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頭,典故名。主要義項有:(1)古代皇帝儀仗中一種擔任先驅的騎兵。(2)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3)旄頭,即昴星,古代當作胡星,詩詞里用來借指外族入侵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旄頭
- 拼音:máo tóu
- 解釋:即昴星
- 典故:《漢書·天文志》
旄頭,典故名。主要義項有:(1)古代皇帝儀仗中一種擔任先驅的騎兵。(2)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3)旄頭,即昴星,古代當作胡星,詩詞里用來借指外族入侵者。
旄頭,典故名。主要義項有:(1)古代皇帝儀仗中一種擔任先驅的騎兵。(2)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3)旄頭,即昴星,古代當作胡星,詩詞里用來借指外族入侵...
拼音【詞語】旄星 【拼音】máo xīng詞語解釋【解釋】即旄頭星。 【出處】唐 儲光羲 《觀范陽遞俘》詩:“ 北河 旄星隕, 鬼方 獮 林胡 。”明 陶宗儀 ...
即旄頭星。 竿旄 [gān máo] 揭旄於竿,以招賢者。引申為禮賢。《左傳·定公九年》:“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孔子家語·好生》:“竿旄之忠告至矣...
昴日,是中國神話中的二十八宿之一,西宮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也稱昴星團(西方稱七姐妹星團),是疏散星團。源於中國人民對...
輪台城頭夜吹角,輪台城北旄頭落。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例如:《三國志·二公孫四張傳第八》:“ 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父延為建義侯。立漢天地,藉田,治兵,乘鸞路,九旒,旄頭羽騎。”...
輪台城頭夜裡吹起號角,輪台城北旄頭星正降落。軍書昨夜連夜送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從哨樓向西望煙塵滾滾,漢軍就屯紮在輪台北境。...
雁行聲價壓朋儔,凜凜詞鋒炯二矛。寶劍神光埋不住,夜沖星斗落旄頭。 ...... 雁行聲價壓朋儔,凜凜詞鋒炯二矛。寶劍神光埋不住,夜沖星斗落旄頭。...
天弧夜射旄頭滅。九州復禹跡,萬里還耕桑。但願猛士守四方,更築長城萬里長。作者簡介趙秉文(1159-1232),字周臣,自號閒閒老人。磁州(今河北磁縣)人。金世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