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史
20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開始在
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國防方針時,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日本海軍的判斷是:美國海軍依然堅持大艦巨炮主義,要奪取對美作戰的勝利,仍須靠
戰列艦。為確保在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的勝算,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上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進而殲滅由美本土前來增援的艦隊。為此,日海軍選擇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並組建以巨型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在海上截擊美國
艦艇編隊,確保
小笠原群島一線成為不可逾越的海上屏障,在此作戰指導思想下,日海軍趁1936年開始的無軍備限制的時期,投入海軍
軍備競賽。日海軍認為,在戰鬥艦艇的數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軍抗衡的手段,因而決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美海軍在數量上的優越地位。於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艦補充計畫時,確定首先建造2艘“大和”型戰列艦,這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
“大和”號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其標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30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餘門,航速27節,裝甲厚、防護能力強,同時命中2條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鬥,故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艦首
“大和”號艦首的最大特點是呈球形。這種球狀艦首處於水線下約3米的地方。對於這樣的艦首,當時既無現成的理論可以遵循,也還沒有充分的論證,是由日海軍技術研究所通過試驗水池的船模試驗數據決定下來的。建成後,經過試航也證明這種艦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今天的艦首聲納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因採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那時,除日海軍的“翔鶴”型航母、“阿賀野”型輕巡洋艦採用了些種艦首外,美國海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也採用了這樣的艦首。
“大和”號艦首在水線處深進,且垂直,上部明顯前傾,左右則象牽牛花狀張開。艦首前端近似半圓形。這是日海軍戰列艦從未有過的形態。
前甲板
“大和”號的前甲板也與眾不同,其內側的細腰部呈曲線狀。其形態與美海軍的依阿華級艦相似。然而高速的美艦(33節)顯得細長,而巨型的“大和”號卻肥碩多了。從艦首前部到旗桿處,有左右錨鏈筒,內側有一對小系纜樁,需回收錨鏈時,錨鏈通過導板到達後面的錨鏈輪,並由帶2條螺旋鏈掣的鏈來固定。艦首部的兩舷,從前到後依次可以看到錨觀察台,防雷具用導索器、鋁球投台(測水深)、導索器、系纜樁等。鋼質的錨甲板後是木質甲板,一直延伸到後主炮旁。在前甲板上,只在木質甲板前端設有一個通風孔和一個升降口,而在後主炮前邊的擋風板之後集中設定升降、通風口。這樣既可使後主炮前的甲板顯得光淨簡潔,又可利用通風筒來減少主炮衝擊波的影響。
前桅樓
“大和”號有2個
艦橋,在煙囪之前(以下稱艦橋),是全艦的戰鬥指揮中樞。“大和”號一改大型戰鬥艦艇艦橋過大的情況,完全從海戰實際出發,顯得十分簡潔。艦橋正面的面積159平方米,側面積310平方米;採取二重筒狀結構,內筒中裝有各種線路和管道,內外簡之間的夾層里設有各種專用小室,外筒周圍則設有與指揮、探測有關的裝置。為減少衝擊波的影響,艦橋外面開口少,封閉而整潔。最上面是旋迴的主炮指揮所,內有九八式方位盤,上裝潛望鏡式望遠鏡,下有15米測距儀。主炮射擊指揮所下是防空指揮所,在頂部露天甲板上的防護轉板四周裝有多部高色雙筒望遠鏡。防空指揮所下是晝間戰鬥艦橋,也稱第一艦橋。其前面與側面有調風板和防護裝置。通常,艦隊司令長官及其司令部、艦長等指揮參謀人員在此指揮戰鬥。下一層是作戰室、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
觀察所、羅經室(即夜戰
指揮所)、下部觀察所和司令塔(實際是個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後艦橋
“大和”號煙囪之後是後艦橋,是預備戰鬥指揮所。火炮實施前後分火射擊時,它也起後指揮所的作用。
