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坰(生卒年不詳),宋常州武進人,字林宗。施大任長子。徽宗崇寧間進士。官江東提刑,移守信州,所至有能聲。累遷禮部侍郎、敷文閣待制。性孝友,在官得親書,必冠帶跪讀。
施坰,字林宗,少時聰明好學,在庠學裡讀書,學習成績特別好,得到的榮譽特別高。徽宗趙佶崇寧五年(1106),施坰參加殿試,中蔡薿榜進士及第,官太常博士,列九卿之一,掌宗廟禮儀,兼掌試選博士。
北宋宣和六年(1124),施坰在江東任提刑,也就是從事刑獄公事的官,朝廷命令他開鑿銀林河溝通長江。他考慮到長江的水要導入浙江,必定會漂溺到江蘇這塊秀麗、富饒的地方;何況開鑿銀林河徭役繁苦,勞民傷財。所以,他上疏朝廷,極言其害,徽宗後來取消了開鑿銀林河的命令,並且下詔獎諭他為禮部侍郎。施坰這種敢於抗疏違旨的做法,具有過人的膽識,所以,他在朝廷里聲名很顯赫。
北宋元豐八年(1085),神宗駕崩,年近十歲的哲宗即位,由高太后聽政。高太后命施坰考訂儀注,施坰把這件事辦得十分妥帖,太后很賞識他,於是施坰又升任文閣侍制。
施坰一生篤意孝友,平等待人。當官時收到朝廷的文函或長輩的書信往來,他必定穿起官服,跪著拜讀。而遇到皇上的恩典,他總是率先推讓給弟弟或侄子。許舍山的父老鄉親,都說他十分賢德,稱頌他知書達理。
北宋宣和六年(1124),施坰在江東任提刑,也就是從事刑獄公事的官,朝廷命令他開鑿銀林河溝通長江。他考慮到長江的水要導入浙江,必定會漂溺到江蘇這塊秀麗、富饒的地方;何況開鑿銀林河徭役繁苦,勞民傷財。所以,他上疏朝廷,極言其害,徽宗後來取消了開鑿銀林河的命令,並且下詔獎諭他為禮部侍郎。施坰這種敢於抗疏違旨的做法,具有過人的膽識,所以,他在朝廷里聲名很顯赫。
北宋元豐八年(1085),神宗駕崩,年近十歲的哲宗即位,由高太后聽政。高太后命施坰考訂儀注,施坰把這件事辦得十分妥帖,太后很賞識他,於是施坰又升任文閣侍制。
施坰一生篤意孝友,平等待人。當官時收到朝廷的文函或長輩的書信往來,他必定穿起官服,跪著拜讀。而遇到皇上的恩典,他總是率先推讓給弟弟或侄子。許舍山的父老鄉親,都說他十分賢德,稱頌他知書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