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至

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就是冬至)、日北至(就是夏至)的概念。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南至
  • 出處:《新五代史·梁本紀第二》
  • 含義:太陽走到最南面,即冬至
  • 解釋南郊謝天大禮
簡介,引證解釋,

簡介

日南至語出《新五代史·梁本紀第二》中,"日南至"是指太陽走到最南面,即冬至日。五代梁開平三年冬十一月甲午,是日為冬至,故於南郊謝天大禮
冬至日。夏至以後,日躔自北而南;冬至以後,又自南而北。故冬至日又稱“日南至”。
附註:一年之中冬至日為太陽直射地球緯度最南(南回歸線南緯23.5度)的日期,其時日纏於黃道270度之北方摩羯座,當日日出於東南方,日沒於西南方,冬至為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且正午時立竿測影之日影最長的一日,謂之日南至.日長至.此後白晝漸長,日影漸短,日出日沒方漸向北移,至夏至日為太陽直射地球緯度最北(北回歸線北緯23.5度)的日期,其時日纏於黃道90度之南方巨蟹座,當日日出於東北方,日沒於西北方,夏至為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且正午時立竿測影之日影最短的一日,謂之日北至.日短至.此後白晝漸短,日影漸長,日出日沒方又漸向南移。

引證解釋

《左傳·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杜預 註:“ 周 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極。”
唐 韓愈 《息國夫人墓志銘》:“年若干, 元和 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
《舊唐書·太宗紀下》:“十一月甲子朔,日南至,有事於圓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