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旅順會戰
- 地點:旅順口
- 時間:1904年至1905
- 結果:日軍慘勝,俄軍投降,旅順艦隊被消滅
- 交戰各方:俄羅斯帝國 大日本帝國
- 傷亡情況:16000人死亡 10000死亡
旅順軍港在二十世紀初被各國普遍認為遠東第一要塞。清政府最先在旅順口修築炮台工事作為北洋艦隊的維修基地。在1894年甲午戰爭中,日軍盡花費數天,以極小的代價攻克旅順口。然而在日俄戰爭中日軍參謀本部對戰役的艱巨性準備不足,導致日軍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
旅順會戰亦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現代化要塞圍攻戰,被認為是10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的一次預演。雙方將大量先進武器投入戰場,如重型二十八厘榴彈炮,速射榴彈炮,馬克沁機關槍,迫擊炮,手榴彈和無線電設備等。防守方構築由鐵絲網,機槍和炮兵陣地組成的堅固要塞,一度有效阻止進攻方的攻擊,並給以“人海戰術”突擊的日本陸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背景
戰前,陸海軍雙方對旅順進行探討。海軍方面制定第一階段進行奇襲,第二階段進行港外封鎖,第三階段進行間接射擊以消滅旅順艦隊的計畫,並於1903年進行了間接射擊試驗。陸軍方面從1902年以來主要進行是滿洲地區攻勢作戰計畫制定,同時佐藤鋼次郎少佐也進行過旅順攻城戰的研究。11月參謀本部做出了總體意見,旅順港為封鎖和監視為主,主力北上投入遼陽方向和俄軍會戰。佐藤少佐力陳攻打的旅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並堅持進行了進一步的早期研究。
1903年12月30日陸海軍達成作戰協定,海軍主張優先考慮對旅順港外停泊的俄艦隊和陸軍主張優先考慮朝鮮半島派遣分遣艦隊進行調和。海軍階段強調第一階段奇襲務必保密,直到30日作戰會議上才透露給陸軍。海軍方便認為,沒有了陸軍幫助,海軍將難以獨自占領旅順,大本營海軍部幕僚曾欲不需陸軍後援,獨自占領旅順的方案得到糾正。其後,1904年1月,參謀本部將攻城所需材料知會陸軍省。
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海軍在旅順口實行了港外奇襲和旅順口閉塞作戰。但效果不佳,未完成事先計畫,旅順艦隊依然保持戰鬥力。1904年2月底,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艦隊(又稱“浦鹽艦隊”)開始活動,威脅日軍海上航運線。3月開始,日海軍第二艦隊開始針對符拉迪沃斯托克艦隊的捕獵行動。但此時海軍仍然堅持“海軍單獨對付旅順艦隊”的觀點,並準備繼續進行閉塞作戰。陸軍監視旅順之敵至3月初,決定採取攻擊行動,3月14日陸軍決定出兩個師團攻克旅順口。3月27日,海軍進行第二次閉塞作戰(廣瀨武夫在此戰中戰死),結果仍不佳。進入4月,海軍起初仍然徒勞的堅持“獨立對付旅順艦隊”的主張,拒絕和陸軍協同作戰。為此,4月6日大山岩參謀總長,兒玉源太郎參謀次長和伊集院五郎軍令部次長協商決議中首次出現了“陸軍將應海軍要求攻克旅順口”的字樣。其後,海軍策略修正為封鎖作戰,並在旅順口外布設了機雷。
5月後,狀況又有所變化。俄國決定將派遣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力艦隊增援遠東,若與尚完整的旅順艦隊會合,戰鬥力將是日本聯合艦隊的兩倍,將奪取遠東地區的制海權,切斷日本本土和朝鮮的航路,滿洲陸軍決戰也將難以為繼。5月3日,海軍發起第三次閉塞作戰,仍然失敗。5月9日起,日本海軍將戰術轉為在旅順口外游弋以限制旅順艦隊的行動。此舉亦限制了聯合艦隊自身的自由,使其難以對付增援的波羅的海艦隊。5月19日,聯合艦隊兩艘主力戰艦觸雷沉沒,旅順口外的形勢變的對日本異常嚴峻。
因此,在俄波羅的海艦隊抵達前消滅旅順艦隊變得異常迫切,從陸上攻克旅順並消滅艦隊的必要性大增。此時海軍終於改變了起初“單獨消滅旅順艦隊”的戰略,轉而和陸軍合作。5月25日,裝備了大量攻城專用裝備的第三軍在東京編成,軍司令官為曾經在日清戰爭中攻克旅順口的乃木希典大將,軍參謀長為炮術專家伊地知幸介少將。司令部還匯集了當時許多精英人物,如曾在德國學習要塞戰術的井上幾太郎作為參謀出征,並在後來攻城陷入困境時為第三軍打開局面做了許多貢獻。軍司令部於5月1日從日本本土出發,8日抵達大連。此時金州戰役已經結束,第二軍所屬第一,第11師團抽出編成第三軍。隨後第二軍北上滿洲腹地進行遼陽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