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骨匕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骨匕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尺寸:縱12.5,橫2.3 ,高0.3cm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骨匕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骨匕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糸以獸類肋骨製成,僅存柄部,中有脊棱及二小圓孔。正面陰刻編織紋圖案,規整而十分精緻。1...
河姆渡文化骨匕 河姆渡文化骨匕是新石器時代骨雕出土於餘姚河姆波遺址 原始骨器雕刻中的藝術珍品。1973—1977年,餘姚河姆波遺址出土。這是一段骨匕的柄部,兩頭是幾何線紋,中間刻一對雙頭鳥紋。刻工精細,運線流暢,造型生動。表現了原始骨雕藝術的高水平。
刻紋骨匕 新石器時代物品,獸類肋骨製成,僅存柄部,中有脊棱及二小圓孔。正面陰刻編織紋圖案,規整而精緻。精品名稱: 刻紋骨匕 作 者: 不詳 尺寸及重量: 縱:12.5厘米 橫:2.3厘米 厚:0.3厘米 來 源: 河姆渡遺址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匕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匕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用肋骨剖片磨製而成,磨製較精。僅殘柄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頭鳥紋骨匕,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石器。詳情 糸以獸類肋骨製成,僅存帶一小圓孔的柄部,正面兩端刻以直線和點線構成的花紋,中間部位雕刻兩組相同的異首連體的雙鳥紋圖像:上有背翼,下有蹼足,喙如利鉤,雙眼炯炯有神,羽冠向後飄逸。腹部施刻火球紋,其中心和鳥的眼睛糸以經火燒烤的圓...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匕柄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匕柄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匕身已斷,僅存匕柄,殘斷處暴露骨松質。匕柄呈動物肋骨原形,略彎曲,表面光滑,柄端一側有一鑽孔。正面孔下密飾橫紋。
河姆渡文化的傑作但凡釋例中國古代進食工具的精美及雕刻技藝的發達的論著,鮮有不提及河姆渡文化的骨雕、牙雕匕匙的。而這裡介紹的由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象牙質料餐匕,堪稱這類作品的傑作。介紹 早期的牙雕作品這件匕整體雕成一隻鳳鳥,圓形的柄部細而向下彎曲,柄根部有幾周陽線刻出的弦紋,柄似鳳鳥尖喙;匕身...
河姆渡文化,為我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首先發現於浙江餘姚縣河姆渡而得名。主要分布於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東達舟山島。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骨牙器製作較發達,有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針、匕、柄匕、梭形器等各種器物,廣泛使用於生產和生活領域;有笄、管...
精品名稱: 刻紋骨笄 級 別: 一級 作 者: 年 代: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 尺寸及重量: 來 源: 河姆渡遺址 內 容: 骨笄一般是利用大、中型獸類堅硬厚實的管狀骨,先剖開成條狀,然後根據需要在礪石上錯磨而成。此件骨笄一側磨平,其餘作圓形,笄頭尖,笄尾刻橫線與斜線組成的幾何圖案。 收藏...
河姆渡文化鳥紋是河姆渡文化考古中所發現器物上的一種裝飾紋樣,其廣泛分布於河姆渡文化遺址中。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平原一帶,約距今7000—5000年間。風鳥紋是我國傳統裝飾紋樣中具有代表性的花紋之一,而最早的風鳥紋形象則見於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一期文化。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一期遺址出土的骨匕的...
來 源: 河姆渡遺址 精品名稱:刻紋骨笄 級 別: 一級 作 者:年 代: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 尺寸及重量: 縱:10.5厘米 來 源:河姆渡遺址 內 容: 骨笄一般是利用大、中型獸類堅硬厚實的管狀骨,先剖開成條狀,然後根據需要在礪石上錯磨而成。此件骨笄基本呈圓柱形,背面平而無紋,正面微弧...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骨笄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骨笄是新石器時代文物,出土於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第一次發掘。文物介紹 骨笄一般是利用大、中型獸類堅硬厚實的管狀骨,先剖開成條狀,然後根據需要在礪石上錯磨而成。此件骨笄近似橢圓形,柄部間刻橫線紋和短斜線紋,線條挺拔,組合規整。
河姆渡遺址出土骨笄 精品名稱: 刻紋骨笄 文物簡介 作 者:尺寸及重量: 縱:13.4厘米 來 源:河姆渡遺址 內 容: 骨笄一般是利用大、中型獸類堅硬厚實的管狀骨,先剖開成條狀,然後根據需要在礪石上錯磨而成。此件骨笄笄頭磨製比較粗糙,笄尾刻橫線紋和斜線紋,刻劃粗重有力。收藏單位:浙江省博物館 ...
船槳及一隻陶舟均證明河姆渡人已開始用船、筏載人荷物、浮水採集。第三、四文化層中還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錘、鏟、矛、碗、筒、小棍、器柄、紡輪、蝶形器等,不少器物為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少見或未見。用於生產的占大多數,木錘系加工錘擊工具,木予是狩獵扎戳武器,木碗為生活用品,木質器柄則是...
