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新馬橋鎮隸屬於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地處東經117°15'--117°27',北緯33°06'--33°12'。位於固鎮縣南部,南距蚌埠市中心僅20公里,北距固鎮縣城15公里,北以懷洪新河為界與
連城鎮相鄰,東與
王莊鎮以隔子溝為界相望,南與蚌埠市
淮上區曹老集搭界,西與
懷遠縣接壤。
京滬鐵路、京滬高鐵,S101省道縱貫南北,距蚌寧、合徐高速公路入口僅10分鐘車程,水陸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行政區域面積134.31平方千米(2017年),可耕地面積95540畝,轄16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和省棉種場等6個省、市、縣直屬單位,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鎮人口60231人(2017年)。
該鎮農業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東面緊臨聞名中外的王莊花生市場,是著名的花生、棉花、蔬菜生產之鄉。養殖業發展迅速,特別是沿懷洪新河低洼地淡水養殖業發達,水產品產量居全縣前列,農民比較富裕。從1999年---2003年先後實施3期黃淮海農業重點項目治理,共治理農田5萬畝,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惠民富農的民心工程。
歷史沿革
新馬橋以鎮駐新馬橋集前三字命名,新馬橋集名源於新馬橋車站。明初在禹廟鋪東邊河上架設木橋,以通信馬,名曰馬橋,不久被洪水沖毀。洪武二十四年,又在原基建一座石橋,改名徐馬橋,後又被洪水淹沒(該橋至今猶存)。為了避免水患,便在徐馬橋西9.3公里處重建大橋(木質),名曰新橋(老新橋)。1911年津浦線通車後,在今新馬橋建車站,以其西邊的新橋命名(1920年新橋站起集),1923年該站因與上海附近車站同名,便取徐馬橋、新橋各一字改名為新馬橋車站,新馬橋集由此得名,其名稱沿用至今。該鎮1931年為靈璧縣南二區(區公所駐連城集)的新馬橋聯保管轄,1945年新馬橋聯保改為新馬橋鄉。建國後仍設此鄉,1958年建新馬橋公社,由新馬橋、盧渡兩個大隊組成,1959年改為淝光公社,1962年再設新馬橋公社,1983年改為新馬橋鄉,1992年撤區並鄉時,新馬橋合併韋店、仁和集兩個鄉成立新馬橋鎮,2004年5月行政區劃調整,原磨盤張6個村1個居委會整建併入新馬橋鎮。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新馬橋鎮地處準北平原南部,處於郯(城)廬(江)斷裂帶兩側,海拔為19.8---19.2米,地勢副平坦,北高南低,地勢由東南逐漸向西北懷洪新河沿岸傾斜。全鎮崗地,灣地較多。全鎮地表水資源較豐富,懷洪新河貫穿全境,有大中小溝10多條。
土壤
該地的土壤主要分為黑土、白土、黃白土、黃黑土、黃泥土等。
氣候
該地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冷熱顯著,雨水充沛,無霜期在220天左右,日照時數全年平均為2251.2小時,六月、八月日照時數最多,分別為220.7小時及229.7小時,根據歷史資料記載該地區最高氣溫44.50℃,最低氣溫-21.9℃,年平均溫度15.9℃,年降水是天610--1500毫米之間,最大日降雨量130毫米以上,而多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三個月期間。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該地區自然條件優越,這塊土地適宜生長許多類生物。
①植物
糧食作物:小麥、大麥、大蕎麥、大豆、高粱、山芋、扁豆、豌豆、爬豆、紅小豆、綠豆、水稻、蠶豆等。
經濟作物:花生、棉花、紅麻、薄荷、菸草、油菜、芝麻等。
蔬菜類:白菜、韭菜、蘿蔔、茄子、豆角、辣椒、大蒜、梅豆、西紅柿、馬鈴薯、地瓜、洋蔥、大蔥等。
瓜果類:冬瓜、西瓜、南瓜、北瓜、葫蘆、甜瓜、桃、李、杏、梨、棗、石榴、柿子、菱、藕等。
野生藥材:半夏、牛步連等。
樹木:柳樹、大觀楊、沙蘭場、法梧、泡桐、椿樹、刺槐、榆樹等。
②動物
禽類:各種家禽、鳥類、魚類、蟲類等百餘種野生動物。
國民經濟
綜合經濟
到2004年底,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5.1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96億元,工業產值實現2.44億元,第三產業實現7300萬元;全鎮財政收入40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22元。
鄉鎮企業
截至2004年底,全鎮共有鄉鎮企業個數26個,其中工業企業21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529人,其中工業企業477人,鄉鎮企業中高級技術人員數人,鄉鎮企業收入總額2100萬元,年淨利潤總額萬元,鄉鎮企業實現稅金總額200萬元。
農業經濟
