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儲存與轉換先進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是湖南省科學技術廳主管的科研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能源儲存與轉換先進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主管部門: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 類別:科研平台
- 級別:省級
新能源儲存與轉換先進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是湖南省科學技術廳主管的科研平台。
新能源儲存與轉換先進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是湖南省科學技術廳主管的科研平台。主管部門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所屬地區湖南省1...
轉光與能源材料:針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需求,圍繞太陽能的利用,開展光-光轉換,光-熱轉化和光-電轉化的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研究具有轉換或儲存太陽光能的先進材料技術。為高效綠色農業中的棚栽技術,太陽能發電、供熱、蓄熱和空調技術,以及綠色能源建築等領域的發展提供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技術或產品。實驗室主任為...
1. 主持新能源儲存與轉換先進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基複合電解質中離子傳導與石墨正極型雙離子電池性能研究,項目編號:2018TP1037_201905,在研。2. 主持校級科研項目: 聚碳酸乙烯酯基電解質中離子傳導機制與雙離子電池性能研究,項目編號:E51875,在研。研究成果論文:[1] ...
學院建設了化工與材料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新能源儲存與轉換先進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高功效輕合金構件成形技術及耐損傷性能評價湖南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高溫耐磨材料及製備技術湖南省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時代新材技術中心研究生培養基地、材料類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等...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微納能源材料與器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量子工程與微納能源技術實驗室;中央與地方共建優勢學科與特色專業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湖南省示範實驗室和部省共建實驗室: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新能源與儲能運行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15年獲批,依託於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屬於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新能源併網安全運行與有效消納等核心技術攻關,以破解新能源發電預測難、控制難與調度難的問題。實驗室的建設目標是突破新能源隨機最佳化和電網適應性主動控制基礎理論、新能源與儲能運行核心控制技術,研發高...
根據2021年4月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張躍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中國國內外期刊上發表SCI、EI論文400餘篇,...
擁有能量轉換與儲存先進材料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四川省不鏽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焊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碳基儲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管工程”重點研究室、“油氣田材料”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新能源材料及技術研究中心、能源高分子材料研究...
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動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有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以及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有流程工業節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與智慧型化綜合能效管理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2個科研平台。
2006年3月—2007年3月,任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2007年3月—2017年10月,任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長。2015年9月起,先後任可再生能源併網全國重點實驗室(原新能源與儲能運行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主任 。2017年10月—2020年7月,任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骨幹成員 5、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主持 6、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主持 7、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主持 8、塑膠衛生與安全質量評價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主持 9、中國輕工業綠色塑膠成型技術與質量評價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主持 10、矽橡膠***,企業委託,主持 ...
2004年至2006年在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Joachim Maier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6年至2007年加入德國馬普協會納米能源化學重大項目任項目研究員,從事納米能源材料與納米固態離子學方面的研究工作。2006年12月入選化學所“引進傑出青年人才計畫”。2007年加入中國科學院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院重點實驗室任研究員、博士...
學院現已建成先進碳材料研究所、新結構材料研究所、新概念材料研究所、新能源材料研究所、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所、有機光電材料研究所、稀土磁性材料研究所等7個研究機構和1個智慧型製造與裝備中心。學院目前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6個,正在籌建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另外,還設有金工實習基地、材料分析測試等平台。學院...
王先友教授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力地促進了中國電化學能源儲存與轉換及先進儲能材料領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評)王先友在電化學能源儲存與轉換及先進儲能材料領域造詣頗深,對中國鋰離子電池技術及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湖南日報-新湖南評)王先友作為中國新能源領域...
王先友:湘潭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新型儲能電池關鍵材料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能源裝備及儲能材料與器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電化學能源儲存與轉換”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國家“863”新材料領域通信評審專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評價專家,國務院津貼專家。鄧國軍:現任湘潭大學化學學院院長,教育部...
2020年12月起,任合肥國家實驗室工程技術部主任。2021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陸亞林的研究方向為:大科學裝置相關技術研究;基礎前沿研究—複合多參量量子功能材料;先進探測技術研究等 。陸亞林在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納米能源材料、光電子學及器件、先進譜學測量、太赫茲技術等研究領域...