煙囪
“大和”號採用單煙囪,其特點是,各鍋爐的煙道均曲折向後,與煙囪的某一部分相接。煙囪也儘量向後傾斜,以避免排煙影響艦橋工作。為保證煙囪開口部的安全,在開口部裝設一種蜂窩狀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徑180毫米的許多小孔。有孔面積是無孔面積的55%,另外在煙囪前面的傾斜部及側面裝有50毫米厚的防護甲板。這樣,煙囪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主炮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3聯裝主炮3座,前部2座,後部1座。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約2700噸,相當於日海軍“秋月”型驅逐艦的排水量。炮塔防護盾的裝甲很厚:前面650毫米,側面250毫米,後面190毫米,頂部270毫米,底座兩側560毫米。炮塔後部裝有長15米的測距儀,炮塔兩側前面及頂部前面均裝有潛望鏡式瞄準鏡。上述望遠鏡及瞄準具採用潛望鏡式的,是為了儘可能減少火炮衝擊波的影響。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裝填炮彈時,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迴一周3分鐘。發射速度,每分1.8發;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飛行90秒。炮彈基數每門炮100發,每發炮彈裝藥量330公斤。揚彈速度每發6秒,裝彈機械化。3座主炮樣式相同,都是由吳市海軍工廠的艦炮部負責研製的。9門主炮若指向一舷射擊,其后座力達8000噸。發射時衝擊波也很強,為此日艦船設計部門煞費苦心。
副炮及高射炮
副炮有3聯裝155毫米炮4座,分別設在上層結構的前面及艦的兩舷。這些副炮本是巡洋艦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還好。此外,還裝有127毫米高炮24門,25毫米機關炮113門。整個軍艦像個奮起自衛的刺蝟,全身豎起了各種武器。
艦尾與後甲板
“大和”號的艦尾也有其特點。該艦採用半平衡舵,前後配置,距離15米,裝在中心線上(以往,戰列艦是平衡舵,兩舵並列裝在一起,易同時受損傷)。後舵大,是主舵;前舵小,是副舵。因艦的慣性大,僅用副舵難以操舵,副舵對主舵起輔助作用。有厚甲板防護的舵機室內有蓄電池、柴油機、油壓泵等設施,即使在動力電源切斷的情況下,主舵仍能工作。
艦尾的形狀近似
巡洋艦之尾,只是在艦尾後端面有個平坦的地方,這裡原計畫安裝水上飛機回收裝置,後因故未裝。
“大和”號後甲板也較獨特。在後主炮後,有機庫、艇庫、艦載機回收及發射裝置等。為避免火炮衝擊波的影響,機庫、艇庫等設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後主炮之後的甲板是鐵質甲板。後主炮兩舷側的外伸部有隧道狀的艇庫。艇庫後兩舷也有外伸部,其下設有軌道,是移動的小艇吊車在此起放小艇。
後部上甲板在艦尾處明顯低陷,造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槽,這裡是艦載機吊放暫存處,槽前面有開口,通往機庫。
艦內機庫在後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個梯形的區域,在此區域兩側可放置零式戰鬥機、水上觀察機各3架。槽兩側設有與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艦載機的發射裝置。此外,艦尾還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裝置等。
作戰經歷
1942年2月12日,“大和”號接替“長門”號戰列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這時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卻是曾極力反對建造大和艦的
山本五十六)。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將其當作最後決戰的王牌未經許可聯合艦隊不得輕易動用。然而,大和艦建成服役之時,恰好趕上戰列艦的霸主地位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的時代。太平洋戰爭期間在美航空母艦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雖然威力強大但卻生不逢時。
1942年6月,“大和”號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
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戰列艦艦隊和航空母艦艦隊分開使用。四艘航空母艦全軍覆沒(南雲中將指揮的第1航空艦隊,擁有4艘航空母艦),而“大和”號則在三百海里以外無所事事。6月14日,大和艦回到柱島錨地。
1942年8月17日,“大和”號再次出港,這次的任務是支援對索羅門群島方面作戰。但該艦到達特魯克群島後,只是呆在港里很少出戰。1943年2月11日,“大和”號的姊妹艦“武藏”接替“大和”號成為新的聯合艦隊旗艦。5月8日,“大和”號離開了特魯克回到吳港入塢修理了3個月,加裝了25毫米高炮和21號對空警戒雷達,又於8月23日回到特魯克。其後一些日子裡,該艦被指派去向一些島嶼上的日軍運送物資和補充兵員。
