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說旌德古道,準確地說應該是古驛道。古驛道就是從前的國道。
專為傳達命令、遞送軍情及官府文書、朝廷官員過往和運送物資而設,驛道不比羊腸小道,路面儘量求寬、平、直而堅實。
早在唐時旌德就有驛道了,想來這是置縣的一項基礎建設吧。據考,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提升江東提刑時,便是從江西入徽州,途經旌績和旌涇驛道到宣州的。
古時驛道廣設郵傳驛站,專管驛事,也為郵遞人員歇力、接力及往來官員休息之所。
明清時,一般十里設一鋪,縣設總鋪,配置一定數量的傳車和馬匹,有管理驛鋪的驛使和驛卒。旌德驛鋪始於宋代,終於清末民初。
旌德驛道均為石板路面,路寬約一米五至兩米,車轎騾馬相讓無礙。為方便獨輪車行,路中央大都直鋪石條,兩側嵌以石塊或卵石,平整堅實,雨止路乾。
有水或低洼處均砌有橫、直排水溝,保持常年乾爽無積水,暢行無阻。
旌德古道以縣城為中心,通往四鄰的主要有旌涇(縣)、旌績(溪)、旌寧(國)、旌太(平)以及穿越縣境的徽州府通往寧國府(宣州)的徽寧驛道五條。
位置境域
地理位置
旌歙古道位於安徽省旌德縣
白地鎮、黃山區譚家橋鎮交界處。古道從旌德縣白地鎮高甲村過天星洞經箬嶺關到歙縣許村茅舍約15公里
地理優勢
驛道和古道,一般選線合理,路線穩定。
只有旌、涇古道三溪南灣石壁山一段,原高懸山腰,險窄難行,又因地扼宣、徽咽喉,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宋方臘起義軍曾在此與官兵激戰。
明嘉靖十三年(1534),寧國府通判署旌德縣事李默,命比丘僧化緣募捐,鳩工開山鑿石,沿溪築路,始成通衢。通往寧國上坦的古道,宋、元、明三代均在烏嶺設定巡檢司。
箬嶺古道地跨旌德、太平、歙縣、績溪四縣,軍事和交通位置極其重要。相傳東箬嶺古道為隋末所開。
修建歷史
古時築路、建橋,經費多為私人捐募。如康熙五十七年(1718)山洪沖毀石壁古道,嘉慶十年(1805)朱旺村朱氏捐銀5100兩重修南灣至藁口一段。
楊桃嶺古道,據績溪縣誌記載為明代旺川曹世科獨資修建,民國30年(1941)績溪上莊胡適夫人江冬秀回旌德江村省親時,捐銀洋1000元重修。有人除捐銀修路外,還捐田作為養路經費。
如乾隆四十六年(1782),喬亭劉孝元邀集鄉紳捐資修築春嶺古道,並置田十餘畝生息,為養路之資。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占領青陽時,縣政府派工兵挖斷旌太驛道,以阻止敵騎入侵。
抗戰勝利後,南元呂賢澄、呂炳坤兄弟於民國35年募捐修復此路,並重建金竹圲劉家橋。
民國29年11月10日,旌、績兩縣在古道基礎上,動工合修三溪至績溪手車道,全長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