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防是內閣總理大臣直接領導下處理國防事務的行政機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國防
- 總兵力:24.25萬人
- 性質:行政機關
- 準軍事部隊:1.2萬人,隸屬海上保全廳。
- 海軍:4.41萬人
- 空軍:4.59萬人
日本國防是內閣總理大臣直接領導下處理國防事務的行政機關。
日本國防是內閣總理大臣直接領導下處理國防事務的行政機關。...... 日本國防是內閣總理大臣直接領導下處理國防事務的行政機關。中文名 日本國防 總兵力 24.25萬人 ...
日本國防體制,日本國防機構最高負責人、自衛隊最高統帥為內閣總理大臣,由其代表內閣對自衛隊行使最高指揮監督權。國防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為內閣會議,它負責對提交...
日本軍隊稱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扶植下重建和發展起來的。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日本軍隊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在“質重於量”和“海空優先”的建軍...
日本國防戰略,日本以日美軍事同盟為基礎的“專守防衛”戰略。其主要內容包括:國防是國家“綜合安全保障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力量在其框架內發展;實行“專守...
日本國防大學成立於1952年,位於軍港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直屬防衛省,是日本海陸空自衛隊軍官的搖籃和國防研究重鎮,現任校長為日本著名政治學者五百旗頭真。...
日本國防政策是依據其憲法及1957年通過的《國防基本方針》制定的,強調有效地建設和管理自衛隊、堅持日美安全保障體制和進一步提高其可靠性是其國防政策的“兩大支柱...
日本自衛隊(簡稱:自衛隊,英文:The Japan Self-Defense Force,英文縮寫:JSDF)是日本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日本自衛隊的前身是1950年7月8日,日本吉田內閣根據《和平...
日本國防發展戰略,日本採取一種“先富國,後強兵”的國防發展戰略模式。其主要內容是:依靠美國的軍事保護,採取有控制的漸進發展的方針,建立一支少而精的“基礎防禦...
日本軍事戰略,包括聯合軍種戰略、聯盟戰略和各軍種戰略。...... (2)以日美軍事同盟為日本“國防的基礎”,強調加強“自主防衛”能力。日本政府認為,僅靠日本自身來...
日本武裝力量是日本各種武裝組織的統稱。主要由自衛隊現役兵力、文職人員和預備役三部分組成。自衛隊是國家的防衛組織,擔負有應付外部侵略的任務,所以,自衛隊即日本...
防衛省,是日本的政府部門之一。主要掌管國防相關事項,類似其他國家的國防部。防衛省是日本政府掌管國防的行政機關,是根據日本《內閤府設定法》第49條第3項以及《...
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事件,日本政府針對華盛頓會議召開後世界形勢的變化對其國防方針進行修改的事件。1923年2月28日,日本對其《帝國國防方針》進行討論修改,將過去頭號...
日本帝國主義從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形成並發展,其思想淵源為古代、中世紀的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在軍國主義意識支配下的武士道,對內成為毒化和控制日本國民思想的工具;...
《日本國防費管理概況》是2010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採用橫向和縱向比較方法,全面、系統地分析和研究了2001——2009財年日本國防費規模、國防費結構以及...
大日本帝國(日語: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1889-1945年),源自《大日本帝國憲法》,雖然1936年之後才成為官方檔案上的通用國號;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
在不少日本人看來,像別的國家一樣設立「國防部」是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重要標誌,但用日本媒體的話說,這意味著這個國家「軍事的味道將會突然增強」。日本的這...
國防意識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制止戰爭、威懾敵人的重要因素。公民國防意識的強弱關係到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所謂固國家不以山溪之險...
日本海軍陸戰隊是日本帝國海軍為登入作戰臨時編組,特殊編成的部隊,隸屬於日本海軍。由於海軍對地面部隊整備工作不重視,造成日本海軍陸戰隊裝備比不上陸軍,所以日本...
日本國政府在戰時,為達成國防之目的、統制運用人力及物力資源,得將國家全部力量作最有效發揮而制定的法律。...
日本戰犯是指1945年8月15日,自日本政府投降之日起,相當一部分日軍軍官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起訴,或被中國、新加坡、菲律賓等一些同盟國俘虜。在中國,日本戰犯共經歷兩...
大日本帝國(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又稱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889年至1945年間所使用的國號,源自《大日本帝國憲法》,雖然1936年之後才成為官方檔案上的通用國號...
日本陸軍大將(りくぐんたいしょう),日本陸軍階級之一,位於陸軍中將之上,是日本將官的最高軍銜。第一名為1872年晉升的西鄉隆盛,最後一名是1945年戰死特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