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抗戰》是2005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平。
基本介紹
- 書名: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抗戰
- 作者:何平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4月
- 頁數:209 頁
- 定價:28 元
- ISBN:9787501171897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抗戰》是2005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平。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抗戰》是2005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平。內容簡介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進行的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這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
朱玉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進入新華社工作,現任新華社國內部政文採訪室主任記者,以調查性報導和人物報導見長。她還是北大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代表作品 有龍膽瀉肝丸導致腎損害、早產兒氧中毒事件、安徽蕪湖紅頂商人調查等。在其筆下曾塑造過任長霞、鄭培民、宋魚水等多個重大典型人物,並曾多次參與礦難、...
1929年,畢業於哈爾濱英文學校;1939年參加八路軍,轉戰於河北、山西抗日根據地,從事革命文藝工作;1942年7月到達延安,在中央黨校學習3年,參加了延安整風運動;194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到宣化龍煙鐵礦蹲點,創作了反映工人生活和鬥爭的中篇小說《紅石山》;解放戰爭時期,楊朔擔任新華社戰地記者;1950年赴朝鮮前線...
第3集《從前線女記者到新華社“活字典”的百年人生》—高向明 怎樣做一名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黨員呢?已經百歲之齡的高向明奶奶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在她的黨員生涯中,經歷過三次思想轉正。作為愛國青年,她積極宣傳抗日救國之策,成長為一名抗日救亡青年;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最終從一名普通的...
《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是軍旅作家高建國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發於《人民文學》2015年第12期,2015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反映了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以新四軍老6團為骨幹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蘇南東路地區河湖港汊水鄉打擊敵人,開闢以陽澄湖為中心的蘇常太和澄錫虞抗日民主根據...
1942年,前往重慶任《新華日報》編輯部主任。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前往香港,復刊《華商報》,任副總編輯兼主筆,兼任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委員、報委書記。1948年,任香港新民主出版社總編輯;同年,與《華商報》記者陳海雲結婚。1949年6月,廖沫沙奉調來北平,先後任市委委員、宣傳部長、教育部長、統戰部長、市政協...
從二戰期間境外華人的抗戰史,到現代草根華人的傳奇蛇頭歷程。從馬來西亞沙撈越叢林到現代而動盪的阿爾巴尼亞,熱鬧時尚的巴黎……陳河筆下的人物在一次次的遠行中經歷著生命驚心動魄又深沉迂迴的交響曲。過去與未來,故土與異鄉,在故事中人物的回憶和遠行中,交織出動人的生命之歌。代表作品介紹 《沙撈越戰事》作 者:...
妻子:施松卿,新華社記者。長子:汪朗,媒體工作者。女兒:汪明,從事教務工作;汪朝,圖片編輯。主要作品 創作特點 主題思想 生活審美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
劫夫作曲的素材基本上源於民間,應該說民間音樂、抗戰救亡歌曲和蘇聯歌曲對劫夫的創作有很大影響。但劫夫作曲並非簡單地套用這些豐富的素材,而是化用中的“化”便生出屬於他自己的風格來。論者魯煌曰:他有“……非凡的處理歌詞的才能。無論多么拗口、參差不齊或冗長的歌詞,在他筆下都能處理得流暢通順,易於上口...
9月間,在深澤縣北冶莊頭村,王亢之根據地委書記張達的意見,寫了《黎明報》發刊詞以及如何堅持對敵鬥爭的文章,編輯了延安新華社播發的國際、國內要聞。王亢之親自同張冠倫一起用蠟紙刻寫《黎明報》的創刊號。當蠟紙才刻寫了-半的時候,敵人的“掃蕩”隊包圍了北冶莊頭村,報社遭到嚴重損失,新華社發來的稿件以及...
2019年8月,她在湖南音樂廳舉辦《琴鍵絲路——“中外作曲家筆下的中國”》萬捷旎鋼琴獨奏音樂會。9月她作為獨奏家被邀請與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及指揮家許忠合作,首次登上英國著名音樂廳巴比肯藝術中心,完成“中國之夜”系列演出。11月她完成了與香港管弦樂團及著名指揮家梵志登的首演。2020年9月初,萬捷旎應邀參演由...
