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侶

方逸侶(1856—1930),方舉贊之子,廣東香山人。自幼在上海讀書,從小就喜愛考究機器,通曉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既會繪圖、設計,又懂機器的實際操作,對機器製造等極為精明。

基本介紹

  • 本名:方逸侶
  • 所處時代:清末
  • 出生地:廣東香山
  • 出生時間:1856年
  • 去世時間:1930年
  • 主要成就:造出中國第一台腳踏車床
簡介,經歷,

簡介

方逸侶(1856—1930),方舉贊之子,廣東香山人。自幼在上海讀書,從小就喜愛考究機器,通曉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既會繪圖、設計,又懂機器的實際操作,對機器製造等極為精明。清光緒二年(1876),主持其父和孫英德合辦、為中國最早創辦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業務,造出排水量115噸的“淮慶號”輪船,1877年造出中國第一台腳踏車床。1879年,父親告老還鄉後接掌父業,發昌廠發展迅速。1884年經營業務有銅鐵翻砂(鑄造)、鐵工、訂製鍋爐引擎、炮架、機器修配製造,包括出售自製大小火輪、車床、汽錘等。

經歷

1887年,發昌廠為清政府黃河治理工程成功製造一條平底雙暗輪機器刷沙挖泥船,名為“泰通號”,長70尺,寬15尺,1小時可行駛15公里。到1890年,發昌廠占地3畝,前店後廠,擴為翻砂、制模等5個車間,有“水汀爐子間”供應機器動力,有車床10餘台、牛頭刨床2台、鑽床3台等,僱工300餘人,成為一家頗具規模的近代機器工廠。除機器廠外,還設有相當規模的船廠和三開間門面的發昌五金店,業務廣泛。1893年,發昌廠製造的“漢陽號”輪船售給朝鮮華僑商人,航行於濟物浦(今韓國仁川)與漢城(今韓國首爾)之間。
正當發昌廠技術成熟、漸入佳境時,英商耶松、祥生船廠著手兼併上海大量外資船廠,幾乎壟斷當時整個上海的船舶工業。作為民族民間機械製造業的佼佼者,在殘酷的商戰中僅存的發昌廠,終因資金微薄,又沒有自己的船塢,難以競爭。甲午戰爭後,耶松船廠將發昌廠作為兼併的對象。在與耶松船廠的競爭下,發昌廠連年虧損,工人減至60餘人。1899年,難以維持,不得不交由耶松船廠租辦。1900年,又被迫以4萬元的低價把工廠全部賣給耶松船廠,只保留髮昌五金店。發昌廠被吞併後,方逸侶出任德商禪臣洋行買辦,1905年起任江南製造總局委員。1906年,其父在上海去世,同年發昌五金店關門停業,曾盛極一時、歷時40年的發昌號完全退出歷史舞台。發昌廠的舊址是今上海東大名路南端上海遠洋運輸公司。
民國19年(1930),其在上海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