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師部駐新疆哈密市,是連通新疆與內地的咽喉,也是連線全國和亞歐大陸的重要樞紐,農牧團場主要分布在哈密市境內,東倚甘肅酒泉市,西鄰吐魯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與蒙古國接壤。南北寬270公里,東西長297公里,總面積9985.442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下轄8個農牧場(紅星一場、紅星二場、紅星四場、火箭農場、紅山農場、黃田農場、柳樹泉農場、淖毛湖農場),總人口95924人,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維吾爾族壯族瑤族等。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完成生產總值(GDP)80億元,較2013年增長30.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
  • 別名:十三師、第十三師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下轄地區:紅星一場、紅星二場、紅星四場、火箭農場、黃田農場、柳樹泉農場
  • 政府駐地:哈密市
  • 地理位置:天山南麓東段
  • 面積:9985.442平方公里
  • 人口:95924人(2014年)
  • 方言:北方官話及民族語言
  • 氣候條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廟爾溝生態旅遊景區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體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婚俗,特產,名勝古蹟,廟爾溝景區,哈密回王陵,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第16師。
1934年10月,組建的紅一方面軍紅1軍團直屬偵察連(其大部分戰士參加過南昌起義),鄂豫皖蘇區的紅25軍75師225團(這支部隊最初是由1932年組建的鄂東北地方游擊隊——特務第4大隊發展而來的)和陝北紅28軍(由綏(德)吳(堡)戰鬥團、米(脂)西遊擊師和清澗紅4團於1935年12月合編而成)。
1937年,“七七事變”後,原紅1軍團騎兵團(其前身為直屬偵察連)改編為八路軍115師騎兵團。原紅15軍團75師225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3營。原紅28軍縮編為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2營。
1943年10月,黨中央決定從冀魯豫軍區抽調五個團及回民支隊組成冀魯豫支隊,從晉察冀軍區抽調六個團組成晉察冀支隊進駐陝甘寧邊區。
1944年4月,兩支部隊先後到達陝北後,冀魯豫支隊改編為教導第1旅,晉察冀支隊改編為教導第2旅。
1945年9月,教導第1旅、第2旅奉令抽調部分部隊開赴東北、華北。10月10日,兩個旅留下的部隊合編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這便是16師的前身)。
1947年10月為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教導旅。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統一改變番號和編制,第6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第2兵團第6軍,教導旅改為第16師。是年11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奉命由第2兵團轉隸第1兵團建制,第16師順歸第1兵團建制,進駐新疆哈密。其所轄48團駐哈密縣,47團駐鄯善縣和吐魯番縣,46團駐巴里坤縣和伊吾縣。
1953年6月5日,16師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五師。
1954年10月7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五師順歸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建制。
1957年1月,兵團下發《關於改編農五師組織機構及調整人員編制的命令》,決定撤銷農五師成立紅星農場(副師級)。1959年1月,兵團恢復農五師建制。
1963年2月,農五師師部奉命由哈密西遷博樂後,在哈密成立管理處,全稱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哈密管理處(簡稱哈管處)。
1969年4月,哈管處移交兵團後勤部管轄。
1973年1月,哈管處由兵團直接領導。
1975年3月25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建制撤銷,兵團哈管處建制隨之撤銷。5月26日,哈管處交哈密地區管轄,成立哈密地區農墾局。
1982年4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1981年12月3日《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問題的通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農場管理局(簡稱兵團哈管局)(副師級)恢復建制。
2000年11月,根據中央編委《關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等更名的批覆》,哈密農場管理局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簡稱兵團農十三師)(正師級)。
2001年1月,農十三師正式成立。
2012年10月,經中央批准,兵團13個農業師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某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某師”。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簡稱十三師)。
大型群雕《和諧頌》大型群雕《和諧頌》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下轄8個農牧場(紅星一場、紅星二場、紅星四場、火箭農場、紅山農場、黃田農場、柳樹泉農場、淖毛湖農場)。黨政機關駐哈密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師部駐新疆哈密市,是連通新疆與內地的咽喉,也是連線全國和亞歐大陸的重要樞紐,農牧團場主要分布在哈密市境內,東倚甘肅酒泉市,西鄰吐魯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與蒙古國接壤。南北寬270公里,東西長297公里,總面積9985.442平方公里。

地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地處歐亞大陸腹地,中高南北低,地勢差異大。中部是巴里坤山、哈爾里克山和支脈莫欽烏拉山等高大山地,呈北東-南西向延展,可劃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三部分,海拔1600米~2800米為中山,低於1600米為低山,高於2800米為高山,個別山峰海拔超過4000米,區內最高山峰是哈爾里克山主峰托木爾提峰,高4886米。

