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曉級驅逐艦

日本曉級驅逐艦

曉級驅逐艦是日本海軍的早期驅逐艦。

為日本驅逐艦草創時期16英國製造的驅逐艦當中一級。該時期一字艦名驅逐艦是亞羅公司製造,曉,霞屬於第二期,此級艦共2艘。

此級艦在日俄戰爭中損失一艘,另一艘在1913年除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日本曉級驅逐艦
  • 英文名稱:AKATSUKI-class Destroyer 
  • 國家:日本
  • 艦船類型:驅逐艦
發展沿革,建造緣由,建造列表,時間表,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

發展沿革

建造緣由

曉型驅逐艦是根據日本海軍制定的第2期對俄海軍擴張計畫中所要裝備的4艘驅逐艦中的2艘 ,即曉號和霞號,使用的1897年度的財政預算。曉型事實上與雷型是同級軍艦 ,同 樣由亞羅造船有限公司承接製造 ,1901~1902年間相繼建成服役。

建造列表

本級艦共2艘,分別是曉,霞號。

時間表

1號艦。
1900年11月10日動工,明治34(1901年)年12月14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
明治37年(1904年)5月17日在旅順封鎖作戰時於遼東海域觸雷沉沒。沉沒當時並未立即公布,至5月31日才公布為20日沉沒。當時,日本艦艇因觸雷而損失或因碰撞而沉沒,受損的事件層出不窮,採取暫時隱藏的做法為戰爭中的慣用伎倆。明治38年(1905年)1月12日除籍。在此之前原乘員仍以曉號艦乘員名義擔任其他任務。
2號艦。
1901年2月1日在英國亞羅公司動工,明治35年(1902年)2月14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
明治38年(1905年)12月12日變更為驅逐艦。大正元年(1912年)8月28日變更為三等驅逐艦。大正2年(1913年)4月1日除籍,大正3年(1914年)8月23日變更為雜役船(掃雷艇)霞丸。1920年7月1日恢復原名霞。

技術特點

由亞羅公司建造,雷型的同型艦。與雷型同樣使用釣合舵,部分舵面暴露在海面。後來前部艦橋上六斤速射炮換裝為十二斤速射炮、其餘更換為無防盾山內式6斤速射炮。共有曉、霞2艘服役,參加了日俄戰爭
除了載炭量稍微少一點之外基本與雷型相同 ,最 大的區別在舵上,雷級採用了一種半釣合舵 ,有部分露於水線之上 ,這使其很容易被敵艦的炮火摧毀,曉級則改善後將舵全部置於水線之下而採用了釣合舵。因為日本海軍想學習製造工藝來改進他們的雷級驅逐艦 ,所以曉級驅逐艦隻造了2艘 ,設計上以英國四煙囪的 B級驅逐艦為基礎 ,具備 30節以上的航速。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
363噸
航速
31節
尺寸
垂線間長67.3m,全幅寬6.3m,平均吃水1.7m
主機
四汽缸三脹式傾斜往復蒸汽機2座2軸、主鍋爐亞羅式煤炭水管鍋爐(蒸汽圧力17.6大氣圧、飽和溫度)4座、功率6000馬力
主火力
76mm單聯裝炮1座
副火力
57mm單聯裝炮5座
魚雷發射管
450mm單聯裝魚雷發射管2具

服役事件

曉號,曉級驅逐艦首艦曉號,曉級驅逐艦首艦
1號艦。
1900年11月10日動工,明治34(1901年)年12月14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
當時亞羅公司建造的驅逐艦,竣工的時候艦名以羅馬字母標記,此艦艦首舷側即留有赫本式羅馬拼音“AKATSUKI”的標示,但這種標示到底使用到什麼時候無法得知。
日俄戰爭爆發時,曉號編入第一驅逐隊參加旅順戰役,1904年3月10日清晨在老鐵山海域與俄軍軍艦交戰時受損。
明治37年(1904年)5月17日在旅順封鎖作戰時於遼東海域觸雷沉沒。沉沒當時並未立即公布,至5月31日才公布為20日沉沒。當時,日本艦艇因觸雷而損失或因碰撞而沉沒,受損的事件層出不窮,採取暫時隱藏的做法為戰爭中的慣用伎倆。明治38年(1905年)1月12日除籍。在此之前原乘員仍以曉號艦乘員名義擔任其他任務。
霞號,最初稱為魚雷艇霞號,最初稱為魚雷艇
2號艦。
1901年2月1日在英國亞羅公司動工,明治35年(1902年)2月14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
日俄戰爭爆發後,此艦編入第一驅逐隊,參加旅順攻擊戰。1904年3月10日早晨,參與老鐵山海戰。同年8月12日,黃海海戰時俘獲逃至芝罘港的俄軍驅逐艦“堅決”號,霞號協同友軍朝潮號派遣10名人員登上此艦,俘獲堅決號,堅決號後改名曉號,之後又改名為山彥號。
霞號驅逐艦霞號驅逐艦
1905年5月10日,重新編組,霞號轉編至第三驅逐隊,參加日本海海戰夜襲。
明治38年(1905年)12月12日變更為驅逐艦。大正元年(1912年)8月28日變更為三等驅逐艦。大正2年(1913年)4月1日除籍,大正3年(1914年)8月23日變更為雜役船(掃雷艇)霞丸。1920年7月1日恢復原名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