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閩梅

於閩梅

於閩梅,福建人士。北師大中文系文藝學博士(師從童慶炳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與黃克劍先生合作),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閩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
  • 職業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
  • 性別:女
  • 政治面貌:民眾
人物介紹,學術作品,論文,書籍,教材,譯作,關注女性主義,科研項目,獎勵情況,

人物介紹

現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講《外國文學史》、《女性主義》、《古代文論》、《大學語文》等課程。

學術作品

論文

1.《走出戲仿的中國話劇文體》,《文藝爭鳴》2005年第1期
2.《1927:王國維的辮子——辮子、身體與政治》,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1期
3. 《意義缺失的大眾化時代的藝術》,《文藝理論研究》2001年第3期(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4.《1927:王國維的辮子--辮子、身體與政治》,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1期(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5. 《東南亞的“俱樂部”與上海的“夜總會”》,見《華文文學》2002年第6期
6.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巴赫金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觀》,見《上海文學》 2002年第8期
7. 《“黃昏時翠鳥藍色的一閃”》,見《中國銀幕》2003年第5期
8.《評女性主義電影<塞爾瑪與露易絲>》
9.《現代性之下的殺與被殺》,見《隨筆》2003年第5期
10.《“人格說”在文學理論中的現代性轉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11.《晚清緊急狀態下的“政治自由”》,見《粵海風》 2004年第5期。
12.《北京影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見《新京報》2005年1月1日。
13.《最美的存在主義者》,見《廈門日報》2004年7月17日。
14.《開放性是大學本質的表現》,見《新京報》2004年10月22日。
15.《北京的三維變化》,見《新京報》2005年5月31日。
16.《失去了,胡同文化的氛圍》,見《新京報》2005年7月13日
17. 《培養地理意識,保護北京地緣學意義》,《新京報》2006年3月7日
18. 《文學場:一個顛倒的經濟世界--布迪厄的藝術法則》,見《教育報》 2001年2月17日
19. 《拋繡球的藝術--評2002奧斯卡獎》,見《新快報》 2002年3月26日
20.《城市的欲望迷宮》,見《成都晚報》2004年3月12日。
21.《看不見的故宮》,見《新京報》,2004年8月20日

書籍

《世界戲劇史話》 合著(獨立撰寫約15萬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教材

《文學理論新編》“文學接受”(第九章)、“文學思潮的發展”(第十二章)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譯作

1.(英譯中)[意]利瑪竇《“哲人”對帝國的統治者有著深遠的影響》,見《中國形象:西方學說與傳說》,學苑出版社,2004年5月。
2.(德譯中)為布洛赫國際會議譯Klaus Kufeld的重要論文《思想就是超越—布洛赫希望哲學的現實意義》,見上海文藝出版社《文化與詩學》第一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關注女性主義

1. 《陳芸、沈復的“禮儀之爭”--由<浮生六記>看中國古代兩性關係建構》(2006)
2. 《木子美現象之透析》(2005)
3. 《“女知識青年”之一:隨心所欲之莉蓮.赫爾曼》(2002)
4. 《由德沃金的去世談女性主義新字典》(2005)
5. 紀念波伏瓦及《第二性》的兩篇文章:《最美的存在主義者》及《超越情感成為主體》(2005)
6. 《<成都粉子>與欲望敘事》(2005)
7. 《薩特、波伏瓦和我: 浪漫愛情的背後》(2002)
8. 《意義缺失的大眾化時代的藝術》(2001)
9. 《由《心火》看電影中典型的兩性關係》(2003)
10. 《“反男人”的末路狂花――女性主義電影評介之一》(2002)
11. 《黃昏時分翠鳥藍色的一閃――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2002)
12. 《心懷憂鬱的波希米亞人》(2001)
13. 譯文:《社會性別》(選 自《文學研究的批評術語》中gender一章。)(2000)
14. 碩士學位論文 :《重讀<生死場>――一個女性文本的被讀境遇》(1999年)

科研項目

2007年,主持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院級一般項目,“西方成長小說研究”,經費5000元,已結項。

獎勵情況

(一)學術獎勵:《石評梅與典雅愛情的中國式變遷》獲女性文學論文獎。
(二)其他獎勵: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學比賽獎(200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