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柱形器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柱形器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良渚文化
- 級別 :一級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柱形器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良渚文化玉柱形器是良渚文化文物。高5.5厘米,上徑4.7厘米,上孔0.9厘米,下徑4.6厘米,下孔0.7厘米。現收藏於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該器整體呈淡青白色,帶淺灰色筋斑。器形為圓柱形,柱體上雕飾有上下對稱錯列的四組神獸面紋。整器製作規整,拋光潤澤,構圖布局錯落有致,在迄今所發現的...
良渚文化與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一脈相承,代表了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最高峰,以磨光黑陶和精美玉器為主要特徵,尤其是大量的玉器。源流 環太湖地區的史前玉器,從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到良渚文化,經歷了一個數量由少漸多,製作由粗糙到日益精緻,紋飾由簡單到繁複,形體由小到大的過程。河姆...
良渚遺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良渚街道境內,地處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良渚遺址發現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
6.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器出現【玻璃光】但比戰漢玻璃光稍柔稍軟。鑑定述要 一、良渚古玉的仿製品,至遲在宋代已經出現,北京故宮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獸面紋良渚式玉琮。明清以降,仿古之風尤盛,但對於良渚玉器的年代認識仍很模糊,因而仿製品無論造型、紋飾,還是製作工藝,都缺乏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特徵,...
鉞身通長17.9厘米,上寬14.4厘米,刃寬16.8厘米,厚0.8厘米,為青玉製成,有少量褐斑,玉材優良,具有透光性,拋磨精良,光潔閃亮。近頂部中央有一小孔,其直徑僅為0.5厘米,小孔上方有綑紮的擦痕。在兩面刃的上部各雕有淺浮雕神人獸面紋。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鉞製作精緻,有紋飾的玉鉞目前僅...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內徑3.8厘米。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概述圖片來源)文物造型 形體...
新石器時代玉錐形器是新石器時代的玉錐形器。黃綠色玉質,表面有白色及黃褐色沁斑。呈四方柱形,尾端自然收尖,整體光素,頂端榫處原有對鑽孔,因孔殘斷,已磨去。玉錐形器盛行於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期,有圓錐形和方錐形兩種,方錐形器多出土於手部。對於其用途,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是古代醫療砭針,有人認為...
新石器時代玉獸面紋嵌飾是新石器時代的玉獸面紋嵌飾。此器為傳世古玉,表面紋飾較模糊,有較大面積的赭色斑。器近似梯形,凸面,頂端上凸,中線兩側向後折,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嵌飾正面為淺浮雕獸面紋,重點表現獸的環形雙眼及闊嘴。獸面兩側飾前肢,短小,帶爪足。獸面及獸肢上飾細密的陰線回紋。飾件...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錐形器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錐形器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5.5,橫0.7 器身呈圓柱形,錐尖圓鈍,頂部榫狀,榫上有孔,榫略呈扁錐狀,孔兩面對鑽而成,這種錐形器多為良渚文化中晚期遺存。此件器身偏短,有可能是項串上的墜飾或腰上的墜飾。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南瓜黃,光澤感好,其中鉞瑁局部稍有沁蝕。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基本信息 名字: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鉞鐓 年代: 新石器時代 尺寸: 通高2.8、寬8.3、厚2.3,卯孔長2.4、寬0.8、深1.8 厘米 來源: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 收藏單位: 浙江省博物館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錐形玉飾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殘長5.2 榫殘長0.5 文物鑑賞 玉錐形飾是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之一,有些出土於頭頂部,有些出土於胸腹部或腰側。此件錐身呈圓柱形,錐尖圓頓,錐尾做出榫狀突起,榫狀物上對鑽有小孔。此件錐形玉飾較短小,可能是項串...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管是清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小圓柱形,二端截口整齊,整器打磨光滑,中孔對鑽而成,呈兩頭大中間小。二端的起鑽點都不在正中,而偏在一邊。孔璧上的旋轉痕不明顯。小玉管是良渚人項串飾中最主要的組成件,而且同一串項飾中的小玉管往往能拼合,推測加工時...
這種“獸面紋”或繁或簡,變化多端,它以其猙獰而怪異的色彩和對後世紋飾(尤其是商周青銅器饕餮紋)的巨大影響。龍山文化時期 龍山文化是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而得名的。年代約3500~4000年,它的下限年代較晚,有可能已經跨到我國歷史上的夏代,是高度成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出土了許多...
玉神人紋多節琮,高32.1cm,孔徑6.3-7.2cm。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琮呈外方內圓的柱形,上寬下窄,中心有圓孔,上下相通。玉料深褐黃色,局部有黃白沁斑。 玉琮圖案以橫線截成十一節,每節均以四琮角為人面部的中心線,以四面凹槽為隔界,雕刻出四個簡化的神人面紋。神人的冠、鼻清晰可見,圓眼及嘴則...
琮型玉管是一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文物,館藏於上海博物館。文物特徵 黃白色,長方柱形。管面紋飾與玉琮類似,也分成上下兩節。每節在兩條代表冠的橫棱下、上部每一角有一橫鼻,每一面有一圓圈,表示神面,下部對角各雕琢一組以眼、額、鼻組成的獸面。這種玉管是組合式玉項鍊上的部件。重要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