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霖(福安烈士)

施霖(福安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26年,考入福州私立國學專修學校。他勤奮好學,才華超群,深得摯友器重。在福州期間,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學說。學說中對社會公平的描述,深深地打動了這個腎上腺激素處於峰值狀態的青年。同年冬,回家鄉柏柱洋發動農民運動,不久被捕。另有同名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霖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烈士簡介,生平經歷,

烈士簡介

施霖(1900-1935),原名施昌期,字雨村,曾化名鴻磐,福建省福安縣溪柄鎮田頭崗村人。1926年在福州私立國學專修學校學習期間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同年冬回鄉發動農民,組織柏柱鄉農民協會。1927年初發動農民開展抗捐鬥爭,趕走了為害一方的捐蠹,卻遭到縣警備隊和海軍陸戰隊的鎮壓,避往福州時被捕。在法庭上,正義凜然,據理力爭,經保釋出獄。此後在城關掛牌為窮人撰狀,聲名鵲起,成當時福建十大律師。不久即遭到反動勢力的迫害逃離縣城。嚴酷的現實使他認識到,要同反動勢力作鬥爭,非有槍桿子不可!1929年5月帶一批青壯年到盧興邦部投軍,伺機拖槍。不料事機泄露,只好星夜逃回。1930年初第二次被捕,在獄中組織破牆越獄,使多數難友逃離虎口,自已因殿後未能逃出,直到向省抗訴後才獲釋。出獄後到樟港國小任教,跟隨馬立峰開展農民運動,曾創作《白扇詩》系列詩作,揭露土豪劣紳,宣傳民主革命,詩作在閩東廣泛流傳,成為鬥爭的號角。1931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以以算命、看風水、代人寫訴狀為掩護,深入福安南區發動農民建立秘密農會,開展“五抗”(抗捐抗債抗糧抗丁抗夫)鬥爭。1932年任中共福安縣委委員,因與縣委主要領導意見分歧出走福安南區,以教員身份為掩護,組建農民武裝“紅帶會”,爭取民團大刀會,推動了福安南山革命鬥爭的發展。1933年10月參與組織領導“甘棠暴動”,10月22日暴動成功後組建閩東工農游擊第三支隊。隨後又前往霞浦,成功組織領導青皎武裝暴動,組建青皎工農游擊隊。1934年1月率領紅帶隊配合閩東紅軍獨立團兩次攻打霞浦縣城。此後,在霞浦南塘一帶組建中共霞浦工作委員會,任工委書記,組織各鄉、村建立蘇維埃政權,領導農民分田地、廢租債,開展土地革命,組織赤衛隊保衛革命果實。1934年6月,在福安、霞浦、福鼎交界地區組建閩東紅軍第十獨立團,進一步推動了青皎革命根據地的發展。1934年10月,敵集結重兵圍攻閩東蘇區,施霖率紅軍游擊隊轉移到沿海一帶活動,後在敵重兵“清剿”下分散隱蔽,以教師職業作掩護繼續堅持鬥爭。1935年4月19日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旋即押送賽岐國民黨新十師師部。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利祿相誘,始終保持了一個革命者威武不屈的凜然氣節。同年5月10日被押送黃土崗刑場,面對敵人槍口,慷慨悲歌,從容就義。

生平經歷

獲釋後在城關掛牌為窮人撰狀,專與土豪劣紳作對,聲名鵲起,成當時福建十大律師。他化名鴻磐以算命、看風水作掩護,在福安、霞浦等地秘密宣傳革命,他編寫的《白扇詩》在閩東各地廣泛流傳,成為鬥爭號角:“一把白扇畫牡丹,地主收租太不堪;不管收冬割無谷,一斤半兩不讓寬”等系列詩作,用福安方言誦讀,朗朗上口,利於傳播。
1930年,第二次被捕,領導開展了獄中鬥爭和越獄越獄成功後,他並沒有和Scofield一樣,去了巴拿馬;而是繼續和官府做鬥爭。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選為中共福安縣委委員(特派員葉飛,巡視員陶鑄)。
1933年春,在甘棠一帶組織“五抗”鬥爭,並參與領導了震驚閩東的“甘棠暴動”。同年冬,前往霞浦領導了“青膠暴動”,還帶領“紅帶會”配合閩東紅軍獨立團兩次攻打霞浦縣城。此後便留在霞浦任中共霞浦縣委書記,組建“紅帶會”,游擊隊和閩東紅軍第十獨立團,打擊各地反動團及大刀會,開展土地革命。
1933年10月22日,施霖、曾志等人組織甘棠附近紅帶會、貧農團舉行“甘棠暴動”,攻打駐紮在劉祠的海軍陸戰隊,隨即成立了“閩東工農游擊第三支隊”。“甘棠暴動”後,施霖前往霞浦青皎地區,成功組織領導了農民武裝暴動。
1934年10月,敵重兵大舉“清剿”閩東蘇區,施霖為親手開創的霞浦革命受到嚴重挫折而痛心疾首,被迫離開這塊長期戰鬥的根據地,轉移到赤白交界的沿海一帶,開闢新蘇區。
1935年春,敵重兵“圍剿”閩東蘇區,他隱蔽在大京鄉斗米村繼續堅持鬥爭。4月19日,因叛徒出賣被捕,旋即押送賽岐國民黨新十師軍部。在獄中,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寧死不屈。5月10日,被押送黃土崗刑場,面對敵人槍口,慷慨悲歌,引吭高吟:“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