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可愛文化
- 文化流行 : 神奇寶貝
- 中文音譯:卡哇伊或卡瓦伊
- 類別:文化的重要要素
文化流行,文化融入,可愛經濟,觀感,影響,
文化流行
(4) 猴子形象的Monkichi出現在保險套的包裝上。
(5) 日本的都道府縣各具有代表的吉祥物。
(6) 日本郵政公社郵筒上的"Yū-Pack"吉祥物。
(7) 日本郵政公社也將可愛吉祥物用在郵票上面。
(9) 可愛商品在日本大受歡迎,成人小孩都很喜歡。日本最大的兩個專門生產這種商品的公司分別是三麗鷗(設計“Hello Kitty”的公司)以及San-X公司(設計“Kogepan”、“Nyan Nyan Nyanko”和“Rilakkuma”)。
可愛也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穿著上很時髦,常指幼童穿的衣服,或者是任何給人看起來就很可愛的衣服。這種衣服常常(但不總是)以襞襟的造型呈現,各色混以粉白(例如粉紅色)為基調,輔以玩具或包包之類的小裝飾,看起來像動漫里的人物。
文化融入
日本人追求可愛,與其說是時尚潮流,不如說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審美觀和社會文化。與以古希臘價值觀為中心的西方美學追求永恆、壯觀和成熟不同,日本傳統美學崇尚謙遜、纖弱和童真。而可愛的服裝和裝飾品普遍造型小巧、設計簡潔、色調柔和,恰好是日本傳統美學概念的最好詮釋。 日本高中女生和年輕白領女性是追逐可愛物品的主要群體,對她們來說,可愛是一種確認自我的工具。她們中的大多數喜歡和別人一樣的打扮,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希望得到。即使本人願意展現自己的個性,但往往由於都去搜尋雜誌上刊登的衣服、飾品,模仿上面的髮型,最終大家都趨於雷同。在近似的審美傾向的指引下,她們一旦發現可愛的東西,很容易產生共鳴,朋友之間就確認對方和自己是同類型的人,獲得一種歸屬感。 崇尚可愛的社會傾向在日本至少已持續了20年,卻絲毫不見衰落的趨勢。可愛已經融入日本的現代文化。這時的可愛就不能等同於漂亮的髮飾或背後系成大蝴蝶結的寬擺長裙等單純的時尚裝扮,還指某些行動方式。近年日本年輕女性頻繁使用的可愛一詞,除“小巧而值得喜愛”的原意外,還有“好”、“中意”等含義,另外還可以表現對動漫或遊戲等各種媒體中某一對象的傾倒、執著之情。主張可愛的女孩子經常會做出幾近愚蠢的舉動,喜好尖叫或撅嘴,生氣時經常會跺腳。 日本女性喜歡被可愛的事物包圍,渴望使自己變得可愛,這與日本社會中依然存在的“男尊女卑”觀念不無關係。可愛的女性往往看起來是孱弱無助的,能夠更清晰地反襯出男性的主導地位。
可愛經濟
日本現代年輕人熱衷可愛的文化氛圍勢必孕育出獨特的可愛經濟。其中一大成功案例即Hello Kitty。這隻沒嘴巴的小貓從30多年前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世界各國女孩的追捧。現在每年光特許經營費一項,就為擁有其專利的三里公司創造約10億美元的價值。寵物小精靈也掀起了世界性的熱潮,其周邊產品每年的銷售額高達6000億日元(約合51億美元)。 從日本人傾向可愛產品的上述幾個原因來看,日本的可愛經濟在未來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年輕人想通過擁有大家公認為可愛的東西使自己看起來更可愛,並在這種歸屬感的基礎上滿足尋求安心感和一體感的心理需要。據調查,有70%的現代日本人在可愛商品中尋求心靈的慰藉,而有68%的人認為接觸可愛商品後的最大效果是心情舒暢。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現代社會,可以預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變得更加淡漠,對可愛產品的需求量會相應增加。另外,觀察現在的流行服飾可以發現,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今後更多的男性將會逐漸樂於接受可愛產品。
觀感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可愛”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一環,也成為了日本的國家象徵。《酷日本》(日語標題:クール・ジャパン)的作者杉山知之相信,“可愛”早已深植在日本那種以和為貴的文化里。武藏大學社會學教授栗田宣義指出“可愛”在日本是一個“很有魔力的詞”,只要是人們可接受的想要的事物都是可愛的。
另一方面,對可愛抱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可愛其實是人類童心未泯的象徵。不過有些日本人認為“可愛”文化讓人覺得日本人始終不願意長大,逃避殘酷的現實,也危及了傳統文化。但是也有人認為可愛文化替日本賺取了大筆的外匯。
影響
可愛商品在東亞特別流行,例如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與新加坡。
在某些亞洲與西方文化當中,喜愛日本流行文化的人經常將日文的“可愛”(kawaii, 可愛い) 與其他日文單詞連用,但實際上卻造成誤用。“可愛”一般只用在御宅族次文化里,美國歌手關·史蒂芬妮卻曾經在她的MV當中隨口說出這個詞。
男性扮可愛
然而不光是女性,日本男性也捲入了可愛風潮,他們喜歡給人可愛感覺的流行服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除部分女性的可愛是外界強加給她們的之外,更多的人是積極地選擇了可愛的風格。這時的可愛可以說是反抗日本社會規則的武器和策略,儘管這種反抗在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的。 日本社會規矩繁多,上下級關係森嚴,人們普遍感到壓力大、責任重。於是,一些成年人不自覺地接受了可愛風格,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比起成長為社會人,他們寧可繼續當一個孩子。即使是公司要求統一穿套裝,他們也會在手機上貼上可愛的貼紙,或在挎包上掛個小毛絨玩具。當然,也有人出於一定的目的而求助於可愛風格。一般來說,可愛的下屬容易得到上司的喜愛,同時,上司也不會把可愛的下屬視為威脅,這樣上下級關係就變得比較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