氣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寒冷乾燥,春季冷暖多變,秋季降溫迅速,無霜期160-210天,降水量10-66毫米,年日照時數3080-3520小時。墾區陽光充足、熱量豐富、四季與晝夜溫差大。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植物分為農作物、花卉、中草藥、林木和草源五大類,農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高粱、糜谷、蕎麥、棉花、豆類、油料作物以及哈密瓜、西瓜、葡萄、大棗、杏、梨、蘋果等;野生中藥材中面積較大的有黨參、雪蓮、柴胡、大黃、麻黃、甘草等;林木中有落葉松方松、胡楊、山白楊梭梭紅柳沙棗等天然林樹種。

動物資源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域內動物分為獸、禽、蛇蟲、魚等4大類數百種,獸禽類主要有:羊、牛、馬、騾、驢、駱駝、雞、鴨、兔等。受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主要有野駱駝野驢黃羊雪豹馬鹿等,受國家保護禽類主要有雪雞、天鵝、、長耳鶚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總人口95924人,較2013年增加6287人,其中,男性49484人,女性46440人,性別比為106.6(女=100)。少數民族人口18179人,較2013年增加374人,占總人口的18.9%。全師人口出生率0.96%,死亡率0.45%,人口自然增長率0.51%。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維吾爾族壯族瑤族等。

經濟

綜述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完成生產總值(GDP)80億元,較2013年增長30.6%。第一產業12.7億元,較2013年增長3.6%;第二產業47.8億元,較2013年增長41.1%;第三產業19.5億元,較2013年增長25.8%。三次產業結構為15.9:59.8:24.3,對經濟的貢獻率分別為2.3%、80.9%和16.8%,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7、24.8和5.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86242元,較2013年增長25.1%。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30.05億元(500萬元以上項目),較2013年同期增長71.5%。
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完成1.36億元,較2013年增長36.7%;第二產業完成80.61億元,較2013年增長1.17倍;第三產業完成48.08億元,較2013年增長27.5%。固定資產投資三次產業構1.0:62.0:37.0。團場投資116.49億元,較2013年增長1.04倍;師直屬投資13.57億元,較2013年下降27.4%。
從項目資金來源看,全師投資建設到位資金143.47億元,較2013年增長79.8%,其中本年到位資金139.70億元,從本年資金來源看,國家預算內資金8.59億元,占總投資的6.2%;自籌資金98.52億元,占總投資的70.5%;其他資金7.52億元,占總投資的5.4%;國內貸款25.07億元,占總投資的17.9%。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工業完成投資80.61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1.17倍,占總投資的62.0%。其中,採礦業完成投資5.19億元,較2013年增長45.7%;製造業完成投資27.87億元,較2013年增長1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投資47.56億元,較2013年增長4.07倍。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現代服務業投資累計完成投資9.81億元,較2013年增長2.96倍。其中批發業完成投資2.22億元,較2013年增長9.58倍;零售業完成投資7.59億元,較2013年增長2.35倍。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房地產業累計完成投資20.64億元,較2013年增長3.4%。其中師12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累計完成投資12.97億元,較2013年增長5%;全年新開工公共租賃住房5435戶,基本建成3710戶,完成棚戶區改造4192戶,總計完成投資7.07億元,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16.50萬平方米,較2013年增長30%。

第一產業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6.21萬畝,較2013年增長33.7%。其中棉花播種面積22.44萬畝,較2013年增長48.6%;糧食播種面積6.27萬畝,較2013年增長0.8%;瓜果類面積2.48萬畝;蔬菜面積2.14萬畝,較2013年增長22.9%;油料播種面積0.25萬畝,較2013年增長41.2%;其他作物播種面積2.63萬畝,較2013年增長1.01倍。棉花、糧食、瓜果占總播種面積分別為62%、17.3%、6.8%。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糧食產量3.3萬噸,較2013年增長7.1%;棉花產量3.46萬噸,較2013年增長28.6%;瓜果產量6萬噸,基本與2013年持平;蔬菜產量10.53萬噸,較2013年增長23.6%。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擁有設施大棚3767座,種植面積6626畝,其中蔬菜種植面積9041畝,產量4.46萬噸,較2013年同期增長32.3%;設施瓜果面積1565畝,產量2317噸,較2013年增長1.08倍。設施農業實現產值1.8億元,設施大棚每座純收入達到2.8萬元以上。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規模養殖場已建設354個,其中當年新建177個,累計圈舍面積25.2萬平方米。全年肉類總產量16263噸,較2013年增長11.3%。其中,豬肉產量4856噸,較2013年增長7.8%;牛肉產量2584噸,較2013年增長3.2%;羊肉產量6449噸,較2013年增長9.3%;禽肉產量1652噸,較2013年增長33.4%。禽蛋產量3128噸,較2013年增長1.24倍。牛奶產量4060噸,較2013年增長1.2%。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農業機械總動力16.06萬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機255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032台,小型拖拉機1523台,大中型機引農具2560部,小型機引農具916部,聯合收割機34台,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20334噸(折純量),農藥使用量512噸,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1246噸,農用柴油3417噸。全師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率達96%。

