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青是指從農村出來,大學畢業後在城市買不起房,想回老家還沒有農業戶口的群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知青
- 適用領域範圍:社會現象
- 定義:大學畢業後在城市買不起房
- 表現:無法辦理農村戶口
表現,出現原因,入戶原因,現狀改變,反思,新知青萬村師資計畫,
表現
新知青
出現原因
從2004年開始,中央已經連續7年出台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檔案。而相繼出台的各種惠農措施,讓多數農民受益。
入戶原因
現狀改變
在城市化進程中,要想讓這個群體真正變成市民,就應該保障他們享受城市待遇。首先,要解決就業問題,給他們留在城市的機會;其次,要有“五險一金”,保障他們的基本生存。而現實是,一些企業並不能提供這些最基本的條件。
至於住房,對“新知青”而言,商品房價格畸高,而申請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卻不夠條件,他們處於尷尬的“夾心層”。而這個問題在全國都很普遍,目前,北京等大城市已經推出限價房政策,用來保障這群處於“夾心層”的大學生的利益。
反思
大中專畢業生付出高昂的學費,畢業之後重新回到農村,決不是希望在農村尋找就業崗位。因為在農業生產邊際效益遞減的今天,選擇回到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就意味著教育投資的失敗。除非他們所學專業為農林牧副漁,必須到農村進行實踐。在大中專畢業生選擇的背後,有多少苦澀和無奈。
“新知青”現象說明中國的城市化面臨著巨大陷阱。中國城鄉二元不平衡結構,使得資源配置出現了負外部性現象,大量農村人力資源被城市汲取,而農村發展後繼無人。大中專畢業生主動回鄉務農,從表面上來看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恰恰是由於城市競爭惡化,居住成本過高,而農村的資源配置不合理所造成的。這些年輕的大中專畢業生本來不應該也不需要享受農村集體土地這種特殊的社會福利,但由於他們自願放棄城鎮戶口,回到農村,所以,當地不得不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分配給他們,從而使他們成為特有的“食利階層”。只要擁有農村土地,他們就可以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不必為找工作擔心發愁。在這樣的心態支配之下,整個社會的教育資源被浪費,人才資源被閒置,社會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進一步擴大。
城市化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充滿誘惑的陷阱,它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大中專畢業生。但是在昂貴的生活成本消磨下,年輕的大中專畢業生逐漸地被邊緣化。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將那些大中專畢業生趕回農村田間地頭,而是要改變發展思路,將城鎮化作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通過建設中小城鎮,為大中專畢業生走出農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適宜的空間。中小城鎮不意味著生活品質的下降,恰恰相反,中小城鎮意味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在那些中小城鎮,商品房的價格不會太高,日用生活消費品十分豐富,大中專畢業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中小城鎮,開始人生創業。這樣的就業模式,既能降低市場準入的門檻,也能提供大中專畢業生走向社會的台階。如果把大中專畢業生趕往農村,從事傳統的低效率的農業生產,那么,中國的現代化將一事無成。
新知青萬村師資計畫
萬村師資計畫”是由新知青傳播牽頭髮起的公益鄉村教育扶貧活動。該“計畫”由新知青傳播提供前期啟動資金並運作實施。“計畫”旨在提升鄉村學校教學質量、解決師資匱乏困局、幫扶貧困失學及留守兒童,並以最終實現教育公平為發展宗旨;“計畫”精準鎖定“一萬家”師資資源不足的鄉村課堂,為其提供優質師資援助;
“計畫”將聯合全國各大高校,通過系統化、可持續化的運作理念,建立科學有針對性的網路教案資料庫、課程管理資料庫及鄉村學童學習雲資料庫,通過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讓鄉村學童能夠享受更優質全面的教育。同時,平台也憑藉持續穩定的鄉村教育輔助支持體系,為鄉村國小源源不斷的提供優質鄉村師資資源,實現鄉村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