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古道

文昌古道

文昌古道是從歙縣南鄉到旌德挑米的道路之一,這條古道經岔口鎮文山村、武陽鄉、洽河村通往昌溪下壩源村,全長6公里,路寬1.8米,一律由青石板鋪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古道
  • 起點:歙縣南鄉
  • 終點:旌德挑米
  • 長度:6公里
歷史沿革,沿途風光,紅色足跡,

歷史沿革

相傳,這條古道是清末民初由文山村財主為迎娶媳婦而興建。在文昌古道中有兩座海拔600多米的山嶺,即文山嶺和壩嶺,中間一條長2000多米的石板橫道,途中修建了六個路亭,供山民勞作和走親訪友歇息。文昌古道不僅是歙縣南鄉百姓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還是這裡老百姓到旌德挑米的道路。想當年,這條古道甚是繁華,沿途布有涼亭、茶館、客棧、商鋪,就連浙江商人也行走在這古道上,前往歙縣、績溪、旌德做生意。

沿途風光

乙末仲秋,我們驅車前往歙南岔口鎮,感受了文昌古道的美麗與震撼。車停在岔口鎮路旁,我們從左邊的一棵古樟樹下斜上古道,山村勞作的人們正在給油菜施肥,他們不僅在播種生活,播種希望,而且還為人們來年播種春天美麗的風光。岔口鎮長項秋雲告訴我,春天才是文昌古道最美的季節,古道穿行在油菜花之中,人在花海裡面,如果是濛濛細雨,五顏六色的紙傘,更加增添了徽州春天的風情。
站在視野開闊的嶺頭,遠山、村莊、道路、河流、菜畦盡收眼底。大小不一的村莊,有的在山尖,有的在山腰,有的在山底。村裡的房屋,有的是徽派的馬頭牆,有的是夯實的土樓,白黃相間,與村莊周邊的古樹林一起構成一幅絕妙圖畫。從山腳到山頂,古道像天梯蜿蜒而上,兩邊是整整齊齊的梯地,種的是茶樹、桑樹、玉米、油菜、辣椒,偶爾有幾棵柿或者板栗,他們像畫家手中的油彩,繪出山村一年四季最美的顏色;他們像詩人手中的信箋,寫出山村春夏秋冬壯麗的詩行。
文山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高山村。這裡幾乎沒有平地,民宅大多集中建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半山腰,山村在鹹豐年間遭遇太平天國活動的侵擾,村中大部分古建築以及宗族資料毀於一旦,不過村中以吳姓、王姓、胡姓為主,他們和睦相處,民風淳樸。文山村以前叫橫山村,主要是指這裡的地理環境,整個村落建在山排上,房子整整齊齊橫在山巒之中,落日的夕陽,或者早春晨曦照在小山村,文山村懸空浮在雲之上,猶如海市蜃樓,惹得那些扛長槍短炮的攝影人,起早摸黑往文山村鑽。
屯溪距歙南文山有120里山路,特別是到昌溪後,老佛尖至鴻大塢一段全是懸崖峭壁,羊腸一線,稍有不慎便會摔倒,極其險峻。如遇夜晚或是雨雪天氣,更是舉步維艱。還有“野雞崖”一段,峭壁危立,谷高潭深,負重行人如走鋼絲,稍有閃失,便人物全無。說起這條古道,被人稱讚的是一位叫“老佩”的人。原先的古道雖然開通了,卻沒有修得平整,也許是僅僅為了迎娶新娘,修得匆匆忙忙,連石板也沒有鋪上。而這個叫“老佩”的人,用自己開茶號賺的錢將古道鋪了石板,從此鳥道變坦途。“老佩”姓吳名六金,字佩??,號鏞。1892年出生於文山村,自小家境貧寒,後經鄉友介紹,到了屯溪老街的“怡和茶號”學裝茶,通過自身努力和奮鬥,成了“怡和茶號”的管家人的“老佩”,深憐鄉里行路之艱難,所以決心在有生之年修好這條道路。

紅色足跡

文昌古道還是一條紅色旅遊線路,吳耘老人告訴我們,解放前皖南遊擊隊員常在這裡活動,他們打地主,斗土豪。解放戰爭接近尾聲,解放軍在發起總攻前,精心挑選30多名戰士擔任突擊班,從山下的方村出發,抵洽河擔任主攻大園嶺前沿陣地任務。國民黨軍殘部憑著精良裝備和險要地勢負隅頑抗,戰鬥異常艱難,突擊班的30多名戰士,有27位壯烈犧牲。而從汪山、陽產方面衝上的一支解放軍,出其不意在敵後開火,腹背受擊的敵軍,抵擋不住,最終解放軍殲滅敵人,大洲源宣告解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