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天山西段銅多金屬礦找礦方向和勘查模型研究

《新疆北天山西段銅多金屬礦找礦方向和勘查模型研究》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三隊、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張作衡、王志良、左國朝、王龍生、劉敏、甘甫平、王見蓶、張長青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北天山西段銅多金屬礦找礦方向和勘查模型研究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三隊、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 主要完成人:張作衡、王志良、左國朝、王龍生、劉敏、甘甫平、王見蓶、張長青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090043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9-2-38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所屬領域:礦產資源 工作依據:新疆西天山位於我國十六個重點成礦區帶內,找礦潛力巨大,但研究程度低,勘查找礦難度大。為了加速查明新疆天山西段銅金多金屬礦床成礦環境、地質特徵、時空分布規律和找礦潛力,進而確定新的找礦方向和找礦預測區,為進一步找礦勘查工作部署提供科學依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3年設立該項目。稍後開展的兩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部分內容分別涉及區域地質構造背景和成礦地質條件綜合對比,因此納入到了該項成果中。 ??? 技術思路:採用現代成礦學最新理論和採用最新的找礦技術方法,通過對大地構造演化、岩漿活動與銅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的關係、銅礦床成礦地質背景和時空分布特點進行研究,總結出區域成礦規律和找礦標誌,編制系列圖件從而提出區域成礦模型找礦勘查模型,並開展找礦預測。 主要內容:1. 以構造單元時空疊覆理念,在前人工作基礎上,結合精確定年,提出構造單元劃分新方案。2.理順了本區不同時期的地層系統,恢復了古構造沉積環境,劃分了在構造演化進程中的成礦階段及期次。3.通過大量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學分析、同位素測年以及區域遙感影像解譯,結合前人大量資料,重新厘定了西天山造山帶各階段演化史。4. 分別建立了銅金多金屬礦床的礦床尺度典型礦床模型和區域成礦模型,精確定年基礎上厘定了喇嘛蘇、達巴特和菁布拉克等礦床形成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和形成環境。5. 通過西天山與東天山和巴爾喀什成礦帶綜合對比,提出了西天山地區銅金多金屬礦床找礦方向。6.綜合研究區銅金礦區地物化和蝕變異常遙感等找礦標誌,建立了銅金找礦模型並提出一系列靶區。7. 完成了研究區地質礦產資料庫的建設、成礦規律圖和蝕變遙感異常分布圖的編制。 套用推廣: 本項目成果在西天山地區近幾年的基礎地質工作部署和銅金礦勘查部署起到了指導意義,提出的找礦靶區為新疆“358”項目在西天山地區礦產評價項目的部署安排提供了依據,並在找礦中取得突破。據不完全統計,發表論文被引用60多次,其中SCI中31次,CNKI資料庫3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