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學讀本

新科學讀本

《新科學讀本》是2006年3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劉兵。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科學讀本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35頁
  • 開本:32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劉兵
  • 出版日期:2006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1073526
圖書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目錄,

圖書簡介

薈萃名家名作融通科學人文開啟理性思維培育科學精神 ·突出科學與人文的交融 ·突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突出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聯 ·突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現行中國小自然課、科學課、數學課、物理課、化學課、生物課和地理課的必要延伸和超越。

內容簡介

本書入選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九大部委和人民團體

圖書目錄

一、何為科學
“科學”一詞的由來
科學的性質
數學的性質
技術的性質
科學:它本身可不可以被研究?
二、數學的魅力
數學家怎樣做研究
老數學家的忠告
天才數學家華羅庚
怎樣做數學家
三、真假科學
都是“古盜鳥”惹的禍
永動機能造成嗎?
識別偽科學
巴爾的摩事件
四、科學人生
霍金:駕駛輪椅到永恆
公眾科學家費恩曼
確定經度的故事
如願以償跟隨大師
樹梢上的女科學家
呂植——走近大熊貓的女孩子
五、科學與藝術
美與物理學
音樂與數學
美與天文學
藝術與科學
六、品味經典
力學的基本概念
血液的循環
電與磁
生物的進化
什麼是相對論?
萬有理論
七、伽秘略案件
舞台上的伽利略
天地三人談
審判伽利略

文摘

“科學”一詞的由來
新教來華與近代科學傳入
明末清初,西方科學知識傳人中國,主要是由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維繫的。1724年之後,僅有少數傳教士被允許在北京和廣州兩地居留。從此直至1860年,天主教在中國被禁止。乾隆帝雖然極好西洋器物,但堅持禁教,僅允許少數有專長的傳教士在清朝宮廷為他服務。乾隆三十八年(1773),羅馬教皇解散了耶穌會,給在華傳教士以沉重打擊,主要由他們維繫的中西科學交流瀕臨中斷。
而正是在此期間,歐洲由於科學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和產業革命的興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8-19世紀初葉的西方科學。除了數學、天文學等學科有顯著的進步之外。尤以物理學、化學等物質科學進展最為迅速。力學、熱學、光學、電學和磁學等物理學的重要分支逐步確立:在拉瓦錫確立近代元素概念之後,化學出現了飛速發展,無機化學在19世紀上半葉得到系統化,有機化學等新的化學分支也逐步獨立。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又帶動了地學和生物學的進步。

序言

教育問題是一個為全民所關心的問題。家長關心孩子的成長,孩子作為受教育者自然對當下教育存在的問題有著更深切的直接感受。教育的問題又是多方面的、極為複雜的問題,很難通過一兩項具體的措施得以解決。但當我們面對現實時,又無法一時同步地解決所有相關的問題,因而一些具體改革性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也還是必要的。這套面向從國小到高中學生的《新科學讀本》,就可以說是這樣的努力之一。
一個重要的背景,是人們對於“兩種文化”之分裂的關注。
如果不談更為久遠的歷史,至少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在國際背景中,教育(包括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內)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努力要溝通長期以來被人為地割裂開來的在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之間的鴻溝。這樣的努力一直延續至今,在近年來國際上許多重要的教育改革文獻中,我們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種努力的具體體現。
在中國,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課程標準的制訂也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了類似的傾向,這種傾向特別體現在對於科學探究、科學的本質、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等方面的強調,以及相應地明確提出的科學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作用。

目錄

科學與公眾
觀天神下棋:步入物理世界
在時空中尋找我們的位置
理解生命
X&Y
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
人物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