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記《大公報》再研究

新記《大公報》再研究

《新記〈大公報〉再研究》是俞凡創作的文化教育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8月。

該書以《大公報》與蔣介石及其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的關係為主線,以檔案文獻為基礎材料,配合時人筆記、日記、回憶錄及《大公報》新聞與社評等材料,對該報歷史進行再研究,並對該報自身的性質及其歷史上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再評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記《大公報》再研究
  • 作者:俞凡
  • 首版時間:2016年8月
  • 字數:489千字
  • 類別:文化教育類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蔣介石與新記《大公報》主要幹部如張季鸞胡政之吳鼎昌王芸生等人之間的交往為主要考察對象,結合《大公報》不同時期的主要社評及新聞,對該報的歷史進行了再考察,揭示了《大公報》與蔣介石所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由相互試探到密切合流再到產生分岐最終決裂的歷史過程。

作品目錄

前言 新記《大公報》的歷史地位及學術價值
第一章 新記《大公報》學術史
第二章 試探時期(1926—1933)
第一節 大陸地區研究史述評
第二節 台灣地區研究史述評
第三節 新史料的出現及本書研究方法
第一節 續刊之初的新記《大公報》與蔣政府
第二節 初次齟齬——馮玉祥通電事件
第三節 《大公報》與蔣政府間的相互試探
第四節 “九·一八事變”與《大公報》“明恥教戰”的宣傳
第三章 合流時期(1933—1941)
第四章 分歧時期(1941—1946)
第一節 初次合作——熱河事變
第二節 互動升級——福建事變
第三節 從報人到部長——“華北事變”中的《大公報》與“三巨頭”
第四節 “國家中心論”的形成
第五節 抗戰前期《大公報》與蔣政府互動之一例——汪精衛叛國事件
第一節 張季鸞去世後的《大公報》與王芸生
第二節 “飛機洋狗事件”與《青年與政治》
第三節 《大公報》購買鑄字金屬事件及戰後白報紙配額問題
第四節 20萬美元官價外匯事件
第五章 決裂時期(1946—1949)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正正堂堂,反對槍桿——勝利之初《大公報》對中共的態度
第二節 哀其不幸,怒其不做——勝利之初《大公報》對蔣政府的態度
第三節 呼籲民主,中道而行——《大公報》的政治態度
第四節 逝將去汝,何處樂土?——《大公報》與蔣政府的決裂
第一節 海峽兩岸《大公報》學術史總結
第二節 對《大公報》言論傾向變化的定量分析
第三節 《大公報》歷史上幾個重要問題的分析結論

作品鑑賞

該書提出了《大公報》與政府關係較為密切這一特點。由此作者大膽創新,以蔣介石和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王芸生以及國民政府和《大公報》間的關係作為建構該書篇章的主體脈絡。作者並不拘泥於報紙原件、時人述評以及回憶錄三種史料的束縛,發現了檔案文獻對於新聞史研究的重要價值。對於《大公報》的很多爭議都涉及它和當局的關係,所以要弄清這種關係,僅僅停留於報紙之上的言論新聞顯然是不夠的,而細緻分析他們之間私下的互動往來顯然更為重要。在該書中,作者梳理了“蔣介石檔案”中與《大公報》及其報人有關的所有材料,並且基本上都是以第一手的檔案文獻為基礎進行研究的,這樣的史料呈現對於一些爭議頗大的問題,也會提供更多評價的依據。
該書的研究方法而言,史論結合以及量化研究是該書的特色。在分析方面,無論是時局背景的介紹,還是人物心理的揣摩,亦或是各方關係的交待,作者都是在引用史料後及時加以分析,由此讀者對於史料的理解更為深刻。其次,作者在前人的研究之外發現了量化研究的重要性,在“定量只是手段,定性才是目的”的認識之下,帶著明確的問題意識,通過對24年來《大公報》的言論進行抽樣,對所用詞語在語義分析的基礎上設定態度打分原則,呈現了《大公報》與蔣介石政府關係演變的動態歷程。
在該書中,作者以一手的史料,科學的方法,獨特的視角,對很多爭議的問題進行了重新考量。在唯物史觀的指引下,作者將報紙、報人放在大的歷史環境中去剖析,對於眾多歷史事件背後,《大公報》主持者與當局者的互動往來進行了細緻的查證。此外,在量化分析的基礎上,作者對歷史上的有關《大公報》的諸多公案進行了再研究,對很多問題的不當認識進行了辯駁。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9年,該書獲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新記〈大公報〉再研究》
2016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8408-0

作者簡介

俞凡,男,1979年10月生,山東濟南人.博士畢業於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現任中國海洋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等雜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