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方望
- 所處時代:東漢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平陵
- 去世時間:25年
- 主要作品:《辭謝隗囂書》
- 主要成就:輔佐隗囂,擁立劉嬰為天子
- 史料記載:《後漢書》 《資治通鑑》
人物生平,辭謝隗囂書,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新末天下大亂,天水人隗囂被眾人推立為上將軍之後,遣使聘請平陵人方望做軍師。方望至,向隗囂建議說:“足下想要承天命順民心,輔漢而起事,今更始立在南陽,王莽還據守長安,雖想以漢的名義行事,其實沒有接到漢的命令,將用什麼讓眾人相信呢?應當趕快建立高祖廟,稱臣奉祀,所謂’神道設教’,求助於人神。而且禮因時不同而有增刪變易,樸實與華麗並沒有常規。削地以開兆域,雖然是茅屋土階,也可以表示肅敬。雖然簡陋沒有物質設備,神明不會離開這裡的。”隗囂聽從其言。
更始二年(24),遣使徵召隗囂及隗崔、隗義等。隗囂準備朝見更始,方望以為更始前途還不可知,堅決阻止,隗囂不聽,方望寫信辭謝而去。
東漢建武元年(25)正月,棄離隗囂的方望見“更始政亂,度其必敗”,便對安陵人弓林等說:“前分封安定公的孺子嬰,是漢平帝的後代,因王莽篡政而沒有做漢主,如今天下人皆言,劉氏當受命,我等何不立他為王,謀取大功?”弓林等人都很贊成。於是,赴長安求得了孺子嬰回來,“聚黨數千人”在臨涇城(今鎮原)立為皇帝。方望做了總理庶務、輔佐君王的丞相,弓林當了掌管四方兵事和賞罰的大司馬,孺子嬰是漢宣帝的玄孫,是漢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立“為皇太子,號曰孺子”。孺子嬰臨涇立帝,遭到了同姓復辟王朝劉玄的竭立反對。不久,更始政權遣丞相李松入安定,摧毀了這個復辟勢力。孺子嬰、方望、弓林等人都被誅殺。
辭謝隗囂書
足下將建伊、呂之業,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創,英雄未集,以望異域之人,疵瑕未露,欲先崇郭隗,想望樂毅,故欽承大旨,順風不讓。將軍以至德尊賢,廣其謀慮,動有功,發中權,基業已定,大勛方緝。今俊並會,羽翮比肩,望無耆之德,而猥托賓客之上,誠自愧也。雖懷介然之節,欲潔去就之分,誠終不背其本,貳其志也。何則?范蠡收責句踐,乘偏舟於五湖;咎犯謝罪文公,亦逡巡於河上。夫以二子之賢,勒銘兩國,猶削跡歸愆,請命乞身,望之無勞,蓋其宜也。望聞烏氏有龍池之山,微徑南通,與漢相屬,其傍時有奇人,聊及閒暇,廣求其真。願將軍勉之。(《後漢書·隗囂傳》,「更始二年,遣使征囂。囂將行,方望以為更始未可知,固止之,囂不聽。望以書辭謝而去」。又見袁宏《後漢紀》,小異。)
史籍記載
囂既立,遣使聘請平陵人方望,以為軍師。望至,說囂曰:"足下欲承天順民,輔漢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陽,王莽尚據長安,雖欲以漢為名,其實無所受命,將何以見信於眾乎?宜急立高廟,稱臣奉祠,所謂'神道設教',求助人神者也。且禮有損益,質文無常。削地開兆,茅茨土階,以致其肅敬。雖未備物,神明其舍諸。"囂從其言。
------- 《後漢書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更始二年,遣使征囂及崔、義等。囂將行,方望以為更始未可知,固止之,囂不聽。望以書辭謝而去。
------- 《後漢書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春,正月,方望與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嬰為天子,聚黨數千人,居臨涇。更始遣丞相松等擊破,皆斬之。
-------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漢紀三十二》
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劉嬰為天子。初,望見更始政亂,度其必敗,謂安陵人弓林等曰:"前定安公嬰,平帝之嗣,雖王莽篡奪,而嘗為漢主。今皆雲劉氏真人,當更受命,欲共定大功,何如?"林等然之,乃於長安求得嬰,將至臨涇立之。聚黨數千人,望為丞相,林為大司馬。更始遣李松與討難將軍蘇茂等擊破,皆斬之。
------- 《後漢書卷十一 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