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諸

方諸

方諸是漢語辭彙,出自《淮南子·覽冥訓》,解釋為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諸
  • 注音:fānɡ zhū
  • 出處:《淮南子·覽冥訓》
  • 解釋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 別稱:方諸
字典解釋,解釋,

字典解釋

方諸(方諸)又名方諸水

解釋

  1. 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子·覽冥訓》:“夫陽燧取火於日,方諸取露於月。” 唐 陸龜蒙 《自遣》詩之十五:“月娥如有相思淚,秪待方諸寄兩行。” 明 李東陽 《又和王世賞韻》:“天臨華蓋春星近,月照方諸夜水清。” 清 龔自珍 《捕蜮第一》:“又用方諸取月中水洗眼,著純墨衣,則人反見蜮,可趨入蜮羣。”
方諸具體器型如何,早在東漢已無定論。以鄭玄為代表的一派認為,方諸為銅鏡。《周禮·秋官》上書:“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鄭玄做註:“鑒,鏡屬。”《周禮·考工記》云:“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鄭玄注云:“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鄭玄認為,方諸是“鑒”,屬於一種可以從日月中提取火、水的鏡子。以銅、錫一比一的比例鑄造。一派以許慎為代表,認為方諸是石杯。慧苑《華嚴經音義》引許慎註:“方諸,五石之精,作圓器似杯,仰月則得水也。”“五石”泛指各類石材,石之精華一般指美玉。許慎認為方諸是用美玉雕琢成碗或杯的器具。另一派以高誘為代表,認為方諸是大蛤。《淮南子》云:“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高誘注云:“方諸,陰燧大蛤也。熟摩拭令熱以向月,則水生。”方諸,又叫陰燧,材質來自大個的蛤。三派的共同處是取水的方法相同,都是在月明無雲的秋夜,將方諸放在室外,就可凝結出數滴乃至數升水。
但是,在具體實踐中,鄭玄一派的方諸銅器說並沒有成功實踐過。《唐會要·封禪》記載:“陰鑒形如方鏡,以取明水……以陰鑒取水,未有得者,嘗用井水替明水之處。”用銅鏡取水從沒取得,在封禪儀式上只能用井水代替。因為在實際情況下,露水凝結條件有二:一是需要晴朗的秋夜,雲層使地面溫度下降緩慢,會影響露水的凝結。二是結露的材質必須是導熱性差的物體,易受熱的物體不容易結露。枯枝、瓦片上易形成霜露,金屬易受熱,不易凝結霜露。這樣反倒是許慎、高誘的說法可信度更高。
在1983年廣州發掘西漢南越王墓,墓主趙昧的隨葬中發現一件銅承盤高足玉杯。同時代的漢武帝也曾造承露盤。《太平御覽》:“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作甘泉通天台……上有承露盤擎玉杯,承雲天之露。”漢武帝的叔叔淮南王命人作《淮南子》,也記載方諸取水之事,雖然並沒有說明方諸的材質。但在西漢時期,用玉杯取露是有事實依據的。從古人“同類相應”一說理解,日屬陽、月屬陰,火為陽、水為陰,銅以火鍛造為陽,玉生於地底為陰,以玉向月承水比起以銅鏡承露更符合陰陽之道。
西漢南越王墓銅承盤高足玉杯西漢南越王墓銅承盤高足玉杯
相對於有史料依據的玉盤承露,在實際生活中陶盆、木碗等器具凝結露水的現象在這些器具誕生並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就已經出現了。方諸被廣泛理解為“”,“鑒”並不僅有“銅鏡”這一種詞義,它本義是用來盛冰盛水的大盆。鑒最初是陶製,到了春秋時期才出現青銅鑒。因此,方諸在早期器型材質接近於陶盆,隨著玉器的廣泛套用,貴族階層用玉杯取代了陶盆,並留下來史料記載。但玉器並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陶器又太過粗糙,廉價蚌殼就得到了人們的青睞。蚌蛤是水族,屬陰,還有“滄海月明珠有淚”的典故,與“月”聯繫得更加密切。貝殼打磨之後盈潤有光澤,人們用來製作螺鈿鑲嵌,這種看似玉質的材料有時也被古人歸為玉器一類。
2.傳說中仙人住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正四方,故謂之 方諸 ,一面長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東西面又各有 小方諸 ,去 大方諸 三千里, 小方諸 亦方面各三百里,周回一千二百里,亦各別有青君宮室,又特多中仙人及靈鳥靈獸輩。” 南朝 梁武帝 《上雲樂·方諸曲》:“ 方諸 上,上雲人。業守仁,摐金集 瑤池 ,步光禮玉晨。霞蓋容長肅,清虛伍列真。”《雲笈七籤》卷七八:“縱賞三清,遨遊五嶽,往來 圓嶠 ,出入 方諸 。” 清 繆艮 《沉秀英傳》:“ 秀英 香消玉損,已返 方諸 。”
3.方諸是一種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諸,反覆摩擦蚌殼使其發熱,再把貝殼對著月亮放好,能得到水二三小合,這種水就如同清晨的露水,清明純潔,即是方諸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