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酷日本
- 外文名:Cool Power
- 學校:數字好萊塢大學
- 人物:杉山知之
提出背景,項目標誌,取得成果,皮卡丘取代米老鼠,占領六成全球動畫市場,首相推動,定為戰略,召開推介會,
提出背景
數碼好萊塢大學校長杉山知之認為,今後日本發展“新文化產業”,首先要注意的是在世界範圍內保護智慧財產權;其次是提高日本動漫創作人員的待遇;此外,還應把所有的產業都作為內容產業的舞台,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把出口“酷日本”文化當成國策,在世界上培養更多的“日本遊戲迷”和“日本動漫迷”。
發軔於戰後初期的青年亞文化,幾乎與日本和平建設的歷史等長,取得的成就也相當,可謂以“不良”、“解構”始,以“有趣”、“建構”終。今天,那些曾幾何時被視為“非主流”的“亞”文化“物種”(如動漫、電玩等),不僅成了當然的“雅”文化,是所謂“酷日本”(Cool Power)的魅力所在,甚至構成了日本在21世紀賴以生存並做大的重要軟實力(Soft Power)。
項目標誌
酷日本項目標誌發布,事務局採用了著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的作品,由首相野田佳彥最後敲定。logo圖案的立意是克服東日本大地震的困境後站立起來的“下一個日本”(JAPAN NEXT)。除政府機構外,該logo還將廣泛套用於企業的“酷日本”相關產品和軟體。
取得成果
皮卡丘取代米老鼠
世界各地。面對這股衝擊波,美國媒體驚呼自己的文化產業遭遇了第二次“偷襲珍珠港”事件,不同的是,這次日本使用的不是槍炮,而是動漫和遊戲,日本的“口袋妖怪”、“遊戲王”、“皮卡丘”取代了“米老鼠”,成為伴隨新一代少年兒童成長的卡通形象。
迅猛發展的動漫和遊戲等文化產業在日本稱作“內容產業”。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內容產業”滲透到日本的各個領域,此間專家比喻說,它像串兒燒一樣,把新聞、出版、音樂、廣告甚至手機、汽車等多種產業結合起來,衍生出與傳統概念中的文化產業完全不同的“新文化產業”,它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日本希望通過發展“新文化產業”,變“產品輸出”為“文化輸出”,推動日本經濟發展。
占領六成全球動畫市場
日本的動畫最早於20世紀60年代出口到國外。當時,歐美國家購買廉價的日本卡通片,只是為了填補兒童節目的不足。然而,日本動漫的獨特魅力逐漸征服了許多國家的觀眾。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統計顯示,在全世界放映的卡通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製造的,韓國方面則認為其比重為65%。2003年,日本銷往美國的卡通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收入的4倍。如今,廣義上動漫產業已經在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中占十幾個百分點,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
蒸蒸日上的動漫產業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對“內容產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仍以2003年為例。這一年,日本的內容產業市場規模即已達到14.7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其中,除動漫產業外,包括出版、廣播電視、音樂、卡通形象等相關產業市場的規模合起來超過了10萬億日元。
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識財富戰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產業”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這一產業放寬限制,增加預算,完善相關法律。同時,日本民間也開始積極興辦動漫學校,通過舉辦動漫和遊戲大賽等各種方式,下大力培養人才,壯大動漫和遊戲的創作隊伍。如今,僅在東京,就有幾千家動漫和遊戲軟體公司。這些公司的職員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他們所製作的新產品源源不斷地被輸往國外。
一位著名的日本動畫界人士曾經指出,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標準和限制,文化世界卻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造出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人物和情節。也有學者用一個“酷”字來評論日本創作的動漫形象。相比之下,美國卡通片中的主人公往往善惡分明,而日本動畫中的人物性格相當複雜,主人公調皮、好色、孤獨甚至有點殘忍,具有獨特、鮮活的個性;另外,美國的卡通形象在現實中一般都能找到原型,但像“皮卡丘”、“龍貓”乃至愛知世博會的吉祥物等日本卡通形象,都是非常抽象的,給人以新奇的幻想。
日本的動漫創作人員善於對外來文化包容、吸收後加以改良和發展,在求新求異中培育本國的內容產業。所謂的“酷”,其實就是指日本動漫的創新手法。因此,雖說許多日本動漫每一集的情節都大同小異,但其獨特而新鮮的表述方式與韻味,依然深深吸引著各國觀眾。
日本的“內容產業”現已占世界市場的10.3%,但它仍有隱憂。該產業在日本的年增長率只有2.3%,大大低於5%的世界平均增長率。眼下,中國正以13.1%的速度追趕,日本方面已經感到了競爭的壓力。為此,日本文化界人士紛紛呼籲政府鞏固戰場,打造和發展強勢“新文化產業”。把出口“酷日本”文化當成國策,在世界上培養更多的“日本動漫迷”。
首相推動
定為戰略
2013年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始正式推進旨在向海外推介日本食品、動漫及地方產品的“酷日本戰略”。安倍把該戰略定位為經濟成長的原動力,新設相關閣僚並增加了預算。安倍稱,希望通過向全球展現日本的軟實力來提升對外形象,幫助“重拾日本人的驕傲和自信”。
作為經濟成長戰略的一部分,安倍在2013年1月25日召開的日本經濟再生總部會議上要求相關閣僚推進酷日本戰略。2012年度補充預算案和2013年度預算案中分別計入了3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和254億日元的經費,大幅超過了民主黨政權編制2012年度預算時的163億日元。
除舉辦國際活動外,日本政府還會考慮讓閣僚在出訪時宣傳自己家鄉的產品。政府相關人士指出:“本國文化得到世界認同的話,會令國民產生自信。有必要讓其與重振經濟齊頭並進。
召開推介會
探討“酷日本戰略”具體舉措的推進會,2013年3月4日晚在首相官邸首次召開。首相安倍晉三就“酷日本戰略”的意義強調,“日本的潛力很大,優質的日本產品會使海外產生對日本的敬意”。會議將於2013年4月底前匯總出加強對外宣傳力度的措施等。
有關的報導指出,將來日本官員在出訪其他國家的時候,可能帶有一個另外加上去的任務,就是需要向別的國家來推介自己家鄉的特產,有關的戰略由稻田朋美來出任特命擔當相,而有關的預算也大幅增加。
出席會議的除安倍及“酷日本戰略”擔當相稻田朋美外,還有詞作家秋元康、設計師小篠順子等民間人士。會議將於4月底前匯總出加強對外宣傳力度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