第二產業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61.8億元,較2013年增長82.4%,實現工業增加值40億元,較2013年增長4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4億元,較2013年增長62.8%;團場實現工業增加值33.7億元,較2013年增長55.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產銷率98.5%,較2013年同期增長3.2個百分點。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8.6億元,較2013年增長165.7%。全師工業生產法人企業19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個,規模以下工業企業152個。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3.37億元,較2013年增長7%。其中:建築工程產值32.43億元,安裝工程產值0.61億元,其他產值0.33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63.2萬平方米,較2013年增長24.8%,其中:當年新開工面積245.6萬平方米,較2013年增長21.2%。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8億元,較2013年增長5.7%。

第三產業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4.1億元,較2013年增長33.7%。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商品銷售總額完成53.8億元,較2013年增長60.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完成商品銷售總額20.56億元,較2013年增長2.4%,占商品銷售總額的38.2%,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商品銷售收入33.24億元,較2013年增長145.7%,占商品銷售總額的61.8%。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69億元,較2013年增長21.4%,其中客房收入0.29億元,較2013年增長26.1%,餐飲業營業收入3.04億元,較2013年增長21.6%。商品銷售收入0.35億元,較2013年增長34.6%。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營業收入0.1億元,較2013年增長2.2%。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現代服務業累計完成投資48.84億元。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旅遊業接待遊客25萬人次,較2013年增長4.2倍,實現旅遊收入600萬元,較2013年增長3.1倍。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保險業務收入11418萬元,較2013年增加1758萬元。其中:財產保費收入5665萬元,較2013年增加1079萬元;農業險收入3070萬元,較2013年增加261萬元;人險收入2684萬元,較2013年增加399萬元。全年實現淨利潤1696萬元,較2013年增長80.1%。各類保險賠付金額6249萬元,綜合賠付率52.06%,與2013年同期53.39%相比下浮1.33個百分點。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實現進出口總額3.48億美元(含自產品供貨出口),較2013年增長近35倍;全師引進招商項目契約總額249億元,引進招商項目104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2億元,較2013年增長1.16倍。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5所,在校學生15219人,教職工1374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生5024人,較2013年增長3.75%,新招生1789人,增加21人,畢業生1560人,較2013年下降5.6%。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93%,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62%。國小專任教師537人,國中專任教師373人,高中專任教師136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任教師29人,其中副高級1人,中級21人,初級1人。全年參加高考考生483人,錄取480人,其中重點本科99人、普通本科249人、專科132人,升學率99.4%、上線率100%、重點率21%。

科技事業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投入科技(科普)項目經費1210萬元,較2013年增長1.93倍,其中:獲得國家科技(科普)經費628萬元,較2013年增加1.37倍;兵團科技經費393萬元;師本級科技投入189萬元,較2013年增長40%。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畫61項,其中國家科技項目8項,兵團14項。師獲兵團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年末全師備案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個。

體育事業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參加新疆第二屆青少年跆拳道品勢精英賽,獲得青年男子團體品勢精英賽團體第二名、女子團體品勢精英賽團體第二名、混雙第二名;參加自治區大、中學生跆拳道比賽,獲得女團品勢團體第一名、品勢團體總分第二名、競技團體總分第三名;參加兵團第十一屆青少年運動會獲得桌球男團第三名、女團第五名、田徑男子跳遠第二名,十三師榮獲精神文明代表隊;代表兵團參加第八屆自治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參加四個項目比賽獲得兩金、兩銀成績。

文化事業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邀請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主流媒體參加了亞歐博覽會、西洽會、廈洽會等師情推介活動;承辦了第十六屆自治區好新聞獎評審會議,師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十三師“黨建五個有”、民族團結典型付江錄的事跡在《兵團日報》頭版頭條刊發。全年在《兵團日報》《當代兵團》刊稿350餘篇,《兵團手機報》刊稿160條,新華網人民網、兵團網等網站發稿320餘篇,兵團電視台刊播新聞375條。在中央電視台刊播新聞45條,同時《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完成刊稿4篇。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投資1080萬元用於改善廣播電視網路及基礎設備的更新,投資6800餘萬元新建34個職工綜合活動室,投資9000餘萬元的師民眾文體活動中心項目即將完工,投資1.13億元的師“四館合一”(圖書館檔案館文化館博物館)工程也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師8個團場均建設了集學習、會議、演出、娛樂為一體的職工文化活動中心。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與央視《文化中國》欄目合作拍攝的三集紀錄片《彩虹,從他們腳下升起》已拍攝製作完成;與央視《地理中國》欄目合作拍攝的六集紀錄片已在央視播出四集;以軍墾生活為原型的電視連續劇《火車》已完成拍攝;與河南中原文化出版集團合作的紅星系列叢書已出版二套;與河南省文化廳聯合創作的豫劇《胡楊魂》也即將完成;以《家園》為主題的文化精品音像製品已出版。