2004年底新馬橋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3440公頃,糧食產量達27373噸,油料生產面積3667公頃,產量達17042噸,棉花播種面積3400公頃,產量達1922噸,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2667公頃,產量達100000噸。
公共服務
教育
該鎮鎮區設有完全中學1所,國中1所,國小23所,幼稚園2所,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鎮在校生11100餘人人。國中教師名,國小教師名。學入學率99.7%,國中入學率95%。
醫療衛生
該鎮區有規模較大的鎮衛生院2所。
新馬橋衛生院經過發展,已初具規模,是集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有專業技術人員40餘名,設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中醫科、骨科、防疫科、口腔科等臨床科室。編制床位30張,擁有X光機、B超、收電、高頻電力、電動吸引器、光電比色計、顯微鏡、萬能手術床、軍醫療設備,固定資產75萬元,業務用房平方米,占地面積畝。是該鎮五萬多人的醫療服務中心。
文化科研體育
⑴廣播方面
有房屋6間,有550W擴大機6台,275W擴大機4台,機器輸出總功率4000W,高音喇叭200隻,水泥方桿800棵。
⑵電視方面
有線電視前端設備二套,能向街道有線電視戶傳送電視節目,已發展有線電視戶800多戶。
⑶文化方面
有文化活動場地500多平方米,有業餘文藝演出隊二支,“雙百工程”已在施工中。
基礎設施
對外交通與道路
該鎮區對外交通方式主要是公路運輸,京滬線從境內穿過,設有四級貨運站。
⑴公路:101省道自南向北穿過該鎮,在鎮域內約10公里。
⑵鐵路:京滬線在鎮域內與101省道平行,長度約為10公里。
給水排水
⑴給水: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
⑵排水方式為合流制,污水處理方式 隨意排放,沒有處理。
電力
⑴新馬橋變電所位新馬橋東街、為35KV變電所,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正式職工26人,電源為單迴路,35KV因一所出線35 KV一回,10KV主線10回,年供電量萬度。
⑵供電線路:鎮域35KV輸電線路長度14.7公里,10KV輸電線路92公里,低壓線路267公里。鎮區匯流排路長度12.1公里,其中10KV線路3.3公里,低壓線路8.8公里。
行政區劃
新馬橋鎮下轄村社:
特色產業
新馬橋鎮農副產品十分豐富,每至收穫季節,這可忙壞了該鎮的
農民經紀人,他們每天聯繫各地的經銷商前來拉貨,組織養殖戶把泥鰍、河蟹、龍蝦、花生、大米等農副產品進行分類,按級論價。由於這些農民經紀人善於找市場,抓信息,爭做農民與市場的“紅娘”,為該鎮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該鎮還出台了鼓勵社會各界創辦民間流通組織優惠政策,廣大農民中蘊藏的搞活流通的積極性迅速迸發,活力大增,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民間農民經紀人如雨後春筍般發展。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全鎮就有近百名農民經紀人走南闖北搞起銷售。
新馬橋鎮農民經紀人大多從小商小販起家,在多年的市場摸爬滾打中逐漸做大,並湧現出一批“領跑人物”。他們根據不同的季節,到外地推銷不同的農產品,夏秋兩季,是
泥鰍、龍蝦、河蟹等水產品大量上市的季節,由於該鎮水資源的優勢,生產出的水產品個頭大、質量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他們看到這裡潛在的巨大商機,勇做市場“探路人”,短短几年裡,他們四處聯繫,到上海、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考察市場,與多家大型飯店建立了穩固的供銷關係。冬季和夏季,他們又利用農閒季節,到中國各地推銷大米。同時,他們又帶回外面的信息和市場行情,使當地農民有的放矢的生產出適銷對的農產品,適應市場需求,促進了鎮經濟的蓬勃發展。
新農村
新馬橋鎮圍繞新農村建設,始終把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作為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普及教育,又組織開展了“文明進村莊,共建新農村”活動,一批鎮直機關文明單位與全鎮19個村居自髮結成共建對子。該鎮已開展送科技、送信息下鄉120多場次,新建、改建村級道路近120華里,資助困難學生,困難家庭230多個,解決了許多農民關心的困難問題,許多農民踴躍爭當文明戶,有力地推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固鎮
供電公司組織人員,對該供電區域798戶“戶戶通電”工程的用電客戶進行周年回訪,深入了解“戶戶通電”客戶的用電情況,聽取客戶對服務工作的意見,解決用電存在的問題。
2006年“戶戶通電”工程通電的798戶用電客戶,一年來,戶月均用電量15-20千瓦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