺唇鯊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日本翅沙、沙條、胎沙
棲息深度 10 - 10 公尺
食用魚類 否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11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沉等, 1993)、中國動物志-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Japanese topeshark, Japanese tope shark

型態特徵

上唇溝往前延伸幾達上頜縫合部;齒刀狀,稍扁平,上下頜齒同形,兩行在使用,上下頜均具一尖直正中齒,正中齒及第1-2齒兩側各具2-3小齒頭,其餘齒具傾斜之齒尖及小齒尖。噴水孔小。盾鱗具3棘突3縱脊。背鰭2個,形狀相同,第二背鰭稍小;前緣圓凸,後緣深凹,上角鈍尖,下角延長尖突;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后角稍後之上方;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稍前;腹、臀鰭皆較第二背鰭小;胸鰭略大於第一背鰭;尾鰭狹長,稍大於頭長,上葉頗發達,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較低,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體灰褐色,腹部、胸鰭和背鰭後緣為白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溫帶及熱帶海域之沿岸、近海或外洋水域。性喜於表層巡遊,通常獨游,亦有群游的時候,多時可達百尾以上;巡遊時通常伴隨其它大洋性魚類,如鮪及鯖等,體側亦常有印魚吸附或其它小魚隨行。以浮游生物為食,有時亦食巡遊性甲殼類、小魚及烏賊等。通常於日落後開始覓食。 棲息於近海和外海至少100公尺深處。主要以小魚、頭足類及甲殼類為食。卵胎生,一胎可產下8-22幼魚,產下的仔魚可達20-21公分。
個體特徵
體呈圓柱狀或稍縱扁;體側隆脊明顯;頭扁平而寬廣。吻短。眼小,側位,,無瞬膜。噴水孔更小,位於眼後方。鰓裂特大,具獨特之過濾構造,含橫斷每一鰓裂之薄板,另鰓弧上具許多角質濾耙,分成許多小枝,交叉成海綿狀之濾器。口裂極大,前位,橫向;口角具唇褶;無口鼻間溝。第一背鰭遠大於第二背鰭;胸鰭特大,為稍窄之鐮刀狀;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大,基底亦相對;尾鰭叉形,上尾叉幾比下尾叉長2倍,由上葉及下葉之中部、後部組成,下尾叉則由下葉前部突出而成。體呈灰褐色至藍褐色,體側散布許多白色斑點及橫紋,而這些斑紋排列呈棋盤狀。

地理分布

全球性溫、熱帶巡遊魚種,適合水溫約在21-25℃間,為體型可長至最大的魚類,可達20公尺左右。本省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均有捕獲記錄。

漁業利用

一般由定置網、圍網或鏢旗魚法等漁法所捕獲。食用魚,具有市場行情,最好時一公斤可達五、六百元。偶爾被捕獲,但通常體積龐大,即使行情差時,亦可為漁民帶來一筆相當可觀之收入。其肉可炒食或制魚槳、魚丸、鯊魚醃等均可;各鰭可曬成魚翅;肝富含油質,可製成維他命或魚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