1943年12月25日,“大和”號在特魯克附近遭到美國潛艇的魚雷攻擊,戰艦右舷第165號肋骨(第3號主炮塔附近)被一發魚雷命中,由於爆炸的衝擊導致船舷支持裝甲板的弧形構造則插穿防禦彈片的水密艙縱向隔壁,機械室及火藥庫進水,進水約3000噸。受損後的“大和”號加速撤離了這一海域。1944年1月16日,“大和”號再次回到吳港入塢修理,出於防雷的考慮,在其舷側水線以下的防水區域內增設了一層呈45度傾角,厚6毫米的鋼板。同時進行改裝提高防空能力,戰列艦舷側的2座155毫米炮塔被拆除,加裝6座127毫米雙聯裝高炮,25毫米高炮數則增至98門。同時艦上還裝上了22號對海警戒雷達和13號對空警戒雷達。1944年4月10日,“大和”號的修理及改裝工程結束。
太平洋戰爭的形勢已經變得對日本越來越不利。1944年6月,“大和”號參加了
馬里亞納海戰。聯合艦隊把擁有“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的第二艦隊編入第1機動艦隊,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在這場航空母艦大戰中,第1機動艦隊損失慘重撤離戰場。“大和”號第一次用主炮向來襲的美國飛機發射3式對空炮彈。
錫布延海海戰
大和號第一炮塔中彈
1944年9-10月,美國開始實施菲律賓戰役,1944年10月22日包括大和,武藏等5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的第二艦隊執行捷號作戰計畫(在馬里亞納海戰中,日本海軍航空母艦艦隊遭到了重創),參加
雷伊泰灣海戰。10月24日,進入萊特島東北的錫布延海遭到美國海軍第3艦隊航母艦載機的猛烈空襲。在戰鬥中,“大和”號的姊妹艦“武藏”號被擊沉。“大和”號僅在前甲板被美機投中一顆炸彈。10月25日晨,在薩沃島附近,第二艦隊發現美艦(第7艦隊的護航航空母艦)。“大和”號的460毫米主炮在32000米距離上對美艦開火[
注3]。煙幕和雨幕、空襲以及美國驅逐艦的攻擊行動干擾了“大和”號的射擊。中午時分,放棄開始回撤。26日,大和艦又被航空炸彈命中。1944年11月24日,“大和”號返回日本本土吳港。
大和號遭空襲
“大和”號返回日本本土吳港後,1945年3月19日,吳港受到美軍空襲之際,其間“大和”號沒有太大損傷。
1945年3月26日,美軍開始實施
沖繩島登入戰。日本出動大量自殺飛機攻擊美國艦隊同時,企圖出動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水面艦艇艦隊支援沖繩日軍的作戰。對此聯合艦隊司令部表示反對,但日海軍軍令部卻以大和等艦的出擊事關海軍“榮譽”為藉口,堅持出動該艦。4月5日,軍令部正式下達了命令“大和”號自殺性出擊作戰的“天一號作戰”命令,1945年4月6日,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還有1艘巡洋艦及8艘驅逐艦)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
4月7日凌晨,美國潛艇在九州島西南海面發現了這支艦隊。12時31分,美國海軍58特混編隊發出的第一個攻擊波,美國飛機集中攻擊“大和”號左舷,有4枚炸彈落到了“大和”號第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彈穿透了後部主甲板爆炸,將戰艦後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預備射擊指揮所炸毀。12時43時,大和艦左舷前部被1發魚雷命中[注4],“大和”號航速降至22節。13時35分,美軍第二攻擊波飛機到達。13時37分,“大和”號艦體左舷中部被3條魚雷命中(分別命中143、124、131號肋骨),使其艦體左傾達7-8度。幾乎與此同時,由於美機投下的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彈炸毀了“大和”號排水閥門,使該艦無法進行排水作業,
沉沒時爆炸
艦長下令向右舷艙室對稱注水以恢復艦體平衡,航速降至18節。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炮無法使用。14時01分,美機3顆航空炸彈擊中左舷中部。14時07分,一條魚雷還擊中右舷150號船肋。14時12分,大和艦左舷中部和後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艦體傾斜達16-18度。由於右舷注排水區已經注滿水,只能繼續往機械室、休息室和鍋爐艙里注水。14時15分,大和艦左舷再中1雷,航速漸漸減至7節。艦長被迫發出了棄艦令。14時23分,大和艦突然發生主炮彈藥庫大爆炸,全艦2498名官兵(連同司令部人員共有2767人)中僅有269人獲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南西,德之島西北,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1945年8月31日,大和艦正式註銷船籍。
性能數據
排水量 64,000噸(標準)/73,000噸(最大)
載機 6架浮筒式水上飛機
航速 最大27節
主炮 三座三聯裝18英寸(457mm)主炮
副炮 三座三聯裝6英寸(155mm)主炮
高炮 127mm防空高炮24門,25mm高炮113座
艦員 2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