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遺專場新聞發布會

2021年11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非遺專場新聞發布會,通過一組短視頻,使現場參會人員傾聽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真實生動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遺專場新聞發布會
  • 召開時間:2021年11月26日
內容
視頻中,洛浦縣83歲老人麥麥提敏·圖爾蓀在家中彈奏著熱瓦普,外孫敲響納格拉鼓,孫女跳起歡快的舞蹈,儼然一場家庭音樂會。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烏蘭牧騎隊里有40名演員,每年有幾百場演出,樂隊中有馬頭琴、圖瓦鼓、托布秀爾等樂器。在視頻中,隊長光其克·哈西巴特向觀眾介紹他們的排練廳、演唱廳,和樂隊演出情況。
庫姆孜是柯爾克孜族傳統樂器,它歷史悠久、琴聲優美。阿克陶縣麥麥提居馬·托合提是一名樂器手藝人,製作庫姆孜已經有50多年了。他將製作手藝手把手教給兒子,還收了4個徒弟,“只要有人願意跟我學,我都免費教。”麥麥提居馬·托合提說。
除此之外,莎車縣熱愛音樂的努爾孜亞·阿里木江一家、洛浦縣愛彈熱瓦普的艾麥爾尼亞孜·熱傑普、伊寧市製作馬鞍的麥麥提庫爾班·肉孜、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加依村解說員穆凱代斯·巴拉提,在視頻中講述他們與傳統文化藝術的不解之緣和用自己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動人故事。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新疆積極蒐集、保護、搶救了一批各民族古籍,如翻譯出版了瀕臨失傳的《福樂智慧》;整理出版了蒙古族史詩《江格爾》等多種民間口頭文學作品;依託民族樂器製作技藝、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哈薩克氈繡和布繡項目,設立了多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瑪納斯”“維吾爾族麥西熱甫”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聞發布會主持人海拉提指出,新疆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欣賞,充分尊重和保護各種民俗文化,實現多元文化和諧共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這一系列事實證明,所謂“文化滅絕”完全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海拉提說,新疆各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傳承者生活在新疆,工作在新疆,他們才是最有發言權、最值得相信、最有說服力的見證人。誰在造假象、誰在說真話,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