到他1986年2月離開深圳為止,6年時間裡,我作為記者,與他有過多次交往。我認識梁湘是在1949年10月。那時,我在新華社第四野戰軍前線報導組,廣州解放時隨43軍進入廣州。在愛群大廈廣州市軍管會召開的接收廣州工作會議上,我看見一位身材高大,皮膚有點黑,講話聲音洪亮的年輕軍人在介紹接收廣州工作情況。有人介紹...
藤野先生的孫子藤野幸彌在2022年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曾回憶,祖母出生於商人家庭,藤野先生出身醫學世家,兩人的三觀很多時候並不一致。“祖母告訴我,有一年地震,她丟下孩子一個人從房子裡跑了出去,這件事被祖父說了一輩子。另外,祖母有時候有點大小姐脾氣,花錢大手大腳,於是有時候會嫌祖父小氣。”藤野幸彌在...
”“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這就是我們的結論。”再看解放戰爭中他為新華社寫的新聞稿: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渡江戰鬥於二十日午夜開始,地點在蕪湖、安慶之間,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鬥志,紛紛潰退。長江風平浪靜...
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討袁、護法;孫中山逝世後,領導北伐、清黨、剿共、抗日、內戰,很長時期內擔任中國黨、政、軍三方的最高領導人,位居“元首”。既和中國共產黨有過兩次合作,又兩次分裂。1949後退到台灣,既堅持反共復國,又堅持一個中國,在活過88年以後去世。在部分人的口中、筆下,他被神化、...
抗戰時期創作《夔門風雨》入選在英國倫敦舉辦的畫展,並為英國博物館收藏,刊於《中國與不列顛》一書。不少作品入選國風外重大美術作品展覽,並在《美術》《中國畫》和香港《新晚報》等發表,或被美術館、博物館、藝術館等收藏。1987年應邀赴新加坡講演並舉辦個人畫展。主要作品有《黔靈夕照》《夔門風雨》《大渡河放...
作者簡介 楊朔(1913-1968),男,是現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說家。原名楊毓瑨。山東蓬萊人。中共黨員。抗日戰爭時期寫過不少通訊和中、短篇小說。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新華社特派記者;抗美援朝時期寫出優秀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解放後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主任,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黨組常委,同時寫了大量散文。
胡喬木曾任新華社社長、人民日報社社長、國家新聞總署署長、中宣部副部長等職;喬冠華以外交家聞名於世,曾率中國代表團第一次登上聯合國大會的講台,他同時也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新聞工作者,其國際時評享譽一時。章漢夫參與籌辦《新華日報》後任總編輯,曾任新中國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李俠文曾任香港《大公報》總編輯、...
15年大規模的野外調查及文獻典籍整理,實為我國建築史學界的一大幸事。許多我們現已經見不到的古建築實物,在當時被搶救性地記錄了下來。這些偉大的成果匯集於《中國營造學社彙刊》,成為我們永久的財富,也使學社及其後的學界實踐“研究中國固有之建築術,協助創造將來之新建築”的宗旨有了重要的文獻保障。抗戰勝利...
據FEI出版社負責人 介紹,除法國外,《三毛流浪記》法文版還將在比利時、盧森堡、瑞士等國以及加拿大法語區銷售,同時,出版社正聯繫法國有關機構,希望在法國重映曾經亮相坎城國際電影節的經典影片《三毛流浪記》。 張樂平先生的兒子張慰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則表示,時值中法建交50周年,《三毛流浪記》法文版能夠在2015...
【據新華社電】2003年3月28日,長沙市100名觀眾代表以消費者的身份對一部尚未播出的電視劇《太極英雄》進行審看。他們審看後的評分和意見將決定這部電視劇的頻道和時段選擇。《太極英雄》是長沙電視台繼《雍正王朝》之後製作的又一部大型歷史傳奇電視連續劇。製作方為了充分尊重觀眾對電視劇的評判意見,採取觀眾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