2021年10月,任福州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工程研究院院長。202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久俊的研究領域涉及物理化學、材料學、電化學、電分析、電催化、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光電化學以及感測器等各個方面。主要集中於電極材料和電極催化劑,電化學能源轉換和存儲...
2001年1月—2003年5月在德國馬爾堡大學高分子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3年6月—2004年5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工系做訪問學者;2004年—2018年任江西省新能源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昌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昌大學高分子研究所主任;2014年—2018年任南昌大學化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任東華大學材料科學...
張聯盟,1955年1月23日出生於湖北天門,功能梯度複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特種功能材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聯盟於1978年從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獲得武漢工業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學位;1986年至1988年擔任武漢工業大學矽酸鹽工程系粉體教研室主任...
為廣東省省長經濟顧問,廈門市人民政府南強投資顧問,廣東省政府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諮詢委員會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專家組組長,廣東省氫能技術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雲浮分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嘉庚)創新實驗室諮詢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氫能專家委員會...
2010.5-2011.9 日本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NIMS) 環境再生材料研究中心NIMS博士後,導師Jinhua Ye教授。2005.9-2010.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能量轉換重點實驗室碩博研究生,導師劉杏芹教授、孟廣耀教授;其中2008.9-2009.12在英國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化學院聯合培養,導師John TS Irvine教授。
2023年3月,擔任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副局長(掛職)。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陳蓉圍繞著原子層沉積、納米顆粒製備、薄膜工藝與設備開發,承擔了多項新能源與微電子相關項目的研究。承擔項目 截至2022年5月,陳蓉先後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973)青年科學家...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2015)•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2015-)•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理事(2010) • 天津智慧財產權審判技術諮詢專家(2012)• 矽酸鹽學報編委(2016)• 天津大學學報編委(2010) • 南昌大學宜春鋰電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專家委員會(2011)• 陶...
2020~ 塑性成形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21~ 大飛機先進材料創新聯盟 副秘書長 2021~ 汽車用鋼開發與套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學術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 薄板結構智慧型製造 金屬塑性成形理論與數值模擬 等材-增材複合成形技術 新能源汽車電機製造技術 所獲榮譽 (1) 2009上海交通大學SMC晨星優秀青年教師...
包信和主要從事能源高效轉化相關的表面科學和催化化學基礎研究。 卜顯和 卜顯和,男,1964年出生於遼寧省朝陽市,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金屬與分子基材料化學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卜顯和於1986年從南開大學化學系畢業;1992年獲得南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獲得日本廣島大學藥學...
2016年回國,在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蘇州研究院羰基合成和選擇性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任特聘副研究員,與研究院副院長李躍輝研究員組成科研團隊開展相關合作。2018年加入南昌大學高等研究院。現任南昌大學高等研究院全職研究員,南昌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副主任(掛職)。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聚焦於基於先進材料的光/電催化劑...
彭海琳主要從事二維材料物理化學與新能源納米技術研究。人物經歷 1978年,彭海琳出生於湖南湘鄉。1996年,從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理科實驗班畢業。1996年9月—2000年7月,就讀于吉林大學化學系,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2000年9月—2005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師從劉忠范教授,畢業並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
緩解了傳統半導體材料在性能和集成度方面的局限,解決中國在信息、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需求。”(華中科技大學評)“翟天佑熱心學術,潛心專研,重視教學,創新教學方法,鼓勵本科生走入實驗室,親自帶領學生開展生產實習。”(華中科技大學“十佳青年教工”頒獎辭)
2009年7月進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多相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化學與套用技術課題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納米顆粒的可控合成與量產製備技術,新型納米節能材料、能源轉換材料及套用技術等。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1項,中科院國防科技創新基金1項,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部署項目1項,企業合作...
1.支持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拓展發展空間。支持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優勢科研平台在合作區建設微電子、智慧城市、轉化醫學、先進材料、新型能源等研發中心和聯合實驗室,按照“一事一議”給予建設資助。2.孵化項目支持。對經澳門高校推薦併入駐其產學研示範基地孵化的項目,給予一次性20萬元資助,每個澳門高校每年可推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