醫療衛生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0個,其中二級甲等醫院1所,二級專科醫院1所,一級綜合醫院11所,城市門診部1個、連隊衛生室50個,個體診所34個,師疾控中心1個;病床1125張,師衛生監督所1個,師駐團場衛生監督所1個,師醫鑒辦1個。衛生人員1235人,醫生396人。

社會保障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982元,較2013年增長8.9%;連隊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039元,較2013年增長12.2%。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單位從業人員人數為20379人,較2013年同期減少1254人,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96314.3萬元,較2013年增長3.9%。在崗職工工資總額93305.1萬元,較2013年增長8.1%,在崗職工年均工資47517元,較2013年增長10.4%。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3867元,較2013年增長5.4%。八大類支出呈“六升二降”的格局,其中食品、衣著、教育文化娛樂和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分別增長7.8、10.2、13.8和14.7個百分點。農牧工居民生活消費支出13544元,較2013年增長了10.2%。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安置就業3226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694人,新成長勞動力2532人,安置少數民族就業677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07人,扶持自主創業135人。完成團場富餘勞動力轉移1332人,其中種植業向養殖林果業轉移345人,向二三產業轉移851人,二三產業轉移占全部轉移人數的64%。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32958人,退休人員16297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6212人,居民醫療保險實際繳費44973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080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3272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1584人。

交通運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境內,蘭新鐵路貫穿全境,國道312線全程建成高速公路,哈密機場已開通哈密至烏魯木齊、西安、上海、北京等多條航線。
2013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續建新建公路7條,建設里程256公里。其中,農村公路116公里,投資7 848萬元;國省道改造140公里,投資66 664萬元。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實現交通運輸業增加值2.3億元,較2013年增長82.5%。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完成客運量967.5萬人,較2013年同期增長14.5%,完成旅客周轉量25580萬人公里,較2013年增長15.0%。全年貨運量2683萬噸,較2013年增長93.2%,完成貨物周轉量171789萬噸公里,較2013年增長161.3%。實現營運收入84638萬元,較2013年增長111.4%,運輸純收入42150萬元,較2013年增長100.1%。
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各類機動車保有量21142輛,較2013年增加2217輛。其中:汽車9018輛,較2013年增加2047輛;機車9292輛;減少161輛;拖拉機2572輛,較2013年減少179輛。

歷史文化

婚俗

維吾爾族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乾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特產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主要特產有:無核白葡萄哈密瓜哈密大棗等。
無核白葡萄無核白葡萄

名勝古蹟

廟爾溝景區

廟爾溝生態旅遊景區地處黃田農場以北18公里處,距哈密市區35公里,景區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底蘊,相繼被哈密地區、十三師文物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評為3A級景區。景區規劃面積350平方公里,主要由喀爾里克冰川、八大石、廟爾溝景區三部分組成。該景區旅遊資源主要有隋唐時期佛窟遺址、哈密王避暑行宮遺址、赤石山、神秘大峽谷、怪石灘、古烽火台、遠古遊牧民族岩畫和古墓葬群。景區內古樹參天,林木面積4500畝,其中部分核桃樹、杏樹、桑樹、榆樹、白楊樹等樹種至少有300餘年歷史。
廟爾溝生態旅遊景區廟爾溝生態旅遊景區

哈密回王陵

哈密回王陵是清代新疆哈密歷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園,位於哈密市西南郊。占地約1.3公頃,四周有圍牆。建築群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拱拜(即回王墳),埋葬著七世回王伯錫爾及其大小福晉,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該墓為新疆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下方上圓,通高17.8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雄偉壯觀,素雅莊重。第二部分是南邊的五座亭式木結構小拱拜,東西排列,為歷代回王陵墓,現完整保存的只有兩座。第三部分為艾提卡大清真寺,該寺東西長60米,南北寬36米,占地2280平方米。大寺頂棚內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飾花卉圖案及阿拉伯文《古蘭經》,是哈密地區最大的清真寺。
哈密回王陵哈密回王陵

著名人物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著名人物有:袁光庭塔本、必蘭納失里、額貝都拉岳鐘琪玉素甫阿不都拉、邁里巴紐、羅爾巴里、陳昇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