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峪村

方峪村

方峪村隸屬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位於大峰山齊長城西南的山峪。是一個原汁原味、非常值得看的深山古村。到了方峪,遊客能體會到安靜、古樸的感覺,散發著百年氣息的古韻。

2016年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等部門公布方峪村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方峪村
  • 外文名稱:The valley village
  • 別名:石頭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 
  • 電話區號:0531 
  • 郵政區碼:250302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
  • 人口:1700
  • 氣候條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峰山齊長城景區,長清齊長城旅遊區,黃崖山山寨
  • 火車站:濟南張夏火車站,萬德站,青楊站
  • 車牌代碼:魯A-Y
  • 行政區號:370123
建制沿革,歷史文化,地圖信息,

建制沿革

方峪村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是一個原汁原味、非常值得看的深山古村。這個村子名氣比起聲震海內外的章丘朱家峪差遠了,甚至很多濟南人都不知道在哪裡,來過的人更少。到方峪,遊客能體會到安靜、古樸的感覺,散發著百年氣息的古韻,旅遊質量不亞於未開發前的朱家峪。大山裡的方峪地形就像個大葫蘆,從葫蘆口裡進去就進村了。村口附近有塊石碑,上邊刻著“重修觀音五聖堂”碑,上刻碑的來歷:肥邑縣治西北六十里……地號王峪,方世長居其間,中有觀音堂,配以五聖……戊申歲大震以致此堂傾圮……方氏父子不忍坐視,遂謀於族眾,各捐資財……於是興工整理,不日而功告成……大清康熙八年。由此可見,歷史上方峪屬於清朝肥邑縣管轄。
據老年村民和家譜等資料介紹,這個村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代。而這個觀音五聖堂一直存在到上世紀70年代才被毀壞。方峪村90%的村民都姓方,其始祖是明代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至今已有近600年。而之前村名叫王峪,由於方氏移民建村,村名才改為方峪。

歷史文化

進到村里,才逐步體會到古村的味道。這裡簡直就是石頭城:路面是石頭鋪的,房屋是由石頭壘成,不僅僅正屋、廂房是,連大門口的拴馬樁、門樓、院子鋪的、房頂上蓋的,全是石頭!石頭的功效一直擴展到石碾、石磨、石凳子、石缸、石灶台……筆者就是沒見到石頭碗筷,否則就可以坐下來直接開石頭宴了。這景象看得初來者目瞪口呆:山上有石頭不假,可要是靠山吃山到這個境界,可真是極致了。
這裡的大街小巷寬的可走車,窄的只能走人,沿山坡曲折分布,高低錯落有致,古村因此別有格局之妙。街巷基本都鋪著光亮的石板,許多石板被車輪壓出了光亮的車轍,仿佛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大街兩側的石頭房子大多數為一兩百年了,三百年的也有。據說這裡人修老房子基本不用動地基和主牆壁,換換房頂就行。一些幾百年的老房子因為廢棄,房頂塌了,但那堅實的山牆和牆垛子依舊堅實地立著,看起來就是再過幾百年不倒也正常,如同山里人的脊樑一般堅硬。
村裡有個當地人說的稀罕物之一——大石碾。一般農村的碾盤直徑只有1米多,一個人就能推得動。而方峪村的大石碾盤直徑近2米,石頭滾子更是驚人,倆人推著也費勁,據說主要靠驢子拉,如今被保護在一個老石頭房子裡,供全村使用。如今該變成文物保護起來了吧。
村里還有個稀罕物,就是古水井。這個村南的古井口被一塊大石板覆蓋,上有三個井眼。井口上的石板被井繩磨出了深深的凹槽。沒有幾百年的摩擦,不磨斷幾百上千根麻井繩,出不來這么深的井繩槽。
古井旁有一石碑,記載著水井的來歷。僅存的半塊碑石上,刻著80多個人名,表明水井是由當時的村民捐資鑿成的。村里人就石碑上所記載捐獻和鑿井人名的輩分推算,該井是乾隆年間所立。幾百年來,因為此井水深長年不枯,養育了全村人,遇到旱年,其他井都幹了,上千人就得在此處排隊打水。因為人太多,等的時間太長,為此還修了個打水等候專用簡易廁所!這個村子有意思吧?
神奇的事還有,井口北側是一株古槐,據說比古井歷史還要早200年,靠著井水滋潤,幾百年了還活得枝繁葉茂有滋有味。
這個原汁原味的石頭村,極受攝影愛好者歡迎。據一些影友說,在這些背景前拍美女照,一般女孩都能拍成貂蟬,因為古村的襯托感強,女孩的肌膚與堅硬古老的石頭對比強烈。
到方峪這種古村玩,我的看法是老村民活得都不容易,看到街上路邊賣菜賣南瓜的老太太,堅決多買,不講價,拉回家做菜熬粥都很好吃,綠色環保無污染。到了中午就在那村里吃點山野飯,也給村民創點收。山里人家替我們保存了這么好的一個古村落,大家稍微破費點,值得。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長清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