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氣象學中,旋風是
熱帶氣旋的一種,它圍繞著一個低大氣壓的強中心旋轉。氣旋的特點是向內旋轉的氣流,繞著一個低壓區旋轉。最大的低壓系統是極地渦旋和最大尺度的溫帶
氣旋。旋風分兩類,一種是地面上常見的小旋風,這種旋風是因為空氣圍繞地面上象樹木、丘陵、建築物等不平的地方流動時、或者空氣和地面發生摩擦時,要急速地改變它的前進方向,於是就會產生隨氣流一同移動的渦旋,對人造成不了重大危害。另一種則是海洋上發生的大型旋風,在不同的地方稱呼不同。
形成過程
當空氣圍繞地面上象樹木、丘陵、建築物等不平的地方流動時、或者空氣和地面發生摩擦時,要急速地改變它的前進方向,於是就會產生隨氣流一同移動的渦旋,這就颳起了旋風。但是,這種旋風很少,也很小。
形成原因
旋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當某個地方被太陽曬得很熱時,這裡的空氣就會膨脹起來,一部分空氣被擠得上升,到高空後溫度又逐漸降低,開始向四周流動,最後下沉到地面附近。這時,受熱地區的空氣減少了,氣壓也降低了,而四周的溫度較低,空氣密度較大,加上受熱的這部分空氣從空中落下來,所以空氣增多,氣壓顯著加大。這樣,空氣就要從四周氣壓高的地方,向中心氣壓低的地方流來,跟水往低處流一樣。但是,由於空氣是在地球上流動,而地球又是時刻不停地從西向東旋轉,那么空氣在流動過程中就要受地球轉動的影響,逐漸向右偏去(原來的北風偏轉成東北風,南風偏轉成西南風,西風偏轉成西北風,東風偏轉成東南風)。於是從四周吹來的較冷空氣,就圍繞著受熱的低氣壓區旋轉起來,成為一個和鐘錶時針轉動方向相反的空氣渦旋,這就形成了旋風。
這種旋風的中心,由於暖空氣不斷上升,加上四周的空氣不斷旋轉,所以很容易把地面上的塵土、樹葉、紙屑等卷到空中,並隨空氣的流動而旋轉飛舞。如果旋風的勢力較強,有時會把地面上的一些小動物,如小蛇、小蟲等卷到空中去,在塵沙瀰漫中隨風前往。
一般小旋風的高度不太大,當它受到地面的摩擦或房屋、樹木等的阻擋時,就漸漸消散變成普通的風。
也許有人還會問:既然地面受熱就容易起旋風,那夏天比春天還熱,為什麼夏天旋風少而春天旋風多呢?這是原因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是地面的草木青青,土地濕潤,氣溫相差不大,所以夏天很少刮旋風。可是,在春天,樹葉還沒有全長出來,草也剛發芽,莊稼地是一片光光的,處處沒遮沒擋,這就容易曬熱,使地面上空氣的溫度變化較大,就容易刮旋風。
旋風意義
旋風能讓空氣中的熱量、水汽等的垂直混合,使空氣中熱量和水汽等的垂直分布均勻。
災害例子
1839年-印度旋風:在1839年,巨大旋風生成的一個40英尺潮汐波摧毀了港口城市科林加。旋風中的死亡人數超過30萬。
1970年-博拉旋風:這是一個熱帶氣旋,襲擊了已改名為孟加拉國的東巴基斯坦。這次災難中的死亡人數在50萬到100萬之間。這也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災難之一。
1991年孟加拉國旋風9102B:這場熱帶風暴在一夜之間,使全國16個縣淪為災區,受災人數1000萬人,死亡人數高達20多萬,另有10萬人受傷,18萬頭牲畜喪生,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美元。狂風所到之處,暴雨成災,水深達2米多,建築物被沖塌,汽車四輪朝天,農作物被水淹沒,狂風掀翻的漁船隨水漂流,成千上萬的人屍漂向海岸,慘不忍睹。伴隨風暴而來的不僅是海嘯,還有傾盆大雨。強風、海嘯、暴雨同時施威,使全國1/4地區的鐵路、公路、橋樑、機場、碼頭、發電廠、水廠、輸變電站設施均告癱瘓,沿海及島嶼內的2500多個村鎮、80多萬套房屋被狂風和海嘯夷為平地,430萬英畝農作物全部被毀。
稱呼
颱風、颶風、旋風、熱帶風暴等是在不同海域產生的
熱帶氣旋的不同稱呼,本質實際是一樣的,都是指發生在熱帶地區急速旋轉的低壓大氣渦旋(見下圖中今年的颱風聖帕
衛星雲圖)。產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發展到一定的強度(中心風力12級以上)就叫颱風,而產生在大西洋包括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等地區和東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發展到一定的強度(中心風力12級以上)則稱為颶風。而產生在印度洋上的熱帶氣旋叫旋風。在澳大利亞則稱為熱帶風暴。所以颶風和颱風的威力是相當的。
西北太平洋上熱帶氣旋的等級:
熱帶低壓(TD):最大風速為10.8~17.1米/秒,底層中心附近最大風力6-7級;
熱帶風暴(TS):最大風速為17.2~24.4米/秒,風力8-9級;
強熱帶風暴(STS):最大風速為24.5~32.6米/秒,風力10-11級;
颱風(TY):最大風速為32.7~41.4米/秒,風力12-13級;
強颱風(STY):最大風速為41.5~50.9米/秒,風力14-15級;
超強颱風(Super TY):最大風速為51.0以上米/秒,風力16級或以上。
1835年至1855年,亨利·皮丁頓發表了近40篇關於熱帶風暴的論文,發表在《亞洲社會》雜誌上。他還創造了“旋風”這個詞,意思是蛇的線圈。1842年,他發表了他的里程碑式的論文《暴風雨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