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環謁(yè)於邑(yì)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chèn)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mǐn)然眾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fú)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yé)?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有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的給他,他立即寫出四句詩,並且寫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為主題,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給他指定物品他便能立刻作詩,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讚賞的地方。同鄉的人對此感到驚奇,漸漸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父親把這種情況看作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鄉的人,不讓他讀書。
我聽說這件事已經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到家鄉,在舅家見到了仲永,他當年十二三歲。讓他寫詩,他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家問起仲永的情況。舅舅回答說:“他已經成為普通的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通過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終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天資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而那些不是天資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字詞註解
1.傷:哀傷,嘆惜。
2.金溪:地名,今指江西金溪。
3.世隸耕:世代耕田為業。
4.嘗:曾經。
5.書具:書寫工具,指筆、墨、紙、硯等。
6.對此(感到)詫異。
7.旁近:附近。這裡指鄰居。
8.自為其名:自己在詩後署上了名字。
9.收族:意思是使同族人按照輩分、親屬的宗法關係和諧的相處。收:聚、團結。
10.自是:從此。
11.立就:立刻完成。
12.文理:文采和道理。
13.邑人:同縣的人。
14.稍稍:漸漸。
15.賓客其父:用賓客的禮節款待他的父親。賓客,這裡是以賓客之禮相待的意思。
16.乞:求取,討取。意思是花錢求仲永題詩。
17.利其然:認為這樣是有利的。
18.扳(pān):通“攀”,拉扯。
19.環謁(yè):到處拜訪。
20.明道:宋仁宗年號(1032-1033)。
21.先人:這裡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22.稱(chèn):相當,符合。
23.泯(mǐn)然眾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了。眾人,常人。矣,語氣詞。
24.王子:王安石的自稱。
25.通悟:通達聰慧。
26.受之天:“受之於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27.賢於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勝過,超過。才人,有才能的人。
28.受於人:指後天所受的教育。天、人對舉,一指先天的稟賦,一指後天的教育。
29.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30.彼其:他。
31.得為眾人而已耶: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
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北宋
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他一生寫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會問題的作品。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有的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有的風格雄健峭拔,修辭凝練,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對後來宋詩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著有《
臨川先生文集》。
作品賞析
本文通過“聞——見——聞”依次寫出仲永才能變化發展的三個階段,語言也十分精當。敘事部分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過程,議論部分也不過七十餘字,文中的每一詞、句都有其確切的表達作用,而不是可有可無。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貫、身份、姓名、家世,這不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紹,而且“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託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為方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點出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第二段敘事極為簡要,交代了方仲永後來的變化和結局。結尾的議論部分,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道理
本文借仲永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方仲永最後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從鄉鄰的角度來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其二,從其父的角度來看,“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其三,從方仲永本身來看,“受於人者不至也”(不用原文也可說沒有上進心,不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