刻紋黑陶多角沿釜,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炊器。夾炭黑陶製。1973年出土.於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現藏浙江省博物館。高22.8厘米,口徑23.8厘米。斂口折沿,粗頸,深腹,圓底,肩下有一周凸脊。口外沿18個出尖上刻劃樹葉紋,肩部刻划水波和水珠相間紋飾。造型質樸,紋飾自然流暢,為長江下游地區河姆渡文化的典型...
刻紋象牙飾件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刻紋象牙飾件。 內 容: 形制如靴子,柄部刻橫線紋,尾部如錐子。用途不明。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陶片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陶片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概況 詳情 陶塊表面刻繁密的植物枝葉紋,刻劃紋飾生動,枝桿有呈螺旋捲曲,圓圈兩處。
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里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跡,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所以並不是3個特徵齊備才能稱新石器時代。囯內較有代表性的考古文化遺存:凌家灘遺址、 河姆渡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屈家嶺文化...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象牙飾件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象牙飾件是新石器時代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詳情 形制如靴子,柄部刻橫線紋,尾部如錐子。用途不明。
環太湖地區的史前玉器,從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到良渚文化,經歷了一個數量由少漸多,製作由粗糙到日益精緻,紋飾由簡單到繁複,形體由小到大的過程。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的玉器玉質較為粗劣,硬度不高,均為素麵無紋的小件管、珠等裝飾品,製作工藝還很粗陋,一般仍是沿用舊石器時代製造石器的傳統...
瓦形刻紋陶片 ·藏品介紹: 1973年河姆渡遺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藏品類別:陶器 ·藏品名稱: 瓦形刻紋陶片 ·藏品尺寸: 殘長21.4、周殘徑13.8厘米 ·藏品出土所在文化層: 河姆渡文化一期
雙頭鳥紋骨匕,是一件罕見的骨雕藝術品,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簡介 內 容: 系以獸類肋骨製成,僅存帶一小圓孔的柄部,正面兩端刻以直線和點線構成的花紋,中間部位雕刻兩組相同的異首連體的雙鳥紋圖像:上有背翼,下有蹼足,喙如利鉤,雙眼炯炯有神,羽冠向後飄逸。腹部施刻火球紋,其中心和鳥的眼睛系...
新石器時代 河姆渡文化 骨匕柄刻紋 藏浙江省博物館 河姆渡文化是目前已知的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同時,它又是進化序列最完整的遺址之一。這刻在骨匕柄上的陰線雙鳥紋飾,是河姆渡文化中最典型而有代表性的藝術形象之一。原始藝術作為定型化的紋樣被保存,常常有著更多觀念性的文化內涵...
陝西臨潼新石器時代姜寨墓葬出土的雕刻花紋的骨笄(束髮用)以及8577顆骨珠,打磨光滑,造型圓滿規整。在山東寧陽大汶口遺址(約公元前25世紀),出土了鏤雕的骨筒、骨梳等,刀法流暢,技藝精巧。1973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長條形的骨匕,正面雕刻雙頭鷹紋,上下兩端雕刻花紋,非常精緻。商代已有專業的骨雕工場。
20世紀70年代末,河姆渡遺址發掘後,在姚江谷地開展的專項考古調查中發現鯔山遺址。1996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組成聯合考古隊,再次對鯔山遺址進行發掘,揭露面積約306平方米。遺址特點 綜述 鯔山遺址南北範圍約100 米,東西約25 米,是姚江谷地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紋骨匕,系以雙鳥異首同身組成兩組圖案,骨匕兩端用平行線和點線構成了富有節奏感的幾何紋裝飾,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裝飾畫面。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發現有用骨頭做的笄和墜,製作精巧,其中骨笄的上端還透雕出幾何形紋飾。用動物的牙齒製作富於裝飾意味的物品或生活用具,至遲在新石器時代就已...
考古發現的遠古中國人最早使用勺子進食的證據,屬於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代中國人發明勺子進食,與農耕文化的出現有直接的關聯。中國新石器時代農作物品種主要是水稻和粟,這兩種穀物的烹飪比較簡單,可以直接粒食,加上水煮成粥飯即可食用。熱騰騰的粥飯,特別是半流質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
在我國已公布的全國7000餘處較大規模的新石器遺址中均有石紡輪出土,如山西芮城縣西王村仰韶文化遺址晚期地層原始工具石紡輪、陶紡輪的發現,湖北天門石家河發現的大量陶紡輪,形式不下10種,多數還繪有花紋。在河姆渡文化遺址及龍山文化遺址都發現過織布的工具骨梭、木機刀及機具卷布軸等。發祥時期 距今25000年前的...
《青銅玉雜廳》陳列了石器、骨器、青銅器、玉器、金銀器、印章、墨硯、磚瓦等大量藏品,有河姆渡新石器時代的石鉞、骨匕、象牙圓雕鳥形匕,東漢時期的青銅弩機、四乳四螭銅鏡,唐代的雙風雙瑞銅鏡,還有戰國時期的玉壁,宋代的金卡虎,明代的金方牌、金耳挖,西晉的紀年磚、雁形生肖銅章,清代朱集尊銘端硯等。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