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大鍋餅

方城大鍋餅

山東省費縣的方城大鍋餅,在當地可謂家喻戶曉的美食。它用料上乘,做工獨特,入口筋道,滿嘴噴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城大鍋餅
  • 主要食材:麵粉
  • 分類:魯菜系
  • 口味:乾香甘美,可口開胃
菜品特點,菜品介紹,製作過程,

菜品特點

硬而不艮,乾香甘美,可口開胃,充飢耐存,久食不厭。

菜品介紹

相傳,鍋餅產於濰坊一帶,爾後傳到臨沂地區。鍋餅是一種很受廣大民眾歡迎的風味麵食,在費縣已有幾百年的製做歷史。到了近代,方城鎮的麵食師傅,精工製做,逐漸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方城大鍋餅。方城大鍋餅的製做保持了傳統的製作工藝,一般用八成精細麵粉加二成老酵面及適量食用鹼和成麵團,經過反覆槓壓,搓好揉勻,擀成2公斤左右,厚薄適中的大餅, 放在平鍋內烙成淡黃色,再用溫火烤得熟透即成。其特點是:硬而不艮,乾香甘美,可口開胃,充飢耐存,久食不厭。因而揚名四方,倍受歡迎。
方城大鍋餅的外殼厚實且堅硬,很有嚼頭,很多人特別喜歡吃外皮,酥香且耐吃,經久不厭。牙口不好的人吃起來會很辛苦,不過可以拿來磨牙;鍋餅的內瓤是很軟和的,一層一層的,有十幾層之多,香軟易嚼,口齒生津,絕對管飽。鍋餅的另一種吃法,即是與臨沂名吃“糝”搭配,是道名吃。方城大鍋餅一般都是7斤左右,因為分量十足,都是切成塊賣,沒人會買一整個鍋餅,除非家裡人多,否則是要吃好幾天的。
方城大鍋餅

製作過程

打鍋餅卻是個力氣活,非身體強壯、耐性十足的男子莫屬。早年,凡打鍋餅的人家,主婦首先把小麥淘淨。曬到九成乾,用人力或套上牲口上石磨碾細。然後使馬尾籮,籮出頭等白面。
翌日,男人凌晨即起,先和面後生爐子,於是,大半天的活兒便拉開序幕。
做鍋餅不能用死面(沒發酵),但也不可全用發麵。有經驗的人會在頭一天晚上臨睡前,用溫水在瓷缸里先把面頭(老面引子)發上。早晨接面時,按每個鍋餅六七兩比例,一斤乾麵使三兩水將面和好。而後五斤一個劑子,放在面案上用槓子(一米見長,可把粗的木槓以鐵鏈銜接在案板上)反覆碾壓。要想筋道好吃,每塊面必須壓上四五百下才行。
最後揉成團,擀到厚約一寸,跟鍋底深度(平鍋)相仿時,雙手重疊搓出勻稱方格花。之後,用指尖沾點兒花生油稍微一抹。掌心朝上托起面坯來個漂亮的空中翻,正好把有花的一面貼在鍋底上。接著,再拿根筷子天女散花般戳些小孔。這么一來,鍋餅透氣熟得快。
烙鍋餅要文火,這樣受熱均勻,故師傅們會找人用鐵板做個帶支架的圓盤,上麵攤層河沙,放爐膛里好隔熱。至於鍋蓋也頗有講究,要以紙板作底層,再加兩個秫秸蓋頂釘在一起用。一般只要火力得當,一個鍋餅半小時就能熟透。其中二十六七分鐘烙有花的一面,剩下的時間翻過來用木塊壓著轉兩圈,再蓋上蓋子大點兒火,即可出鍋。
方城大鍋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